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情评定与灾情指标之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旱灾统计的标准不一致,以及灾情数据中存在人的主观意识,降低了灾情数据的可信度。为了能够较科学地评估和检验农业干旱,本文提出了水平衡干旱模拟模型。该方法指标评定旱级时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植物体系和各时段旱象对整个作物旱情的影响程度。通过实际应用其计算结果符合各地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用大量污水进行农田灌溉造成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了污水灌溉风险研究中的不足.利用农业干旱模型,通过非参数检验对污水灌溉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江苏省南京地区某污灌区的实际资料,计算了当地污水灌溉风险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农业干旱事件应对和管理中,常仅根据气象干旱结果,被动采取抗旱措施,造成应对操作相对滞后,极易对农业造成较大损失,威胁区域粮食安全。通过将气象干旱与抗旱能力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更符合实际旱情发展的评估方法。基于降雨与土壤墒情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灌区实时旱情;通过分析未来供需水情势,预估了灌区的水源盈缺关系;最后,耦合实时旱情与水源情势指标,构建了灌区干旱预警指标和一套较为完整且简单实用的干旱预警体系。以泾惠渠灌区为例开展了干旱预警实例研究,预警结果与泾惠渠管理局官方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灌区,特别是多水源灌区的干旱预警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旱灾风险管理是抗旱减灾的科学手段、干旱及旱灾研究的重要方向,定量评估旱灾风险是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为降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旱灾风险评估结果的误差,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提出运用信息扩散法估计旱灾损失的超越概率,结合自助法的区间估计算法,建立基于信息扩散与自助法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用不同置信水平下旱灾损失对应超越概率的置信区间来反映旱灾风险。将该模型运用于安徽省农业易旱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计算并确定在置信水平为0.75时安徽省易旱地区的旱灾风险区间评估结果合理、可靠,可为抗旱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作物干旱损失动态评估模型及其试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马晓群  姚筠  许莹 《灾害学》2010,25(1):13-17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站1971-2005年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和一季稻作物系数计算作物需水量,得到针对一季稻的农业干旱指标;在分析了1980年以来一季稻主要发育期变化不大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詹森乘法作物-水分模型新解法进行一季稻干旱敏感性系数分解,得到一季稻逐旬敏感性系数;建立了基于农业干旱强度、作物敏感性和区域脆弱性的一季稻旱灾损失评估模型。试用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对误差大部分为20%~35%,绝对误差为2.9~4.0,基本满足业务应用。由于各地水稻品种不同,抗灾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模型误差仍偏大,需进一步修正模型,并加强抗灾能力对减轻灾害损失贡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雷电灾害灾情综合评估模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郭虎  熊亚军  扈海波 《灾害学》2008,23(1):14-17
在灾情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灾情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体系内的各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给出灾情评估指标的量纲换算表,进而确定了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灾情综合评估模式,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通过实例评估发现,此综合评估模式简单易于操作,且评估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综合损失。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20,(3)
为研究干旱灾害对黑龙江省玉米供应链的级联效应,以1998-2017年黑龙江省每年5-9月玉米生长期的降雨量月平均值代表各年不同的干旱程度,通过拟合降雨量-玉米产量方程给出了干旱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规律,考虑由于供应链节点间的相互依赖性而存在的级联效应,把干旱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作为触发供应链网络级联效应的初始扰动事件,采用不可运作投入产出模型(Inoperability Input-Output Model,IIM)和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算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评估当干旱导致供应短缺时玉米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不可运作性,研究干旱灾害对黑龙江省玉米供应链的级联影响。结果表明,因干旱导致的玉米产量下降不仅给玉米生产者(农户)造成了损失,还通过级联效应将这种损失传递至整个供应链网络,给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可运作性。与其他节点的相互依赖程度越强,则受到干旱灾害导致的供给短缺的影响越严重,造成的不可运作程度与经济损失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台风对天然橡胶影响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评估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有大量历史统计资料作为支撑,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会存在收集资料不全或统计数据灾情衡量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给灾害模型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受到逆向工程设计思路的启示,为实现台风对天然橡胶造成灾害损失程度的快速评价,尝试着以典型个例分析为基础,以2005年对海南天然橡胶造成严重损害台风"达维"为例,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方面选择橡胶灾情评估因子,通过分析天然橡胶受损的程度与相关因子的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此模型为基础,进行了模型的实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橡胶受损的空间分布,可为后期建立更加准确的天然橡胶评估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CGE模型的极端冰雪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极端冰雪灾害的特点及传导途径,构建了极端冰雪灾害经济损失综合评估的总体框架,并以湖南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HNUGE)为基础,通过在传统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农业损失传导模块、电力业损失传导模块和交通业损失传导模块等三项冰雪灾害传导模块,实现了对传统HNUGE的拓展和改进,构建了更具针对性的极端冰雪灾害经济损失综合评估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能够更科学地估计极端冰雪灾害造成的综合损失,通过对2008年湖南冰雪灾害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模型运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是在灾情绝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首先,建立了泥石流灾情评估的步骤框图;然后依据已有的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将得了各灾情评估指标公值分布及其量纲换算法,确定了反映直接损失的灾情绝对评估指标和相对评估指标(直接经济损失占灾区国民收入的比例),并对绝对和相对评估结果的等级进行了划分;最后,建立了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结果对比的灾情综合评估模式。经过实例应用验证,评估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