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本文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研究了三醋酸纤维(CTA)正渗透膜的活性层在朝向料液(AL-FS)和汲取液(AL-DS)两种模式下的正渗透水通量、反向溶质通量、特性反向溶质通量等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三醋酸纤维膜(CTA)对于不同浓度苦咸水的处理,当苦咸水浓度为2000ppmNaCl、5000ppmNaCl、8000ppmNaCl时,CTA膜活性层朝向对脱盐率几乎没有影响,AL-FS模式和AL-DS模式的脱盐率分别为96.49%和96.13%、97.40%和96.38%、98.04%和96.81%。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发CTA正渗透系统和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学  姚建刚  雍毅 《四川环境》2023,(3):182-188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系统的设计处理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以及处理过程产生的膜浓缩液回灌等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风险和隐患。以四川省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改造项目为例,采用“两级A/O+两级Fenton+BAF”处理工艺,实现了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有效避免了膜浓缩液的产生。运行结果表明,全量处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能力,保证渗滤液能及时有效排出,避免了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膜液产生和回灌问题,从而缓解和改善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风险和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采用膜过滤,但膜处理产生的浓缩液较难处理,而且处理成本高。某工程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A/O+MBR”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m3/d,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2的排放要求。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微电解催化氧化工艺不产生浓缩液、工艺运行较稳定、运行控制较简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岳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两级DTRO系统作为渗滤液处理的主工艺,从工艺设计、运行参数、处理效果、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等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线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_(Cr)浓度低于17mg/L,NH_3-N浓度低于6mg/L,特征出水水质指标稳定且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3对渗滤液排放标准的要求,且工程总投资(694.12万元)和运行成本(41.82元/t)较低,经济性好。该工程可为类似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优化和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2,(12):44-44
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和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及回用、净水厂进水预处理及后续处理工艺的泥水分离。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MBR),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水处理高新技术,是生物技术与膜技术的结合,它既利用了膜分离的选择透过性与高效性,又利用了生物处理的有效性与彻底性。可将水中有害物质最大限度地去除。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1)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  相似文献   

6.
正渗透(FO:Forward Osmosis)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近年来,该技术受到国内外水环境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概述了驱动液和正渗透膜的特点,并综述了目前正渗透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和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正渗透膜、驱动液及水环境各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宋伟  杨平  周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4):289-291,295
简述了膜污染的过程,指出膜孔堵塞是膜污染中的重要一环,并对膜堵塞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做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引起膜孔堵塞的因素如膜、溶质、处理液、操作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介绍和总结了目前在加MBR中为防治膜孔堵塞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提出了今后膜孔堵塞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李为实 《四川环境》2021,(2):160-164
为了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降低建设规模为Ⅲ类、Ⅳ类型(中小型)垃圾填埋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人工及成本投入,提高系统稳定性,分析了泗县垃圾填埋场2018年3~12月渗滤液处理的运行状况。通过采用“预处理+两级碟管式反渗透+吹脱”的高度自动化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处理后出水CODCr浓度低于26mg/L,NH3-N浓度低于15mg/L,各项出水指标均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且工程总投入834万元、运行期间处理每吨渗滤液花费为56.18元,成本较低适用性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运行环境,在常温环境下,运行结果表明:膜能够截留大量并使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在最短的时间富集成为优势菌种,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具有高效的去除效率;氨氮负荷0.082~0.109gN/gMLSS.d,CODC r负荷0.136~0.192g CODC r/gMLSS.d,DO 2.0~3.5mg/L,脱除氨氮的效果较好,去除率在95%~98%,CODC r去除率60%~70%。  相似文献   

10.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厂浮选池出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设计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厂浮选池出水,在每天进水容积负荷1.0 kg COD/m3,进水COD浓度600 mg/L,MLSS为900~5500 mg/L的条件下,无论活性污泥表现正常还是膨胀,过滤出水中COD均稳定地小于90 mg/L,处理效果好于目前炼油厂的合建式曝气池(容积负荷为0.5 kg COD/m3左右,出水COD100 mg/L左右)。试验运行期间,膜通量最高可达到42 L/m2·h。该工艺的技术关键是采用特殊流态来降低膜堵塞的膜生物反应器和优良质量的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四川省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四川省的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及渗滤液的处理技术方案.截至2011年9月,四川省已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19座,处理率78.7%,接近1/4的处理设施在超负荷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均需加强.垃圾焚烧发电比率近年有望提高,膜技术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也几乎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目前研究进展,讨论了油水膜分离的未来发展前景。文章重点介绍当前特殊浸润性膜技术的特殊浸润性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超亲水超疏油膜、超亲油超疏水膜以及智能可控型油水分离膜等最新研究进展。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应综合考虑实际含油污水水质特征,开发应激性智能可控浸润性油水分离膜,促进其规模化生产及应用。为实际需求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臧斌  朱亮  陈琳  刘畅 《四川环境》2020,39(2):35-41
在水处理领域中,膜蒸馏技术是处理工业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出了具有光催化自清洁性能的g-C 3N 4基聚偏氟乙烯(PVDF)蒸馏膜,对其的形貌、晶型构成、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膜蒸馏和光催化实验测试了所制蒸馏膜的相关性能,考察了其在光催化-膜蒸馏反应器中的运行效果。研究成果如下:优化制备的蒸馏膜(M-2)具有良好的渗透通量和疏水性,其对氯化钠溶液和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截留率均高于99%;蒸馏膜在受污染后进行光催化实验可基本消除膜面污染,其通量恢复率可达到95.3%,实现了对膜表面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从而为膜蒸馏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空纤维膜应用于水力压裂返排液处理时存在的膜污染严重、通量衰减快、影响处理效率等问题,研究了PVDF固含量、凝固浴温度等因素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中空纤维膜,并采用表面接枝技术,对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了表面亲水化改性。压裂返排液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接枝降低了PVDF的接触角,提高了膜的亲水性。与未接枝改性的PVDF膜相比,亲水改性后的PVDF膜表面吸附的压裂返排液更少。将亲水性中空纤维膜用于页岩气水力压裂返排液的过滤处理,应用结果表明其对压裂返排液中的总铁、SS、浊度、细菌去除率达到90%以上,长时间运行后的通量保持率高,有较好的抗膜污染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0
正由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低渗透油田精细注水水处理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采油污水处理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悬浮物等污染物高效分离的特性,在采油污水处理工艺中引入膜技术来确保处理后出水达到油藏地质条件对回注水水质的要求。首先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采油污水水质条件的膜及组件形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相应的运行工艺和化学清洗工艺,形成适应采油污水水质特点的成套工艺技术和系统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空纤维膜应用于水力压裂返排液处理时存在膜污染严重、通量衰减快、影响处理效率等问题,研究了PVDF(聚偏氟乙烯)固含量、凝固浴温度等因素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并采用表面接枝技术,对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了表面亲水化改性。压裂返排液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接枝降低了PVDF的接触角,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将亲水性中空纤维膜用于页岩气水力压裂返排液的过滤处理,应用结果表明其对压裂返排液中的总铁、SS、浊度、细菌去除率达到90%以上,长时间运行后的通量保持率高,有较好的抗膜污染性。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系统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组成和类型,人工湿地去除渗滤液中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的机制。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渗滤液效率的因子,并且结合人工湿地设计和运行维护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国内外成功的工程实例,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展示了该处理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05,(7):46-46
由大连大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体式中空纤维膜法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中水回用工程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通过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包容、降解处理后,再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分离活性污泥和处理水。二、技术关键采用中空纤维膜与活性污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浸渍在生化槽内的中空纤维膜实现活性污泥法的后期固定液分离。典型规模处理水量:250t/d。主要技术指标原水水质:COD2000mg/L(BOD1000mg/L),处理后水质COD150mg/L。主要设备及运行管理一、主要设备风机、原水泵、移送泵、消泡泵、循…  相似文献   

19.
基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建造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营地生活污水具有很多优势。通过对中海油乌干达营地MBR设备的调试,确定出设备的运行参数:过滤10min、停止2min;每隔4h自动进行产水反洗;产水流量200L/h;在线化学清洗时间每隔144h一次或产水抽吸压力≥30kPa时自动进行;所采用清洗剂浓度为5001 000mg/L,每片膜曝气量3Nm3/h。通过该系列参数的确定,保证了设备主要指标满足项目所在地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中运行压力、进水温度及电导率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工艺对川西气田采出水生化处理产水COD、氨氮、氯化物等指标的截留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运行压力6~7MPa、进水温度24~25℃、电导率32000~40000μS/cm时,DTRO工艺对气田采出水COD、氨氮和氯化物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5.54%,80%,98.78%,DTRO膜系统平均回收率达50%,减量化效果显著。同时,较单独低温多效蒸馏,热-膜耦合工艺运行成本降低19.75%,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