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试验通过模拟在运输废钢材的货车车厢内不同位置装入不同管理类别的放射源,并在源窗开启或关闭的状态下让车辆分别通过5套不同厂家的通道式辐射监测设备进行检测,测试通道式辐射监测设备是否能够发出预警,试验前使用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对各种试验条件下车厢外表面γ辐射剂量率进行了监测,以此计算探测限并预测了报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测试条件下,携带放射源的货车通过通道式辐射监测设备时能够发出预警,但不能确保万无一失,需进一步研究在兼顾灵敏度和误报率的情况下,研究以探测限为参考的报警阈值,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在用放射源发生脱落、丢失、超标使用、私自转移等情况,最大限度避免辐射安全事故。有必要设计建立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对放射源放射性指标(辐射剂量率)及所处位置(经纬度)实行连续的自动监测。并通过各级监管平台设置放射源超标、异动等报警程序,全面提升放射源科学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某辐照中心Ⅰ类放射源运输过程为例,通过介绍了放射源运输环境影响的剂量估算模式,并采用该模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对工作人员及公众所致的辐射水平符合GB11806-2004规定;还简要对Ⅰ类放射源在运输中涉及装载容器、装运工具、事故分析等方面的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车载辐射环境实验室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系统以实验室搭载的放射性探测设备为主,将GPS定位信息、气象参数、放射性核素指标等现场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完成中心和现场监测系统之间的远距离实时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库存储和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即时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交互,完成核事故应急决策和指挥,可用于环境放射性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行动。  相似文献   

5.
《四川环境》2009,28(2):F0003-F0003
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是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重点站。现有职工4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7人,注册核安全工程师5人。拥有高纯锗γ谱仪、低本底液闪计数器、低本底αβ计数器、移动放射源搜寻系统、热释光测量系统、车载γ谱巡测系统以及配套齐全的电磁辐射监测设备等150台(套)。  相似文献   

6.
余沐钒 《四川环境》2022,(1):108-112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民生和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本文根据笔者对物联网技术的学习与理解,结合生活中观察引发的思考,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提出了自己对于物联网技术在“蓝天保卫战”中应用的构思。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物联网技术作为工具,构建大气污染的防控体系,国家层面与全民参与双管齐下,能够实现对污染要素的感知、监控和治理。物联网技术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如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得当,能够对整个生态环境事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建立GIS支持的NOAA卫星林火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监测区GIS的形成;NOAA卫星图像叠加经纬度网格;GIS与NOAA卫星图像的复合.1994年春天,我们对西南林区林火进行了1个多月的实时监测,证明了该系统具有林火分辨率高和定位准确的特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林火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新兴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文中阐述了环保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系统,详细介绍了以在线监测、视频和工况监测三种手段联合监控的感知端技术,信息传输网络技术,以及环保物联网智慧监控平台,描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污染企业综合监控管理、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管理、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最后提出环保物联网应在技术规范、技术保障、感知设备研发、感知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全覆盖、全运转、全应用、可持续的环保物联网体系。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辖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运行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山东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运行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山东省全部省辖市所有点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统一数据实时采集与多级多目标传输,全过程跟踪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全省统一数据确认、在线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主要对美国和欧盟物联网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并对欧盟的一系列物联网政策文件《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未来物联网战略》等进行解读,最后重点分析了美国City Sense, MARVIN物联网环保应用案例和欧洲OSIRIS空气质量传感网、Sensaris穿戴式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河川水质污染管理与预警系统等重要物联网环保应用项目。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环保物联网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监管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是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自动监控,必须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智能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对各类环境自动监测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智能采集与传输,提高环境自动监控的数据传输有效率和数据质量,为环境监管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人工放射源在石油勘探、开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土壤环境。大庆油田有13个单位应用放射性物质(非密封源或密封源)。为了对大庆油田地区的土壤放射性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因此对土壤放射性本底、现状水平及放射源周围土壤放射性强度进行了监测,采集样品200多个,总α的测定采用饱和厚度法,总β的测定采用有效厚度法,监测结果说明原油开采应用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环境未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环境质量实时监测任务,给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和GPRS数据传输系统,开发出一套环境质量多点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液位、浓度、流量、p H值、风力、风向、光照强度等相关环境参数的实时测量,满足了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强、低功耗的需要,并且该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成本低、移植性好,自带供电系统,无需外部供电,能够适应各种被测环境,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数据通过GPRS通讯系统向监控中心传输实时数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的监测了解吉林地区采油厂原油含水率分析仪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为放射源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为保护环境、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提供重要保障,为采油厂对辐射装置管理及措施提供依据。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对吉林省不同工作环境下的5家采油厂的45台原油含水率分析仪的周围剂量当量进行现场监测,对涉及接触原油含水率分析仪的4种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年有效剂量估算,对接触原油含水率分析仪的202名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明,原油含水率分析仪的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及人员受照剂量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剂量分布较均匀,外输岗年有效剂量较小,集输岗年有效剂量较高。吉林省采油厂原油含水率分析仪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工作场所基本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职业照射,辐射防护状况良好,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值均在国家规定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车载Na I(Tl)大晶体γ巡测谱仪系统探测效率的刻度问题。利用"计量标准器具",使用不同γ射线能量、不同活度的γ放射源;以固定安装车载大晶体的巡测车整体作为校准测试对象,在同一环境下,用"计量标准器具"环境辐射监测仪和车载大晶体γ辐射剂量率仪实源实装进行测试。以计量标准器具γ辐射剂量率仪测量数据为准,获得两种设备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校准因子,得到的校准因子可用于被测对象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和应急监测。该测试方法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的概念,在湖北省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系统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体系项目的统一构架下,通过对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对危险废物源头的监管、对转移的全过程监管、对危险废物申报和审批的监管以及建立危险废物应急预警机制,以提高湖北省危险废物管理能力建设,实现固体废物管理由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向现代化智能管理方式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安徽省核与辐射安全工作迎来了一次大挑战。从2016年12月26日开始的全省放射源安全保障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梳理排查了安徽省放射源销售和使用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督查整改。专项行动得到了环保部评估检查组的肯定。在此基础上,2017年7月26日上午,由安徽省承担的全国首次无脚本全实战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在合肥、芜湖两市同步成功举行,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宗志龙  王纲  付庆 《四川环境》2023,(5):203-208
随着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数量的增多,设备老化故障的情况日渐增多,其运维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传统的人工运维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也越发突出。智能运维软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实现巡检管理、告警管理、前端控制重启等功能,能有效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自动站数据获取率,从而更好地发挥监测预警和科普宣传作用,与人工运维相辅相成,提高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运维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在水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天津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水站站房选址及规范化建设、数据监控及管理平台建设、水站仪器设备验收、水站运行维护、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水站运行质量监督巡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主要工作,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断电、管路结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7月26日上午,由安徽省承担的全国首次无脚本全实战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在合肥、芜湖两市同步举行。环保部副部长刘华在环保部应急指挥中心观摩指导演练,环保部六大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和兄弟省市环保部门领导在现场观摩演练,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担任此次演练指挥长。此次演练的突破在于真演真练,演练所用放射源是实际真实的放射源,且并没有告诉演习工作人员确切的放射源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