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通河石头峡水电站建设与鱼类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红云 《青海环境》2008,18(3):113-116
文章依据门源县石头峡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论述分析了石头峡水电站建设可能对鱼类产生的影响,针对不利影响重点提出了减缓阻隔效应、栖息地保护、鱼类增殖、鱼政管理及鱼类监测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者指出:长春市由于年降雨量不大,两个蓄水库(新立城水库和石头口门水库)所蓄水量有限,地下水水量较小,加上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水资源贫乏,水的蕴  相似文献   

3.
沙河水库是两院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海南省.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沙河水库中,最终对两院居民饮用水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制定和实施"沙河水库水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列出了沙河水库水质改善规划原则、规划范围与规划期、规划目标及规划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陶波  帅闯  周丽萍 《四川环境》2022,(5):166-170
主要目的是研究长宁河翡翠峡断面超标原因,运用GB 3838、相关系数法对翡翠峡断面水质进行评价以及分析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5~2018年翡翠峡断面水质不达标,超标原因为总磷长期超标,2019~2020年,总磷超标现象减少,水质转变为达标。总体上,“十三五”期间翡翠峡断面水质有变好的趋势。此外,总磷超标原因为季节性变化特性和周边污染源排放影响。得到宜宾市水污染治理经验为抓住重点污染源排放,关注河流季节性变化,从而为宜宾总磷污染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坪铺水库集农业灌溉、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防洪、发电、漂木、水产、航运、环保、旅游等综合效益于一身,经济指标优越,建设条件较好,无重大技术难题所扰,投资回收年限不足4年,因此,兴利除害,综合利用,费省效宏是紫坪铺水库的自身优势.成都平原灌区及成都市的经济振兴离不开水和电,因此,需要修建紫坪铺水库。紫坪铺水库自身的综合利用优势又因成都平原灌区及成都市的经济振兴而存在,两者结合将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对维持良好的水库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实现受损水库生态环境的修复.围绕水库消落带、水库涵养林、库区耕地和水库水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水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水库健康应包含水库安全、水库生态、水库效益、水库管理等4个方面,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了16个指标的健康水库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上述指标体系应用于东圳水库。基于相对级别特征值原则,并按照上述健康水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15年东圳水库健康评价结果为"健康",表明东圳水库管理局重视水库管理,通过日常工作和计划实施,能有效保障东圳水库的健康状态。研究发现由于水库灌溉和发电效益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灌溉"及"发电"两项指标"不健康"的隶属度比重较大,降低了东圳水库的整体健康水平;其次,"大坝安全"、"大坝风险"及"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等3个指标的"亚健康"隶属度比重较大,需要在未来管理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数值模型法、类比经验法和GIS辅助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水库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适用性方法体系,为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崂山水库上游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崂山水库上游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089.78×104m3,其中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92.7×104m3,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1.95×104m3,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5.13×104m3.崂山水库上游区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为63.67×104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32.7×104m3,说明从全年来看该区域生态环境需水能够得到基本满足.但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于丰水期,枯水期的生态环境需水可能无法保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天津市于桥水库2015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2015年于桥水库整体水质为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和总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水库整体呈轻富营养状态,TLI数值在54.2~59.1之间;针对目前于桥水库水质的实际情况,在未来水库治理措施及工作重点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把水库消落区划分为常年利用区、季节性利用区和暂时性利用区.根据黄壁庄水库多年调度运行、水位变化规律,结合平山县农作物生长特性,运用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了3个时段(全年、3~9月、10~5月)不同保证率下的消落区土地利用高程,并估算了水库消落区土地面积和可利用土地面积,为合理利用该区土地资源,种植农作物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6~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对升钟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累积概率密度模型对升钟水库富营养化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升钟水库水质呈上升趋势,水质状态为Ⅱ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富营养逐步向中营养转变,水体中的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分析表明总磷是升钟湖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因子,未来5年内升钟水库的大坝断面有富营养化的中度风险(58.78%)。为控制环境风险,针对性提出防治升钟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崔向红 《青海环境》1998,8(3):122-125
黄河上游唐克—拉干峡段拟选八座梯级电站坝址,因受区域地壳稳定性影响,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坝肩及坝址稳定,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小珠山水库作为青岛市黄岛区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之一,本文根据近几年小珠山水库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水库水质污染状况分析,探讨了小珠山水库水质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及其成因,预测未来供水水质状况与水库水质发展趋势,并提出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梅湾水库2016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水库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湾水库总体水质为Ⅳ类,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属轻度污染。水库水质除11月符合Ⅲ类标准外,其余月份稳定在Ⅳ类。而总氮全年处于劣Ⅴ类水平。水库冬春季为中营养状态,夏秋季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总体上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叶绿素a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之间两两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但与N、P相关性不显著。总氮与高锰酸盐指数、水温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针对库区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及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仕高 《四川环境》1993,12(2):63-69
本文以黑龙滩水库1989-1991年水质实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用卡森指数对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产评价。针对库区特点及周围污染源排放现状,分析了水库水质受到的潜在威胁,提出了水源保护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6年2月、5月、8月和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营养状态指数对东坡区10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除1个水库为中营养状态外,其余9个水库均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各水库枯水期的富营养化程度全年同比最低。10个水库的水质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超标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因子为TN,主要污染来源是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8~2009年对升钟水库的逐月监测结果,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和密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但在初夏和秋季由于温度和降水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可达到轻度富营养,其程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初夏和初秋形成高峰,冬、春季为低谷。从生物群落分析,浮游植物种类及密度在不同季节差别较大,初春及夏季的较其他季节多、冬季最低,优势种为蓝绿藻和硅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地质公园建设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某些局限性,一些零散的地质遗迹点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基于此,提出建设"旅游地学文化村",并以南昌梅岭铜源峡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并结合GIS技术,从开发理念、总体布局、形象宣传等方面对铜源峡地学文化村进行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滩水库进行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水质和营养盐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滩水库流域CODCr、NH3-N、TN和TP产生量分别为3664.23 t/a、280.37 t/a、335.49 t/a和74.96 t/a,水库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旅游污染3个方面,其污染物产生量占总污染负荷的93%以上;水质分析表明,自2006年后,黑龙滩水库水质逐渐好转,但2010后CODMn有上升趋势,2012年主要超标因子为CODMn和TP;2004年~2012年,黑龙滩水库营养状况由贫营养向中营养发展,并在2010年~2012年稳定在中营养状态,水库富营养化整体呈现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