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佚名 《安全与健康》2012,(11):54-55
日本"三一一"地震已过去一年,但其境内反核声音不减。2011年7月"辐射牛"流入市场更加强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9月中旬日本多城举行反核游行……民调结果显示,日本66%的都道府县知事反对新建或增建核电站。但如何减少依赖核能、停止核电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辐射牛"是日本食品领域少有的安全事件,如何防范和解决此类问题才是燃眉之急,在这点上其实日本一直都在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2.
日本关东东北地区3月11日发生前所未见的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随后并发福岛第一核电厂6个机组和福岛第二核电厂在灾难后冷却系统失灵,历经数日抢救,情况已然失控,辐射严重外泄,已被国际原子能总署列为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事件相同的第七级危机.日本核灾爆发,唤醒各国已蒙尘的上世纪核灾记忆,重掀全球反核浪潮.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月间,全国多个地市都在陆续清查来自日本核辐射区的食品。时隔6年,福岛核事故带给日本食品安全的阴影仍然没有散去,连与日本隔海相望的中国也对日本进口食品战战兢兢。于是一堆问题就来了:这些食品是怎么被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有多大?应该怎样防范呢?  相似文献   

4.
蓝建中  舒适  刘向  李芮 《劳动保护》2011,(9):107-109
日本新干线1964年正式运营,法国高铁TGV1981年正式运营,“欧洲之星”铁路1994年正式运营,德国城际特快1991年正式运营。这些高铁“领跑者”,凭借多重技术保障和安全管理措施,来防范运营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日本长期防范让高铁在地震中“幸存”  相似文献   

5.
采用风险分类-要素分析-风险排序的思路,对北京市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1998—2006年该类恐怖事件的实例,从事件所涉及的材料、场所角度将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分为6大类。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涉核恐怖事件的要素分析,将北京市各类场所划分为4类敏感区并与5类涉核恐怖事件结合起来,得到北京市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构成图。通过风险分析,笔者认为北京市发生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最大的场所为核研究机构,最容易发生的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类型为涉及放射源的恐怖事件,结合分析结果对从阻止、探测、响应3个层次上提出了奥运核安保工作的反核恐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彩霞 《中国安防》2011,(10):48-51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作为人流高度密集、运行环境复杂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等严重人员伤亡后果,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实际环境,分析了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与可能后果,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和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要点。  相似文献   

7.
周素梅  吕琳赵锐 《安全》2003,24(6):42-43
卫生防疫应急救援与120急救系统的最大区别是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面临的是整个群体,处理影响人民健康的各种突发事件。如烈性传染病、新型传染病、食源性疾患、放射源泄漏;生物、化学、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特别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如何防范生物、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推进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进程。当前,作为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之一的监督执法能力,其重要性愈来愈突出,如何促进监督执法能力建设这一现实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执法能力的理论基础出发,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最后指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引言   日本全国从事技术防范的公司共有812家,职员33000人;人力防范的公司共有5186家,职员18万人.日本技术防范的历史长达40年,2000年技术防范客户数量首次突破100万家.在整个日本虽然技术防范中家庭客户数量只占整体的30%左右,但近期的增长速度已超过法人客户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正>预防火灾有什么更好更实用的办法呢?记者联系上了几位分别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有过长期生活经验的人,以他们的自身经历来说说各地是如何防范火灾的。日本:每套房每栋楼都有逃生路线讲述者:周强龙,杭州易居臣信总经理"你打电话来之后,我一下子想起来很多在日本时关于消防的事情。"这是见到记者后,周强龙说的第一句话。周强龙,上海人,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打工4年,现在家里仍有几个亲戚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安防行业是伴随科技进步特别是技术防范手段的诞生与发展而成的一个全新的行业.其实,安全防范作为一个古老的博弈“游戏“由来已久,并伴随着侵害与反侵害的斗争而不断进步.但长久以来,传统的安防(人防、物防)仅仅只是作为其他行业产品附属和陪衬的角色存在,直到现代电子科技防范的诞生才使安全防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董刚 《中国安防》2007,(1):33-38
前言   安防行业是伴随科技进步特别是技术防范手段的诞生与发展而成的一个全新的行业.其实,安全防范作为一个古老的博弈“游戏“由来已久,并伴随着侵害与反侵害的斗争而不断进步.但长久以来,传统的安防(人防、物防)仅仅只是作为其他行业产品附属和陪衬的角色存在,直到现代电子科技防范的诞生才使安全防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核材料监管体系,夯实中国核安保事业发展基础,同时,也为国际社会防范核恐怖主义和“一带一路”中核能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有效的中国核安保方案,开展核安保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分析核安保本质目标和核心关注点,提出建立国家层面和核设施层面的核安保防线的架构,并具体说明架构内容。结果表明:国家核安保工作应该确保国家监管范围内的核材料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均处于受控和受保护的条件下。国家层面的核安保工作应从源头、过程、后果3个管控阶段加强对核材料的安全监管。核设施层面的核安保工作是国家核材料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层面的具体管控手段,其核心目的应该是防范核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核安全局主办的"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30年座谈会",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中国独立监管核与辐射安全已走过30载,为中国和世界建起了一道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生死保障线。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核能行业的持续发展,核与辐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核与辐射事故所特有的放射性照射,给事故应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现场有效地使用机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在核与辐射事故现场使用机器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机器人在福岛核事故中的应用分析,指出了机器人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研制开发适用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的机器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天字号”大事,也是煤矿企业中心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强化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加大事故防范的同时。各级管理人员都能积极深入生产现场,跟班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坚持下井抓“三违”和反“三违”,可以看出,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可谓是花大力气,下了功夫。  相似文献   

17.
日本都市防范研究中心新近出版了一份以公司、单位被盗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报告:《JUSRI报告》,这是自1993年起连续出版的“入室盗窃案件调查报告书”的第5册。报告收集了以单位为目标入室盗窃的众多案例,内容除分析罪犯入侵单位盗窃的行为之外,还涉及惯犯的心理状态、欧美防盗锁具的规格、平板玻璃的防盗性能实验等内容。此文以“被害单位的防范环境”为主,概述《JUSRI报告》。  相似文献   

18.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领域认证认可工作是实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核安全依法监管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保障。本文论述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认证认可工作的必要性,论证了加强该工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认证认可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国安全生产月”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是:“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制订“全国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方案,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造声势上。在当前对于生命的尊重意识尚未在全社会普遍根植的情况下,声势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氛围。但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治理隐患的关注点放在基层——班组层面。因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  相似文献   

20.
在前不久闭幕的2021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置”肯定了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方式,并要求在2021年,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