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2020年12月(冬季)和2021年3月(春季),对天津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进行检测,分析其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两季PM2.5中SVOCs的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76.23±197.56)、(180.30±94.46) ng/m3,主要成分是酯、含杂原子化合物,且冬季SVOCs的浓度大于春季。WSIIs均以SO42-、NO-3和Na+为主,冬春季二次无机气溶胶SO42-、NO-3、NH+4(SNA)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60±21.61)、(30.88±16.46)μg/m3,且春季SNA在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Is)中的占比大于冬季。冬春两季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长春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采集大气PM2.5样品,测定PM2.5中16种优先控制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除二苯并(a, h)蒽外,其他15种PAHs均有检出,总质量浓度在0~198.00 ng/m3,平均值为67.80 ng/m3,呈冬季(平均值71.90 ng/m3)>春季(平均值70.50 ng/m3)>秋季(平均值55.20 ng/m3)的特征,PAHs的苯并(a)芘毒性当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平均值4.40 ng/m3)显著高于秋季(平均值1.26 ng/m3)和春季(平均值0.38 ng/m3)。成人和儿童在冬季的平均终生致癌风险(ILCR)值分别为2.15×10-5、2.43×10-5,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粤港澳珠三角洲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和Spearman秩系数相关法分析了2015—2021年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自然、社会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7年大湾区的空气质量整体向好,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为40.32、23.38μg·m-3,均低于新标准二级限值,O3、NO2、SO2年均值分别为51.68、33.45和6.61μg·m-3。其中,SO2质量浓度低于新标准一级限值,CO年均值为0.68m g·m-3,CO、PM2.5、NO2、PM10和SO2年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3.67%、39.48%、27.02%、33.75%和41.21%,季节上表现为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O3年均质量浓度呈...  相似文献   

4.
基于丽水市城区3个国控城市点2020年大气监测六参数(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O3、SO2、NO2和CO)数据研究了丽水市城区3个区域(老城区、新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丽水市城区2020年空气质量较好,优良天数达到362 d,但也存在着O3和颗粒物复合污染的问题。(2)新城区O3污染最为严峻,老城区NO2浓度较其他区域偏高,经济技术开发区以PM10污染为主。O3污染主要发生在春秋季,颗粒物污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3)丽水市城区O3污染具有偶发性,新城区和老城区是O3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4)丽水市城区PM10主要来自一次污染源,PM2.5既有一次污染来源也有二次转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效率,采用以黄铁矿和砾石为基质的两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某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并分析了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水力负荷(0.4~0.7 m3/(m2·d))下,两种人工湿地对尾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NO-3和总磷(T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高水力负荷(1.0~1.3 m3/(m2·d))下,对氨氮去除效果较好。黄铁矿人工湿地对尾水COD、TN、NO-3和TP的去除效果好于砾石,分析基质微生物发现,黄铁矿人工湿地中反硝化脱氮菌属主要为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硫氧化菌属(Sulfurifustis),相对丰度分别为16.68%和4.62%,且硫杆菌属具有提高磷去除能力的功能;而砾石人工湿地中反硝化脱氮菌属主要为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相对丰度为4.56%,采用黄铁矿为基质...  相似文献   

6.
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MET)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硫酸盐有氧(VUV/SO2-3/O2)体系中的降解效果。通过淬灭试验,验证了反应体系中硫酸盐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HO·)、水合电子(e-aq)和氢离子自由基(·H)活性物质的存在,同时考察VUV/SO2-3/O2体系中pH、亚硫酸盐(SO2-3)浓度、光强、天然有机物(NOM)和常见无机离子对MET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VUV/SO2-3/O2体系对MET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VUV/O2或SO2-3/O2体系,在180 min内可降解91%的MET;MET降解率随pH的增大先...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壳为原料、LaCl3·7H2O为镧前驱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载镧生物炭(La-BC),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La-BC投加量、F-初始质量浓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La-BC吸附性能的影响,评估了La-BC在真实地下水中的应用潜能。结果表明:在pH为5~8时,La-BC表现出稳定的除氟性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在25℃和35℃下,La-BC的最大理论吸附容量分别为29.50 mg·g-1与33.17 mg·g-1。SO42-、HCO3-与CO32-对吸附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Cl-、NO3-和NH4+影响较小。加标地下水经酸化预处理后,La-BC对工业园区地下水和农村饮用井水均表现出优异的除氟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三维矿物载体表面包覆金属-多酚配合物并煅烧实现了Co3O4纳米颗粒的原位负载,制得了易分离回收的负载型Co3O4催化剂,利用SEM、XRD以及XPS表征分析其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药、护品类有机污染物以评价其催化性能。以双酚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初始pH、PDS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共存阴离子(CO32-、SO42-、NO3-、Cl-)以及腐殖酸(HA)对BPA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型Co3O4能有效活化PDS降解有机物,在Co3O4投加量0.075 g·L-1,BPA初始浓度0.04 mmol·L-1,PDS初始浓度0.4 mmol·L-1以及初始pH=7的...  相似文献   

9.
亚硫酸盐(S(IV))常用于水体中Cr(VI)的还原解毒,在此过程中伴随着SOx·-的产生,可实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同步氧化,但效率不高。本研究以葡萄糖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热解制备无金属碳材料(C-1000),探究在中性条件下C-1000对Cr(VI)/S(IV)体系的促进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30 min内,在C-1000投加量为0.1 g·L-1时可将目标污染物双氯芬酸(diclofenac, DCF)的去除率由63%显著提高至100%,反应速率提升3.4倍。淬灭实验和EPR实验结果证实SO4·-和·OH共同参与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过程,其中SO4·-为主要活性物种,·OH次之。FTI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C-1000表面—COOH可能与CrSO62-配位形成三元络合物,利用碳材料的优良导电性,促进络合物分子的内部电子转移,加快SO3·-的产生速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紫外线活化过一硫酸盐(UV/PMS)工艺对水中常见苯脲类除草剂绿麦隆(Chlortoluron)的去除特性,对比考察了UV/PMS工艺与单独UV、单独PMS对Chlortoluron的降解效果,系统探讨了降解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如PMS投加量、UV强度、pH和常见水体背景离子(Cl-、NH+4、HCO-3及SO2-4)对Chlortoluron降解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成本效益进行了衡算分析。结果表明,UV/PMS体系中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包括SO-4·和HO·大大提高了Chlortoluron的去除速率,其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随PMS投加量和UV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碱性pH环境比酸性pH更有利于Chlortoluron的去除;水体背景离子Cl-和NH+4显著抑制了Chlortoluron的降解,HCO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与MgCl2和FeSO4复合,并热解碳化合成磁性污泥基生物炭(MF-SBC),用于水中氮磷的同步回收研究,分别考察了MF-SBC投加量、初始pH、接触时间和共存离子对氮磷回收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SEM、XRD、BET、XPS和FTIR表征了MF-SBC的组成、形貌和官能团等,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当MF-SBC投加量为0.3 g·L-1、溶液初始pH为7、反应时间为720 min时,MF-SBC对水溶液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回收效果最佳,吸附量分别为103.12 mg·g-1和205.07 mg·g-1,并且MF-SBC对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回收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Ca2+、Na+、SO42对MF-SBC回收磷酸盐几乎没有影响,Ca2+和SO42-对氨氮的回收有抑制作用。MF-SBC对氮磷的回...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碳质气溶胶组分(碳组分)表征方法,于2021年1-12月,在浙江省11个地市同期开展环境空气PM2.5样品采集和分析工作,比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协议和保护能见度多部门监测计划(IMPROVE)的代替协议(IMPROVE-A协议)测定样品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无氧阶段最高温度设置为870℃的NIOSH(NIOSH870)协议由于在氦气气氛下的解析温度高,测得PM2.5样品中有机碳(OC)组分占比较IMPROVE-A协议大;对于IMPROVE-A协议而言,热光反射法校正的元素碳(EC)比热光透射法校正的结果大,在污染越严重、负载量越大的滤膜上,光学校正带来的差异越明显。通过开展浙江省部分地区的PM2.5碳组分污染特征研究,发现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承德市2018—2020年逐小时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PM2.5和PM10基础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不同风速影响下浓度变化规律,探讨基础浓度和风速订正后降水对污染物的湿清除作用。结果表明:(1)PM2.5和PM10基础浓度均值均为11月至次年3月较大,4、10月次之,5—9月较小。(2)秋、冬季风对PM2.5清除效果较明显;风对PM10全年总体有清除作用,但风速大于8 m/s,会导致春季PM10浓度暴增。(3)降水过程对PM2.5和PM10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大多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大而增大,降水对PM10的清除率高于PM2.5。(4)中雨及以上等级降水过程结束后,PM2.5和PM10空气质量指数均为良好及...  相似文献   

14.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铁铜改性生物炭(FCBC30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组成分析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系列基础理化性质表征,通过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FCBC300在不同pH和干扰离子及有机物腐殖酸(HA)等条件下对双氯芬酸钠(DCF)的去除效果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后稻壳炭表面负载Fe3O4、γ-Fe2O3和CuO,芳香性增强、亲水性降低,对DCF的吸附性能大幅度提升。pH=5~9条件下,改性稻壳炭对DCF的吸附量约是未改性稻壳炭的20倍,吸附机制以静电作用为主;PO43-的存在对吸附几乎无影响,SO42-、Cl-和HCO3-对DCF的去除虽有轻微抑制作用,但去除率下降幅度均低于5%,HA存在则明显抑制吸附能力;FCBC300对DCF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预测最大吸附量为4...  相似文献   

15.
为去除水中的邻苯基苯酚(OPP),以UV-LED/NaClO方法为降解手段,考察了CO32-、NO3-、腐殖酸(HA)对OPP去除的影响,探究了HO·、UV-LED、NaClO和含氯自由基(Cl·、ClO·)等对去除贡献的影响,结合降解产物提出可能的OPP降解途径,采用毒性鉴定评估方法,筛选出毒性效应增强产物。结果表明:在pH=7.0±0.2、OPP初始浓度为3μmol·L-1、NaClO=40.3 nmol·L-1条件下,不同组分的去除贡献大小顺序为Cl·>NaClO>UV-LED>其他组分(CO3-·、Cl2-·、O-·等)>HO·>ClO·,Cl·对OPP去除贡献最大为31.13%;当CO32-和NO3-浓度由0增至1.0 m...  相似文献   

16.
磷矿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污染物SO2吸收转化为硫酸原位分解磷矿,失活后的磷矿浆用于生产磷酸,节约了湿法磷酸生产中硫酸用量,无废水废液排放,是一种绿色、经济的技术。通过对磷矿浆及其主要组分开展脱硫实验,确立了磷矿中脱硫的关键活性组分及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XRD、IC等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SO2吸收后转化形成的硫酸会优先与磷矿中的活性组分碳酸镁钙反应,待其消耗殆尽再与氟磷酸钙反应。与氟磷酸钙相比,碳酸镁钙呈现出优越的脱硫活性。氟磷酸钙分解过程中产生的H+和PO43–会抑制S(Ⅳ)转化为S(Ⅵ)的速率,导致脱硫率下降。PO43–抑制SO2脱除与温度、 pH均有关,当温度高于55℃、且pH为4.75~2.61时,其抑制作用最明显。本研究可为磷矿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钙钛矿类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催化氧化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然而,关于其活化PMS降解阿特拉津的性能、机理和无机阴离子及天然有机物对催化的影响并不清晰。为此,制备了钙钛矿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LaCoO3催化PMS降解阿特拉津(ATZ)的性能和机理,并探究了常见无机阴离子和腐植酸(HA)对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pH下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SO42-和NO3-轻微抑制降解,高浓度Cl-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他无机阴离子(低浓度的Cl-、H2PO4-、HCO3-)和HA抑制降解。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测试证明体系中1O2和SO4·-起着重要作用,HO·对降解过程也有贡献。XPS测试表明LaCoO3表面的Co(Ⅱ)位点、晶格氧和氧空位在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  相似文献   

18.
采用絮凝-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氰化废水,主要研究了聚硅酸铝铁(PSAF)添加量、絮凝时间、pH、电压、电解时间、极板间距对总氰(CNT)、游离氰(CN-)、Cu、Zn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制做了分析。研究表明,当PSAF添加量为2 g·L-1,絮凝时间为30 min,pH为9条件下,CNT、CN-、Zn、Cu离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2.97%、100%、84.40%、34.88%。Zn(CN)42-、Cu(CN)32-、CN-的吸附量分别为567.88、89.76、439.74mg·L-1。以钛板为阴极,石墨板为阳极,采用一阴两阳体系对絮凝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实验,在电压为3 V、电解时间为2 h、极板间距为10 mm条件下,CNT、 CN-、 Zn、 Cu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1.70%、 100%、 99.15%、94.49%。絮凝过程中Zn(CN)42-<...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河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利用2021年4—10月河北11个地市VOCs的监测数据,对河北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河北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6.16×10-9,低碳的醛酮类和低碳的烷烃是河北VOCs的主要构成物种。VOCs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北中南部沧州、衡水、邯郸、石家庄等地,北部城市秦皇岛、张家口VOCs浓度较低。监测期间,河北O3生成潜势(OFP)为259.67μg/m3,SOA生成潜势为0.61μg/m3,其中衡水OFP最高,达302.96μg/m3,石家庄SOA生成潜势最高,达0.92μg/m3。甲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对OFP及SOA生成潜势的贡献均较大,是O3和大气颗粒物协同控制的优控VOCs物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在线气体及气溶胶成分监测系统(MARGA)对南宁市2018年春节期间(2月8—22日)大气PM1及其水溶性离子进行监测,对比分析春节前后PM1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大气PM1和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40、63.50μg/m3,PM1是PM2.5中的主要成分,二次离子(NO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