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南水北调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是保障江苏省南水北调出省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的关键性工程.徐州市尾水导流信息化监测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集数据采集与传输、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分析、视频监控、预警预报于一体,对工程现场的各种类型的监测数据和工况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展示应用,是南水北调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为东线水资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可以大大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使得南北方的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缩小两地差距。但是南水北调应合理控制,需要在不影响南方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调水给北方。  相似文献   

3.
李水 《环境导报》2001,(6):49-49
为使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不被污染,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及沿线四省一市地方政府共同编制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基本完成,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即将启动。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由江苏扬州市三江营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向天津、胶东半岛等北方地区供水。东线工程可以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和天然河道,工程难度较小,但却面临沿途水质污染的难题。据调查,南水北调东线规划范围内全线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0亿吨,其中21.71亿吨排入河道,目前,东线调水水源地长江三江营断面全年水质很…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4,(24):5
2014年12月12日,建设超过十年之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向前迈出的又一大步。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调水,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目前正平稳运行。"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做出重要批示。短短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工程是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环保方面,更是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在当前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中段水源区域由于对生态保护不够重视,致使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洪涝灾害,加上不合理使用农药,更是使该地区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条件恶化,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中段水源质量,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中段水源污染状况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污染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输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建成通水,水质安全保障标准高、任务重、时间紧,是工程能否保质保量供水及发挥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9月上旬在江苏、山东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时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依靠科技,深化改革,切实解庆好节约用水、治理污染、生态建设的问题,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温家宝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涉及全局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要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要求,充分考虑调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东、中、西线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后的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丹江口库区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9 gha,库区整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相比,库区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减少了2.3%,生态赤字扩大了0.014 gha/cap;根据库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库区生态适度人口为122.8万人。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是国家一项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系统工程,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水质一直面临着被污染的威胁,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警惕。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实施至今,在治污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最终实现水质达标,保障南水北调沿线省市的环境安全,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8月 2 7日 ,省环保局副局长张波在我省推行区域 ISO14 0 0 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场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我省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三大机遇”。他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沿线 (指我省段 )的大部分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奉献多一点 ,但是综合起来看 ,收益也是很明显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后这些地区将面临“三大机遇 :一是工程的大量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通过南水北调可以更快的为沿线地区建设一个优美的环境 ,利用当地的历史和环境优势发展旅…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轮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5年9月(丰水期)和2006年4月(枯水期)两次对长江口轮虫的分布调查,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长江口轮虫的变化规律,比较南北两支轮虫种类、密度、生物量的分布状况,分析轮虫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盐度、径流量、含沙量等的关系,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斌 《环境保护》2007,(7B):55-56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5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5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更是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北方干旱缺水、保障供水安全的重大水利工程,也是遏制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生态工程。有水自南方来,泽惠生灵无数。这句话生动描述了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初衷和目的。南水北调之于中国的意义是"水利"的,也是"环保"的。中线工程引水渠与沿线同时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绿色长廊;自汉江发源地秦岭地区,直到鄂豫交界处的丹江口库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5,(1):72
<正>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一路北上,奔向北京团城湖。"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道出这一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而如此大的工程,也引来了人们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5年9月(丰水期)和2006年4月(枯水期)两次对长江口轮虫的分布调查,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长江口轮虫的变化规律,比较南北两支轮虫种类、密度、生物量的分布状况,分析轮虫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盐度、径流量、含沙量等的关系,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斌 《环境保护》2007,(14):55-56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3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相似文献   

17.
邝飚 《环境》2015,(2):14-15
<正>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和十二年的艰辛建设,中华民族一个跨世纪的调水梦终得偿所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至今月余,源源南水穿山越岭到达北方,未出现任何异常。曾有人说,南水北调,难于上青天。确实,水质、监测、工程、移民、管理、补偿,无一不是空前的难题。这个从规划到建设再到通水,一直在种种疑虑和争议声中破冰前行的浩大工程,本期为您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8.
枣庄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进入山东省的第一站,区域水环境质量成为调水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淮河流域水体质量改善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分析了枣庄市辖区流域水环境现状,提出了水质量保证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提出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许多权威人士则断言,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  相似文献   

20.
沈立 《环境》2015,(2):23-25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从规划到建设再到通水,争议与质疑一直伴随其左右,比如代价巨大入不敷出、流速过慢达不到输水要求、泥沙沉降和水道结冰会使通水失败等等不一而足。代价太大,弊大于利?当中线工程尚在规划建设时,就曾有人提出:"江汉平原大旱,因为南水北调影响了生态"、"一下子调走湖北这么多水,会不会出现北方受益、水源地受损的局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背后,是水源地的默默付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