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效益及可持续环境方面来看,城市交通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启用了一种高效、经济、有效利用土地的公共交通系统。并由美国国际发展银行出资,将库里蒂巴的综合方法尽力推广到该地区的其他大、中城市。在厄瓜多尔的昆卡市,专业的技术协作已经恰当地的交通服务领域带来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极端化和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等.土壤动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城市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系统地评价城市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从而为城市生态服务的恢复和优化提供科学指导,从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城市土壤动物群落的相关研究前沿,在此基础上从机理、多因子综合、长期监测和应用研究四个方面提出了本领域研究在现阶段受到的制约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一直是20世纪下半叶主要人口变动趋势.因此,城市环境管理 (UEM)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1950年,城市居民大约7.5亿;今天,已接近30亿.UEM涉及城 市居民、他们的领导人,和各方面的负责官员.它还考虑城市社会面临的与可持续性有关的 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届联合国生境大会一直强调的.同时,UEM也与工业有关,例如,工 业提供城市服务或在市区设厂生产时.城市环境管理是致力于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的.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大城市的出 现,除满足城市居民衣、食、住需要的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有限而引起的问题外,城市 居…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和溧阳市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良性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中,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会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局长,本文概括亨市的产业结构及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其相互关系,并溧阳市产业结构调整并一进一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中国为例讨论了城市化及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1)城市建设与发展偏离了城市历史脉络;(2)少数大城市规模过度膨胀,一些小城市发展缓慢;(3)产生大量产品和废物,缺乏循环再生能力;(4)钢筋混凝土充斥城市,缺乏生态活力和灵气;(5)缺乏共生和自生能力。生态城市由于具有时间发展有序、空间布局合理、代谢过程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体制健全、景观多样性丰富、竞争、共生、自生等特点和优势,必将成为是21世纪城市唯一、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煤炭开发在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造成严重的破坏,在此背景下探究煤炭开发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关系及其驱动机制,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煤炭资源城市——淮南市为例,在构建煤炭开发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容量耦合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揭示了2005—2018年淮南市煤炭开发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淮南市煤炭开发强度由中强度开发水平逐步过渡到低强度开发水平,生态系统服务呈“L”型下降趋势,两者耦合度于2005—2010年间不断升高,但于2011年之后呈下降趋势。采煤土地塌陷面积占比、食物生产服务是淮南市煤炭开发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主要内部驱动因素,其与耦合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728 4、0.583 1。环境治理水平、煤炭产业依赖是耦合关系的主要外部驱动因素,其与耦合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949 2、0.848 3,其余驱动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生态环境质量>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煤炭产业效率>环境治理投入。该研究可为资源型城市煤炭开发强...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其支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涤非  宋杰 《生态环境》2012,21(2):273-278
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性支持系统评价模型并对其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是城市生态可持续性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针对城市生态可持续性基本内涵,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框架,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性支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泛长株潭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各地市在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社会民生和谐进步、经济高效公平增长、人口质量综合提升、政策和制度调整与完善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提升方向。评价结果表明:泛长株潭地区大部分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水平、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效率、社会民生进步程度以及经济高效公平增长水平都普遍偏低,这意味着当前该区域亟需解决城市生态承载力不够强、环境容量有限、产业结构仍待升级、就业结构不优及公共服务不足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以维持区域城市生态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因重新开发受实际或觉察到的环境问题的阻碍而被废弃的土地或建筑物,是已经经历了工 业、人口等疏散和经济衰落或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城市的一个共同特点.把广泛的 土地利用与重新利用这些褐色地带所必需的环境补救结合起来的规划过程,在力图减少城市 无计划蔓延的情况下,可以促进重新开发.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承载力一词来自生态学,最初应用于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研究。从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角度介绍了城市生态学中承载力一词含义及其发展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及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城市所具有的明显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特征,笔者认为应该在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强调社会经济系统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地区人的生态及其产业活动强度大、范围广,对氧的收支关系反应敏感。空气中氧的平衡能力及其可持续性,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按南京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中心城市围及市域三个层次的格局,主城的氧亏可从城乡结合部的制氧空间得到足够的补偿。中心城市圈自身耗氧低,对主城的外延发展,卫呈城镇的工业化,新增大型耗能企业的布点均有较强的氧平衡能力,维护城市生态氧平衡的关键措施是建设城市生态防  相似文献   

11.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当前可用于确定环境物品非市场的和非使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在分析南昌市城市河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共回收194份单边界二分式CVM有效问卷,研究了南昌城市河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经济价值.研究表明:1)南昌市城区河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平均支付意愿约为105.83元/...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其研究解决的共同特点是着重考虑速度快、时间准、距离长、运能大、质量高、造价低、对城市环境污染少等方面的原则。单纯从扩宽和延长线路,增加车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大城市的交通运输量的要求。为了减少地面交通的拥挤,改善大城市的环境噪声,世界各国都采取向地下和地面空间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取代了多年来一直以公共汽车和电车为主体的城市交通。本文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我国大城市的特点,参考国外的经验,在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时,如何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少受污染和影响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并对如何评价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评价的方法、步骤、内容、范围等。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功能中有利于人类福祉的部分,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研究成为未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北京市和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利用气溶胶再形成法,研究不同树种和污染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滞纳空气颗粒物能力,探讨其向服务的转化率问题.结果表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存在差异,雪松最高,达95%,而白皮松最低,仅为47%,树种滞纳颗粒物能力与转化率没有必然联系,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与叶表微观结构特征如气孔大小或多少、绒毛长短、蜡质层有无等有关.空气污染强度不同的多个城市中,转化率为宝鸡西安咸阳韩城杨凌渭南铜川,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转化率较高,空气质量优越且颗粒物含量少的城市,转化率相对较低.因此,叶片表面结构和树种所处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共同决定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空气质量较差地区应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有针对性地选择转化率较高的树种.  相似文献   

14.
参考COSTANZA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制定了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系数.基于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0和2004年3期土地利用/覆被(LUCC)变化数据,对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后,耕地、林地大量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急剧降低.1993年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564.75×106元,2004年为387.71×106元,下降了31.3%.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对重庆城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影响缺乏弹性.水域和林地面积变化对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经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一个小集镇(包括它所辖的村)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经济系统的观点,即城市、集镇及其周围农村的环境、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都是以城乡居民生活及经济活动为核心.从生态经济系统看,城乡是一个整体.根据这个观点,对于城乡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设计一个由自然环境、经济生产、  相似文献   

16.
前面有一期《产业与环境》(Volume 23, No.1-2)是关于城市环境管理(UEM)的.这确实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因此这里再提供另外一个观点.在历史上,城市曾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城市化和高收入、改善健康、提高文化、提高生活质量和其他福利相联系.但是城市化在带来福利的同时,却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损害.这些损害包括多种多样的问题,从缺乏清洁饮用水到城市空气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等.除了经济活动,庞大的人口大军也是城市增长的原因.今天推动城市化的一些主要力量是工作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和城市地区经济机会的集中.…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及其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庆  刘黎明 《生态环境》2010,26(6):1428-1433
现代城市郊区化趋势下的城郊农业功能发生了质的转变,由提供农副产品的单一性功能逐渐转变为多样性功能,为城乡一体化布局和城市功能互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剖析了现代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并从生产服务功能、生态保育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类比法评价了北京市城郊农业的功能特征,估算其总经济价值量约为1100亿元,其中生产服务功能占28%,生态保育功能占66%,景观文化功能占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城郊农业发展模式应以生产服务为基础,生态保育为重点,景观文化为特色,探讨了京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泥植物处理系统与污泥中转处理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污泥中过多的水分和重金属,增加运输、处理成本,造成二次污染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城市污泥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及其特点;接着介绍了污泥农用的作用和限制;主要阐述了用污泥干化床同时种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低累积作物或钾高累积植物,通过植物提取降低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同时生产植物产品,并使污泥干化和稳定化的城市污泥特种植物处理系统;最后,针对一种处理方法难以消化一个大城市全部污泥的现状,提出城市污泥中转处理场的设想,把植物处理系统、堆肥、太阳能干燥、有机肥和复合肥生产、建材制造等多项技术集成,建立城市污泥专用处理和集散基地,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污泥的处置问题.其成本应低于目前采用的填埋、焚烧、制砖等处理方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宜春生态市实施规划三年来在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取得的明显效益的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县级生态市战略与规划的制订方法与具体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社会科学院马传栋副研究员著的《城市生态经济学》一书,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生态经济方面的学术专著.全书分四编十八章,34万字.第一编主要论述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及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等问题;第二编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