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对1993~1995年广州市荔湾区的旅业,文化娱乐场所,理发美容,商场四类公共志气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作了统计分析,发现空气的卫生质量较好,细菌总数CO,CO2的合格率均在94%以上,对微小气候,噪声合格率较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提出初步的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2.
郑燕  林坚 《福建环境》2001,18(3):33-34
对我市5家人工游泳池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游泳池水质监测总合格率为70.11%。游泳池水的卫生质量主要与游泳场所及游泳者的卫生管理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南方某县已竣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保证供水水质卫生安全。方法通过对该县农村饮水工程涵盖区域内抽样水样180份进行采集后,对水样按国家现行饮用水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结果:2014~2015年该县农村饮用工程水质合格率为57.78%,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9.87%,毒理学指标合格率为100%。结论 :南方某县农村饮用工程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4.
煤粉再燃对锅炉CO及N2O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CO和N2O的生成及分解机理,利用2.11 WM燃煤半工业炉进行了煤粉再燃试验,研究了煤粉再燃技术对锅炉CO和N2O排放的控制效果.试验发现,随再燃比的增加和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减少,CO和N2O的脱除效果增强;过高或过低的一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均不利于CO的脱除;N2O的脱除随一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煤粉炉应用煤粉再燃技术可以实现CO和N2O的同时脱除,因而可开发该技术在燃煤锅炉中的多种污染物联合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喷流-移动床RDF热解燃烧时CO和NOX的释放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下部为喷流-移动床热解室、上部为气相燃烧室的两段反应器内,利用实验室中制备的RDF对其在该反应器中进行部分燃烧部分热解然后气相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RDF颗粒连续加入到热解室中,实现了在少量空气作用下部分燃烧并在较低温度下部分热解,热解气体与二次空气在上部燃烧室中高温燃烧.本文主要考察了热解室进风量(热解室温度)和二次风量(燃烧室温度)对NOX和CO释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红河州辖区内的瓶(桶)装饮用水灌装间进行空气洁净度检测,了解饮用水厂灌装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水平。依据《GB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对红河州内64间饮用水厂灌装车间的悬浮粒子、压差、换气次数等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千级洁净间的悬浮粒子合格率为95%,压差合格率为91%,换气次数合格率为45%;万级背景下百级洁净间的悬浮粒子合格率为90%,压差合格率为70%,换气次数合格率为50%。  相似文献   

7.
为了控制催化剂中小于20μm细粉含量,应用涡轮离心式空气分级机对催化剂进行了颗粒分级试验。考察了二次风比、载料气速、进料浓度对分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分级机进料浓度100 g/m3、载料气速10~12 m/s、二次风量与分级机总风量比在26%~32%、分级轮转速450 r/min时,牛顿分级效率达76%以上,粗粉中小于20μm的细粉含量控制在1%以下,有效提高了催化剂质量,并可推广至尾矿回收分选。  相似文献   

8.
佛山禅城区汽车尾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佛山禅城区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污染已日趋严重。通过连续三天在禅城区的五条主要道路,对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CO和NOx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五条道路空气中CO和NOx浓度都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分析了其污染程度的原因,从而提出一些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二硫化碳(CS2)模拟废气,考察了外加气体空气、氮气(N2)、电源输入功率、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对CS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S2的去除率呈现空气>N2。在输入功率63 W,停留时间为5.34 s,CS2的初始浓度300 mg/m3,N2氛围下的去除效率为36.9%,而空气氛围下的去除效率可达62.5%。在N2与空气氛围下其产物明显不同,在空气氛围下,主要产物为SO2、COS、CO和CO2;而在N2氛围下其主要产物为大量单质硫、少量CO与CO2。对DBD降解CS2的机理分析表明,在N2条件下主要是高能电子与紫外光的作用;而在有空气条件下,O2的存在促进了CS2的深度氧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哈尔滨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对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及哈尔滨市南岗区2014年1-2月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对空气污染物中SO2、NO2、CO、O3、PM10、PM2.5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2、NO2、CO、O3、PM10与PM2.5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了PM2.5与SO2、NO2、CO、PM10之间的主成分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通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O对PM2.5的直接影响最大,SO2、NO2、PM10对PM2.5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小,但它们通过CO对PM2.5的间接作用较大。因此,在哈尔滨市1-2月主要空气污染物中,CO对PM2.5浓度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浸没燃烧技术的处理方法,设计制作了1台浸没燃烧装置,并开展了高浓度有机废水浸没燃烧实验研究,探究了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量、燃烧温度等参数对燃烧尾气中CO、NOx排放的影响,以及浸没深度、燃烧温度对高浓度有机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温度在900℃以上,浸没深度达到20 cm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可作为废水处理设备,与生物法等处理技术联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CO2含量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CO2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固定空气中CO2的微藻种类及其固定CO2的效果,探讨了微藻固定空气中CO2的机制,分析了进气中CO2浓度、温度、pH值及光照等因素对微藻固定空气中CO2的影响,并展望了微藻固定CO2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煤及矿石转运系统集尘风量计算及布置位置,除尘风量外,无一具体规定。最近,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会议及一些杂志提出了各种集尘点的设计风量范围或最小值。特别是对煤在皮带运输中各转接点、过筛处、简仓、漏斗、筒处的除尘风量提出了推荐值或较佳吸尘点,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计算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装修后居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污染物来源,对12套普通新装修住宅测定了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氨浓度.结果表明:12套新装修住宅共测定样品47件,样品合格率为21.3%,其中装修后家具装饰齐全的住宅样品合格率最低;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降低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大量使用易挥发甲醛的装饰材料(人造板材)造成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鞍山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因子SO2,NO2,PM10,CO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鞍山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何玉鑫  万建东  华苏东 《环境工程》2013,(Z1):577-580,644
首先研究了磷石膏复合材料(PSC)的碳化性能,复配特种化纤改善PSC碳化后的体积安定性,系统地研究PSC固化体和PSC粉刷石膏的力学性能、性膨胀率、水化产物和断面形貌,以期推广底层粉刷PSC石膏在建筑领域的利用。结果表明:PSC内层的AFt衍射峰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即AFt含量增加;而PSC外层的AFt衍射峰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表明AFt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CaCO3;化纤质量掺量在0.3%时各项性能优异,365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功(46.2 MPa、6.4 MPa和1211J/m2)分别较28d指标减小了5.0%、15.6%和0.2%;PSC耐水性性能优异,但容易受到潮湿空气中CO2的碳化腐蚀,使其力学性能降低,而底层PSC粉刷石膏很少接触到潮湿空气中的CO2,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是评价某办公楼室内装修后空气中有害物质污染水平。方法用随机抽取不同类型。布点39个,对空气中甲醛、苯、氨进行监测。结果为该办公楼室内甲醛、苯、氨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GBFF18883—2002)卫生标准,平均超标分别为1.1倍、1.7倍、0.3倍。苯监测合格率最高,为36%;甲醛最低,为12.8%。不同楼层甲醛、苯、氨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楼层不同类型房间室内甲醛、苯、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是控制室内装修污染要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选择合适的装修季节。  相似文献   

18.
对重庆市化妆品生产企业车间空气,操作人员卫生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妆品生产企业条件无论好、中,差,均需加强企业的卫生管理及对工人的卫生知识教育,还需加强对化妆品包装瓶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有效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我们对TNT职业接触者进行了健康状况及卫生宣教知识、认识的调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兰州市某化工厂一车间全部TNT职业接触者。1.2方法按统一设计印制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逐一填表。2结果2.1车间空气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乡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尾气中CO排放浓度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二燃室温度、垃圾含水率、炉排转动频率、过量空气系数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二燃室温度880℃,垃圾含水率42%,炉排转动频率1.6 r/h,过量空气系数2.75的条件下,尾气中CO的浓度值低于27 mg/m~3,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485-2014)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