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逸江 《灾害学》2007,22(4):128-133
叙述了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系统的4种运作模式即集权模式、授权模式、代理模式、协同模式,强调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应包含的重要内容,设计了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系统基本功能。最后得出应加快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统一协调和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城市高架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抗震薄弱环节,其震害不仅影响其自身的通行能力,通常还会影响高架道路下方的地面交通.对高架道路系统抗震性能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内环高架道路系统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得到了震后系统通行时间延长值,而震后系统通行时间延长反映了系统通行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印度电网的调度架构,以及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专门的负荷切除和恢复工具的现状,综合考虑电网的各种参数和相关的因素,开发了基于DF8000系统的自动需求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概况和架构,系统的算法,系统的相关配置和人机界面。该系统实现了自动负荷切除和恢复,方便了调度系统的投切负荷操作。该系统已经在印度中央邦输电公司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以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DGIS)软件为开发平台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和系统建设的目的、原则,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结合某系统实例阐明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框架结构以及模块功能组成.指出分布式网络GIS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防震减灾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思路正在结合具体的城市实施,探索为防震减灾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从液压油污染、液压油油温升高、液压元件选择不合理、液压系统设计存在缺陷等几方面分析了斗轮堆取料机(以下简称斗轮机)液压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改造设计;根据液压系统各种基本控制回路,确定了采用Spider 2全功能控制器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案和斗轮机液压系统的元件选型,并增加了液压油的温度控制功能。解决了斗轮机液压系统长期存在的缺陷和安全运行隐患,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能源供应系统地震灾害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防和减轻能源供应系统的地震灾害危险性是防震减灾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以往能源供应系统地震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系统的地震灾害问题。研究了能源供应系统中的石化系统在遭遇破坏性地震作用时,地震灾害链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并给出了石化系统地震灾害链示意图,最后论述了灾害链的切断与控制方法,为防震减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多种墙体保温材料、多种不同构造组成的保温系统进行了多项室内外防火性能试验。两面墙体外保温系统分别为胶粉聚苯颗粒贴砌聚苯板和聚苯板薄抹灰系统。以保温系统的外饰面(涂料饰面和面砖饰面)为例,阐述了保温系统的防火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测试数据的处理,得出了保温系统温度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保温系统在火灾试验的过程中,两种墙体的保温系统在火灾作用下的燃烧速度和火势蔓延的范围。将温度及温度场变化规律和燃烧后保温系统的破损情况进行比较,得出本构造材料可提高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复合工程系统灾害反应分析与系统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灾工程研究正在循着结构、系统、复合工程系统的轨迹向前迈进。本文综述了复合工程系统灾害反应分析方法与灾场系统控制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复合工程系统地震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这一方向近期内的可能进展。  相似文献   

9.
简要论述了国内外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大庆油田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为基础,详细探讨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框架研究,包括ArcIMS的应用、系统框架的二次开发、数据库的远程连接和调用和系统框架的集成等。同时阐述了分布式网络GIS已经成为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户系统的旱灾恢复性研究是当前旱灾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梳理了恢复性概念演进情况,从农户家庭生计系统的多样性、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传统知识及灾害意识等方面阐述当前农户系统的旱灾恢复性的研究现状;界定了农户系统旱灾恢复性的形成过程,梳理了农户系统增强旱灾恢复性的主要途径。最后指出农户系统旱灾恢复性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1.
灾害观测     
本文应用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讨论了灾害系统的能达性、能控性与能观性。根根系统能观性原理及量测科学的基本原则,讨论了灾害观测系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ArcSDE的防震减灾遥感数据库系统的框架结构、建库过程及利用ArclMS建立海量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中自动创建地图服务、不同坐标系统的矢量和影像数据的叠加显示、远程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目前系统包含的主要遥感影像库和矢量库.该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实现了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谭剑  沈磊  杨崇俊  仲照明  马潮技  梁丽  赵勇 《灾害学》2008,23(1):118-123
世界各国在“9.11”事件以后都开始了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我国也建立了不少的应急指挥系统,但是从近几年紧急事件的处理情况来看,这些系统有一共同的缺陷:对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理论没有深入的分析,系统的设计没有明确的方向,也缺乏对应急流程的分析思考,忽视计算机的智能处理能力,造成应急指挥系统的使用低效。针对这两个问题,先阐述了应急指挥系统设计通用的理论原则,之后着重分析了应急流程的数字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谓词逻辑为核心构建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智能分析辅助指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城镇泥石流数字减灾系统是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东川区是我国及世界泥石流高发地区,城区建立在5条泥石流沟的堆积扇上,该城区泥石流数字减灾系统的建立对于该区域及其它类似地区都有借鉴意义。泥石流数字减灾系统采用了本地C/S系统与基于WEBGIS的B/S双体系结构模式,可以同时满足本地数据分析决策与INTERNET信息处理的需求。应用软件工程的原理,经过系统设计、数据分析、模型库与方法库建设、程序开发、系统调试和系统运行等6个阶段,最后实现了东川城区泥石流数字减灾系统。本地系统分为8个模块,采用AVENUE进行开发;WEBGIS系统分为7个部分,基于ARCIMS、JAVA及DREAMWEAVER进行开发。数字减灾系统在东川城区泥石流防灾中得到了应用,实践表明系统的设计及开发可行,满足了当前泥石流减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用于展示城市燃气管道地震安全控制系统工作机理和控制效果的演示系统。对演示系统地震阀门的原理和性能作了阐述,对演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可用于科普场馆或相关单位介绍城市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的原理,系统已在唐山市地震博物馆安装应用。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与桥墩防撞系统碰撞的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船舶与桥墩防撞系统的碰撞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历程,整个系统的动态变形和应力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桥墩防撞系统的特性。探讨了碰撞力学及数值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以某跨海大桥为例,借助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仿真分析了船舶撞击桥墩防撞系统的基本过程,反映了船舶与桥墩防撞系统碰撞时碰撞力、能量转化及防撞系统能量吸收和变形的时间历程,可供同类型桥墩防撞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动给水泵液力偶合器滤油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滤油难的问题,从液力偶合器滤油系统实际管路布置情况入手,分析原因并对原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引起液力偶合器在运行中滤油难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管路设计、布置不合理;改造方案实施后,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油系统滤油能力,节省了人力和滤油时间。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预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数字化天气预报系统,并突出了灾害性天气预报,概述了其接口标准和区域自动合成技术,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流模型,并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9.
肖大威 《灾害学》1994,9(4):90-94
本文根据调查分析,指出建设城市防火安全系统的迫切性。阐述了建设城市防火安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规划方法。并探讨了城市防火安全系统的运用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孔锋 《灾害学》2024,(2):48-53
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问题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难题和热点。该文首先从“人类世”概念出发,阐述了环境变化对灾害风险的影响和解决灾害风险科学中复杂性议题的重要性。论述了系统思维下灾害风险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区域灾害系统特征和机制,并探讨了区域灾害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联系。在分析灾害风险科学发展新特征的基础上,对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的特点及其与灾害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系统过程和机制特点。最后阐述了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研究面临的秩序机遇、技术机遇和数据机遇,并提出了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研究的前沿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