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基于绿色建筑与生态住宅的内涵,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分析了生态住宅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与生态住宅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重点讨论分析了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建设。认为发展生态住宅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住宅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应强调生态住宅住区内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除了绿化率,还要考虑选取吸收或吸附污染物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要绿化植物,慎用外来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的引入。今后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住宅的规划、建设与评价等的研究。另外,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与特色,尽快制订建立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地方生态住宅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或技术指导细则等,以便更好地指引各地生态住宅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镇居住体系的构建--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城镇住区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镇居住体系构建内容及其原则,并且以昆山市城镇居住体系构建为例,划分了昆山市主要居住片区并对其做了适宜度分析,同时提出各片区社区的设计及指标体系,探索昆山市和谐发展的住区环境,寻求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道路。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实际应用的趋势。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不同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英国、瑞典、芬兰、德国、美国、瑞士、丹麦及中国等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新西兰玛努卡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西雅图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的云南省、海南省、山东省等省以及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山西交口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云南山区民族行政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发现如果在以西方文明为主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框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评判,那得到的结论本质上是区域现代化或城市化程度的反映,而不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评判。20多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资源,重视环境,加强科技,形成产业。重点以下几方面入手:(1)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规划指标体系,执行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2)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构建;(3)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构建;(4)加强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实践检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绿色空间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居住区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8项原则,并以珠海华发新城为例,从滨河公园、住区外围防护绿色空间、建筑组团外围和庭院绿色空间、建筑架空底部绿色空间、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绿色建筑植物资源信息系统(Green Building Plant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GBPRIS),该系统包括植物基本特征数据库、植物生态功能数据库、植物群落数据库和评价体系数据库4个基础数据库.共收录500种植物和上海常见48个植物群落的信息,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各项生态功能信息规范化、数字化输入,降低了绿色建筑适生植物选择的专业性要求,并具有多途径搜索、快速查询文档和图片的功能,既能用于对现有绿化体系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也可用于对建筑室外绿化规划设计进行预评价,为绿色建筑的绿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评分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分析表明:现有评价体系的主要特点为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确定评价指标、用AHP确定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指标合成方法由线性求和向加乘混合发展、评价结果都采用分级制以确定建筑实现绿色的程度。最后指出了当前绿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两点不足:评价结果存在较强的主观性;重视技术的应用,忽视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建立都安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对都安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 ,进而作出生态安全区划 ,并提出了不同生态安全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建立都安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都安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进而作出生态安全区划,并提出了不同生态安全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仪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了隶属度函数及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连续性方程,建立了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指标体系,给出了持续发展的水平及揭示了不同时态持续发展的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仪征市近,无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了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The optimization of value chain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value chains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human needs and combine different driving forces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of value-chain wide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sets and their integration into a decision support tool in the specific case study of the chain “construction and refurbishment with wood”. There are numerous indicator se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s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available at different levels, ranging from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to global scale assessments. Some efforts were also made to integrate later production stages of forest value chains (such as wood processing) in the assessment scope (e.g. for chain-of-custody certification). However, no indicator set has so far been available coverin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for the entire value chain of building with timber. This gap was closed through applied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in the project “Holzwende 2020: Sustainable future markets for wood in the building sector”.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基于技术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状况综合分析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对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评价体系分为4层,包括1个目标、2个1级指标、9个2级指标和45个3级指标。与现有评价体系相比,在下述两方面有所创新:综合考虑了技术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状况两方面对建筑物绿色性能的体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完成指标评分的合成,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一萍 《生态环境》2010,19(2):419-422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广泛的定性论述,定量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这一根本目的,需要确立能反映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我国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遵循构建原则和按照构建方法思路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管理和经济等4个控制层面构建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密切值法是多目标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利用该方法建立起节能减排评价模型。详细阐述了密切值法在节能减排评价中的原理、方法与步骤,并以我国2001—2008年的节能减排情况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评价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与不足,为今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实例应用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该评价模型不需要确定各种主观参量或函数,评价结果客观、可靠,是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Seven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Scotland are examined for the period 1980-1993. These measures are green net national product, genuine savings, ecological footprint, environmental space,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the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Very different messages concer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cotland emerge from thes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晓燕  朱九龙  王世军 《生态环境》2010,19(9):2048-2053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可以使管理者和公众及时了解城市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的严重态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文章构建了由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状况5个要素构成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有序分割类和属性识别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充分利用了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的优势。根据此模型对广州市1991—2007年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出,从"较不安全级"上升到"临界安全"级。在5个评价要素中,除人群健康状况外,其他4个评价要素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趋势。属性识别理论能对事物进行有效识别和比较分析,且原理直观、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准确,在评价、预测、决策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智  魏忠庆 《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系结构提出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促进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循环经济从先进理念发展成现实经济运行模式的需要。因此,必须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目标,遵循循环经济的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加速构建起科学可行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Wetland assessment has been a popular field of research worldwide. However, various indicators have been used in wetland assessment for different purposes and backgrounds and also because of the research limitations. Therefore, a more comprehensive, sound, and efficient indicator system is needed for researchers’ referencing to evaluate wetlands. After an extensive review of wetland assessment literatures, the reported indicator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developed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with three main goals: nature protection, function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ach indicator was evaluated using two methods. The first method was to study the percentage of the indicator application, and the second was to assess the weighted ratios assigned to th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comparability, typicality, sen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The results of thes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to study the commonalities and specialties of the indicators. They also showed that some indicators were widely used, including biodiversity, weather and climate, hydrological change, and the output of wetland.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sustainable indicators were easily ignored, such a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wetland planning. Furthermore, an indicator system for wetland assessment was structured and strategized to discuss how to choose indicators for wetland assessm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process of wetland assessmen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建筑物为例,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模型的过程,并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实际建筑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法与层次分析法相对误差不到0.5%,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法作为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于绿色建筑的评价,能有效降低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会使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