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着重对消化污泥施于农田后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研究。探讨了污泥中的有害成分——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中的迁移和富集,确定了合理的施肥量、施用方法、对象等,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达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污泥处置技术及其投资运行成本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评估技术指标体系;最后以天津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技术指标的权重,对土地利用、填埋、焚烧及建材利用4种污泥处置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土地利用为最佳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2,他引:38  
明确了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术语和定义,通过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和最终处置方式有关;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土地利用问题和处理、处置费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锋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4):48-49,71
对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含铜水处理污泥的来源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几种污泥处置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提出了污泥处置技术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5.
污泥是生物法处理市政污水、工业废水产生的副产物,产量大,且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污染。用污泥制备污泥生物炭,既能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目前热解污泥生物炭制备和施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综述,着重讨论了热解污泥制备污泥生物炭过程中的元素(碳、氢、氧、氮、硫等)转化、污泥生物炭中重金属形态、吸附性质及土壤施用情况。系统地分析污泥生物炭从制备到施用过程的环境效应,有利于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对杭州市近几年污泥产量、污泥组分、污染物特征和污泥处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杭州市污泥产生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杭州市污泥产生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概括了杭州市污泥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现有的污泥处置技术,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杭州市相应的行业污泥综合利用对策和思路,为杭州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污泥处置提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处置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华北地区4座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城市污泥)连续6年的泥质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污泥填埋处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不能直接进行填埋处置,若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时,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随着华北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在城市污泥各项污染物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249—2007)后,可将其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在填埋场地条件许可、城市污泥产量大的华北地区,处置费用合理的填埋方式是较为适宜的城市污泥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核算复杂导致的技术路线抉择困难的问题,从经济性角度对市政污泥土地、建材2类资源化利用路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评估,以帮助决策者权衡污泥处理处置全工艺链条的选择。通过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评价了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典型技术路线,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季节性、建材产业生产波动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的动态响应机制进行了探究。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路径生命周期成本为310~523元·t-1,经济效益为100~255元·t-1;建材利用的生命周期成本为123~238元·t-1,经济效益为24~78元·t-1。综合生命周期成本、经济效益以及绿色低碳原则,市政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应以土地利用为主、建材利用为辅。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污泥处置含水率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污泥脱水率、缩短污水处理厂到污泥处理处置中心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减少成本;好氧发酵-土地利用路线的污泥处置成本对污泥产品临时储存量的敏感度最高,超过30%,故有必要设置储存仓库以稳定成本波动。本研究结果可为市政污泥资源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方式,通过对花卉植物生长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的考察,研究了不同污泥施用比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比不高于5%(质量分数)时对两种花卉植物发芽有促进作用。在前期,对照组凤仙花和万寿菊生长较好,其株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污泥施用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污泥施用组。而在后期,污泥的施用对两种花卉生长促进作用明显,污泥施用组的两种花卉植物株高和各项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开花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凤仙花和万寿菊较优的污泥施用比分别为3%~5%和1%~5%。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泥产量持续增加。虽然“重水轻泥”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仍面临各种挑战。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恶臭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极易引发民众投诉,是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之一。污泥释放的恶臭物质组分复杂,且影响污泥恶臭释放的因素较多,目前针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恶臭产生机制和释放规律的研究尚不深入,导致污泥控臭除臭处理的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在归纳总结污泥常见恶臭物质及其产生来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处理处置方式下污泥的恶臭污染特征与产生机制,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排放管理4个方面评述了污泥恶臭减排控制措施的原理和发展前景,讨论了污泥恶臭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和挑战,以期为污泥恶臭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瓶颈.对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置方式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酸化方式实现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破壁,细胞破壁后采用压滤脱水,污泥含水率可从80%以上降低至55%~65%,然后将脱水污泥与秸秆混合,通过共焚烧方式可以实现脱水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省某镇印染废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从目前世界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方向出发,对各种方法作了比较与分析.在分析与实验的基础上,对该镇污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几种具体可行的途径,对该镇的污泥处置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前的污泥处置技术的发展,在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艺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提出一种适宜于江阴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案。即污泥经改性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再送热电厂掺煤焚烧处置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4.
污泥果肥利用中重金属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厦门城市污泥的安全利用,将石渭头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过好氧堆肥后施用于柚子树,对重金属元素在土壤、树叶及果肉中的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在土壤中的富集能力强;重金属元素从土壤向树叶迁移累积能力比向果肉的大得多,污泥肥料不能用于叶类食用植物的施用;Cr向树叶、Ni向果肉的迁移累积能力强;泥肥的施用加重了土壤中Cd的污染,提高了Cr向树叶、Ni向果肉的迁移能力;污泥果肥利用需降低Ni的浓度,对污泥中含量较高的Cu、Zn、Ni、Cr和Cd需进行跟踪检测。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导致的污水污泥产量的增长趋势也使得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城市污泥近远期处置方案,并对处置方案作出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镀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电镀重金属污泥的特点及其危害性谈起,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各种技术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巨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为污泥合理处理与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污泥干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国内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对国内污泥进行热干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施用污泥堆肥盆栽种植草莓,研究施用不同比例(0%、5%、10%和20%)的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及草莓果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变化,为污泥堆肥在农业利用方面提供相关理论支撑。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堆肥施用比例处理草莓产量大小顺序为:5%0%(CK)10%20%(死亡),污泥堆肥施用比例为5%时,草莓果实的产量(鲜重)达最大值每株5.34 g,高出CK处理32.32%。施肥土壤中的重金属Cu、Zn、Pb、Cr和Cd等含量均随污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呈差异显著水平增加。对比2015年1月27日和3月24日2次采摘的草莓果实重金属含量,第二次采摘的果实Cu、Zn含量比第一次采摘的果实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Pb、Cd和Ni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污泥堆肥施用比例为5%时,施肥土壤以及草莓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种植植物后施肥土壤中重金属Cu和Zn的生物有效态增加,重金属Pb、Ni的生物有效态降低。因此,适量施用污泥堆肥能有效增加草莓产量,5%的施用比为草莓种植的最佳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20.
2011—2017年对北京城市中心区8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中8种重金属(Cd、Cr、Cu、Zn、Pb、As、Hg、Ni)开展了持续监测,分析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并应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估污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泥重金属含量为ZnCuCrPbAsNiHgCd,除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季重金属总量中位值较接近,夏季稍高;Ni、Cd、Hg各年年均值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36%、23%,其他金属变异系数为5%~13%;56%的Hg检测结果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中A级污泥限值,且8家污水处理厂均有超标记录;内梅罗指数显示Hg、Zn、Cd、Cu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污泥施用于土壤存在较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因此,污泥用于土壤环境前,需降低其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