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修建过程中,断层、破碎带易发生涌突水和坍塌等地质灾害,因此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阐述了TSP预报系统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试验,并将预报结果和实际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断层破碎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条件,易引发隧道围岩坍塌失稳灾害。为避免施工人员与设备的损失,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建立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与施工技术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分级标准;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云模型的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大樟溪-东张水库隧道施工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区域的施工风险综合评价云图中,云滴大部分处于“中高风险”,少部分处于“低风险”,说明该区域隧道施工风险处于较高风险等级;现场隧道施工灾害发生情况与模型风险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隧道围岩含水性预报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关系到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是国内外研究的前缘课题,也是工程地球物理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之一。目前超前预报使用的方法有工程地质推断、地质雷达探测、反射地震‘负视速度法’、TSP、TRT 和TST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围岩含水性预报还存在问题。本文介绍了用高密度电法解决含水性预报问题的实例,效果很好,希望能引起业界重视。在未来的超前预报工作中应该推广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客货运输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实现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业,而隧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复杂和不确定的地质因素,因此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来获取工程地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隧道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沪昆产高速铁路专线湖南段隧道工程实例,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将预报结果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该技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提出对TSP超前预报系统在隧道施工空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施工隧道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得出隧道施工过程中爆破产生的有毒气体、粉尘以及机械车辆尾气等均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对TSP超前预报系统的原理、特点以及效用进行阐述。将TSP超前预报系统应用在施工隧道中,分析TSP超前预报系统在爆破引发空气污染时的预警效果,提出隧道施工中空气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超前地质预报是预防公路隧道施工环节发生灾害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对瑞雷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瑞雷波技术的探测原理和现场施工方法,运用工程实例说明瑞雷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具有施工快速简单、资料处理成果直观、探测精度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对于异常的属性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不足,并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瑞雷波探测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山隧道渗水治理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山地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和断层构造裂隙水为主。关山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围岩裂隙带和构造破碎带相互串通导致基岩裂隙水向隧道内渗漏,引起山体泉水干涸,对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隧道渗水及漏水地段采用混凝土现浇和注浆工艺等阻水工程措施治理,达到了阻水堵漏和洞口排水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构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划分综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沪蓉西扁担垭隧道某塌方段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并得出了修正后的扁担垭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体系,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青云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高山隧道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发育特征和水化学类型,基本查明了青云山隧道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等水文地质特征;通过涌水量计算,得出隧道F3断层位置正常涌水量为1 697.43 m3/d,最大涌水量为2 424.90 m3/d,断层破碎带的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2.33 m3/d·m;最后提出青云山隧道进一步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洞库的塌方实例,从地质资料、监控量测资料、超前地质预报资料等分析造成塌方的原因,并从管理、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动态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根据多年调查监测数据研究成果,以及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论述了黄河断流的历史与现状,定性定量地评价了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和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出发,以青海省西宁市至湟源县一级公路工程为例,简要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高等级公路在路线设计,施工过程中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初步讨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协调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执行力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目前是党领导一切。要认识到政党政府在宏观调控、微观参与、经济发展配套设施提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使政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微观参与行为在经济领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党执行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汪永晨 《环境》2006,(2):68-69
2005年10月,湖北襄樊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打来电话,告诉我唐白河清了。  相似文献   

18.
执行力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目前是党领导一切。要认识到政党政府在宏观调控、微观参与、经济发展配套设施提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使政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微观参与行为在经济领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党执行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6,(3):62-65
现在,南越王墓的殉葬品已在博物馆的五个展馆陈列展示。这些珍品像一串珍贵的钥匙,通过它们,西汉南越国风情被揭开了。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的大部分街谷都存在上游阻挡建筑.为考察阻挡建筑对街谷内空气环境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分析了上游阻挡建筑对街谷内空气品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常规建筑间距范围内,街谷湍流强度、平均风速和风速波动范围均随着上游阻挡建筑间距增大而减小,这将导致当上游阻挡建筑与街谷建筑间距从15m增加到60m时,街谷空间污染物平均浓度增大36%,近地空间增大41%.因此,实际设计中街谷上游阻挡建筑与临街建筑间的距离不应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