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基于危化品储罐区内发生的多米诺效应,以单灾种引发的多米诺事故研究为基础,根据物理学中的触发器原理解释多灾种耦合引发储罐区其他罐体失效的场景,并提出基于物理学理论的多灾种耦合效应模型;基于一储罐区实例分别建立在火灾、爆炸情况下罐区的灾害扩展网络图,并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综合灾害扩展网络图;分析储罐区在多储罐受灾情况下的灾害扩展情形,得到当D1,D2发生灾害时,D4,D5灾害扩展概率最大;当D1,D8发生灾害时,D4灾害扩展概率最大,建立了多灾种耦合效应的关联图。研究结果对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的后果预测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减少危化品储罐区多米诺效应的发生以及强化危化品储存的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融合的自然灾害等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进行准确评估,在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结合DS证据理论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对输入的灾害评估指标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网络组,对网络组的输出,建立对于各类信任度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从而实现灾害的最终等级评估。在MATLAB环境下,以我国45个自然灾害的灾情历史资料数据为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并对2009年自然灾害灾情进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改善单一BP神经网络不稳定、误差大的缺点,得到较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充分考虑和深入分析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各种威胁。然而,目前对于灾害事故等多灾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仍存在描述众多,概念混淆的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和补充灾害事故间关系现有的概念和定义,以及相关名词的运用场景,将灾害事故等多灾种情形归纳为灾害事故相互增强、灾害事故互斥削弱、灾害事故互不影响3大类,Natech事件、灾害链、多米诺效应、人为激发灾害、灾害事故集等10小类,并详细阐述其含义,并进一步举出对应的案例;同时,在整理多灾种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对未来多灾种风险分析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云南电网几乎覆盖云南全境,已有的灾害历史表明:地质灾害可以导致电网设备产生物理性损伤,致使电网不能正常运行,甚至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局部电网瘫痪.目前国内学者在电力系统易损性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应用广泛的规范性易损性评价模型.围绕云南电网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估,提出了基于内生易损性和外因易损性的电网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估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以云南电网本身健康指数和历史地质灾害资料为依据,通过从内生易损性和外因易损性对云南各市(州)局电网进行了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估;按四级分区法绘制了云南电网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作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省份,云南电网有43.75%部分处于地质灾害高易损性等级以上,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较严重的威胁,分析结果可为云南电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商业综合体灾害链进行风险研究,基于链式风险评估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商业综合体灾害链风险评估模型,并应用复杂网络结构对商业综合体灾害链的演化过程进行表征,综合灾害事件的致灾率、灾害损失程度、灾害链的脆弱度3个指标得到每条灾害链的风险度量值,最后以泸州摩尔玛商场爆炸事件为实例进行评估,辨识出每条灾害链的风险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吻合性,为商业综合体次生或衍生灾害的防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南昌市城区防灾绿地规划为例,分析了市区灾害类型与受灾特点、绿地现状分布及防灾绿地人口容量,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南昌市城区防灾绿地体系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极端自然灾害下电网在灾前、灾后应灾能力评估的不足,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电网应灾能力量化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电网系统的综合数据和关联指标,建立电网灾前承受力和灾后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各自求得指标主、客观权重,并依据权重占比组合成综合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对电网应灾能力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案例对所提的评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更加有效体现电网实际应灾能力水平,对电网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洪水灾情评价结果对救灾和援灾决策有重要指导意义。实际灾情评价中,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往往是不相容的,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重点在于模型指标权重的获取。将投影寻踪技术用于洪水灾情评价中,并将决策者的偏好添加到模型中,建立一个能在专家对某个(些)指标偏好干预下寻求客观权重的灾情综合评价模型,并研究模型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在多指标评价中,投影寻踪技术是一种能根据样本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客观方法,并能兼顾决策者对某个(些)指标的偏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油库衍生灾害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评估油库对公共体系的潜在危害,提高储运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基于现有灾害及风险评价理论,构建了油库衍生灾害分级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油库衍生灾害等级评定模型。油库衍生灾害分级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衍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水平、衍生灾害后果的严重性、企业隐患控制与应急能力、油库所在地区承灾体敏感性与脆弱性4个方面,包括6个一级指标及18个二级指标。油库衍生灾害等级评定模型以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油库衍生灾害划分为5个等级。该分级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计算一级模糊综合评价中各单项指标隶属度。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某原油库,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该原油库衍生灾害等级为四级,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化工储罐区空袭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化工储罐区及其遭空袭次生灾害的特点,以空袭次生灾害的影响范围作为危险性评价的标准,对化工储罐区的空袭次生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指出储罐遭空袭后的3种毁伤方式;给出储罐遭空袭发生的次生灾害及其扩散的形式与后果;阐述了化工储罐区空袭次生灾害的成灾机理;分别提出热辐射伤害、冲击波伤害和有毒有害物质扩散的危险性评价方法。以池火灾为例,建立了池火灾的危险性评价模型;论述了池火灾危险性评价的具体流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笔者认为,化工储罐区遭空袭后的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化工园区、石化厂、危化品仓库等突发安全事故产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我国堰塞湖形成机理,基于堰塞湖实际案例,依据灾害链式演变规律,构建我国堰塞湖灾害链模型;以灾害链模型中各因素为节点,各因素间作用关系为边,构建我国堰塞湖灾害链演化网络模型,利用Gephi软件实现灾害链演化网络可视化和拓扑参数计算,最终确定堰塞湖防治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持续降雨作用于山地地貌,导致山体滑坡,该类堰塞湖致因在我国较为普遍,通过加大特定地区雨量与地质环境监测力度,可有效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枢纽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特征。为了评价轨道交通枢纽灾害风险,对轨道交通枢纽运营灾害的进行了调研,应用事故树法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了灾害识别;基于物元理论,分析了灾害事件影响后果并协同考虑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确定致灾因子的风险等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权重系数,运用加权平均的原则确定典型灾害风险等级,并应用灾害链理论对灾害风险等级进行修正。最后以实例分析的方式证明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自然灾害减灾应急会商协调网络特征与优化,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发布通知为数据来源,构建自然灾害应急会商协调网络,从网络整体结构与机构节点属性2个方面刻画应急管理部组建前后应急会商协调网络的演进路径,并结合凝聚子群分析应急会商协调网络的派系结构与资源流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应急资源的传递、共享与集聚角度重构自然灾害应急会商协调框架,提出从日常会商与灾情发布统一、发挥部际协调的平台优势、助力应急响应与处置实践3个方面优化应急会商协调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most 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experiencing constant growing rates of congregation of population, production and wealth, thus becoming more vulnerable and fragile when facing sudden accidents and disasters. Hence there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the innovation that provides bette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the capacity of a city or region to carry accidents and disasters. The paper aims to put forward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urban & regional disaster carrying capacity (UR-DCC)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saster prevention, resistance, rescue and recove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 regional disaster theor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rying capacity, a structured and layer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multi-factor modeling theory,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the whole system was analyzed, the method of index weight analysis was also improved, and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disaster carrying capacity (DCC) was founded. Finally, an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was demonstrated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all indices by using numerous first-hand data and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s. It’s proven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s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reality, effective to reflect the weakest poi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can be of significant value to improve UR-DCC.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矿山地下水灾害状况,改善评价过程中依赖经验划分评价等级的随意性,构建了矿山地下水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评价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矿山地下水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及承灾体整体状况,提出了一个具有3个准则层和11个灾害指标的矿山地下水灾害指标体系。基于投影寻踪方法,构建了矿山地下水灾害分级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依据具体指标数据,自动划分出灾害等级及范围,采用客观赋值法对灾害指标赋值,实现了在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矿山地下水灾害综合评价。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具体矿山中,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评价该矿山地下水灾害状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矿山地下水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燃气管道很容易因复杂的城市环境影响而发生失效泄漏,而多灾害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城市燃气泄漏的灾害后果更加严重,灾害形势更为复杂。为揭示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后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动态致灾过程及灾害特征,首先采用系统框图对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因素耦合致灾数学模型;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分别以燃气火灾、爆炸及毒害气体灾害为子模块,建立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模型检验来验证其适用性;最后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仿真软件,分别讨论了不同耦合条件下的单灾害和多灾害的动态致灾过程。结果表明:灾害子系统内部耦合度及同质耦合度增加,会促进各种灾害的增长速度、加速灾害发展,但不改变灾害损失的程度;而子系统间的耦合度增加,不仅会加快灾害的发展速度,还会提高其损失的程度、增加灾害损失的严重度。这表明,为有效控制复杂环境下的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灾害,应该削弱系统内部的因素耦合,孤立子系统间的因素耦合。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法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不足;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一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灾害识别,财产易损性分析,灾害风险分析,损失预测与风险区划,确定规划目标与减灾措施,规划编制6个阶段;以廊坊市为例,拟定了一个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分级法和减灾措施优先级评分法等,找出威胁廊坊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和防治的主要措施,为廊坊市的灾害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煤矿企业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能力,以典型煤矿企业为例,深入分析企业重大灾害的孕灾环境与类型,确定诱发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构建以“安全文化理念”为1个核心,涵盖“组织”“制度”“人员”“技术”“信息”“装备”“资金”7个要素以及“危险源预控”和“灾害应急救援”2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最后,利用事故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某典型煤矿企业历年来的灾害事故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障体系的持续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煤炭行业企业开展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基于GIS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中各灾害模拟和后果分析模块,研究并建立了一个从概念到实现的统一可扩展的接口,使公共安全灾害模拟和后果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能被广泛共享,并且更容易建立一个整合各类已有研究成果的软件体系.并且,本文结合"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滚动)项目:合肥市公共安全应急示范试点研究"项目给出了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