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玉恒 《上海环境科学》1993,12(5):39-40,33
国内防治噪声与振动污染方面的材料、器件和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自80年代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几年用于防治噪声和振动污染的吸声、隔声新材料;阻尼弹簧减振器等各种减振、隔振器件,各种消声器件;以及低噪声风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控制力矩陀螺的微振动扰动特性。方法通过获取陀螺连接点对结构的扰振力输出、关键部位的微振动响应来获取产品的微振动扰动特性,通过隔振的方式对外部环境的干扰进行隔离,进而降低测试的背景噪声,通过运用高精度测试传感器来实现微小扰动力信号、加速度信号的测量,利用结构有限元法及单点激励多点响应的模态分析方法校核系统刚度,进而确定测试频率范围是否满足需求。结果可同时获得空间站控制力矩陀螺连接点处的输出扰振力、质心处的输出扰振力合力、合力矩以及关键部位的微振动响应,可有效隔离外部干扰,扰振力背景噪声的时域信号最大值可控制在0.07 N以内,RMS值在0.02 N以内,加速度信号的时域背景噪声最大值可控制在1.5 mg以内,RMS值在0.1 mg以内。可识别微小扰振信号,加速度传感器分辨率为5×10-5 grms,力传感器的测量分辨率为1×10-2 N,力矩测量分辨率小于1×10-2 N·m。测试频带在320 Hz以内。结论满足型号需求,并投入型号使用。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取自浙江湖州有机微污染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AC,PFS,PAFC,KAl(SO4)2及FeCl3等常用混凝剂对该有机微污染水的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AC为处理该有机微污染水的最佳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30 mg/L。同时还研究了加载磁粉对有机微污染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磁粉粒径为45μm,投加量为30 mg/L时,同一原水的CODMn去除率从常规混凝的39.3%提高到45.6%,且加载磁粉后大大缩短了混凝沉淀时间,符合微污染水源的应急处理要求,最佳投放顺序为:“磁粉+PAC+PAM”。  相似文献   

4.
地震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新课题,对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主动控制、被动控制、混合控制和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这四类振动控制方法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对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最后对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线路具有不同的噪声辐射特性和噪声干扰程度。从噪声对沿线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声级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地面线路的噪声影响仅次于高架结构而居于第2位。本文分析了地面轨道噪声源的类型,并根据每种声源的特性和影响地面轨道噪声的各种相关因素提出了控制方法,同时对声障的设计做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控制大型航天器一体化模型的计算成本。方法分别使用状态空间法和附加刚度法建立结构-控制-光学一体化模型,并求解微振动响应。使用稀疏矩阵LU分解法和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来加速微振动响应的求解速度。结果对某大型航天器建立一体化模型,并求解微振动响应,总耗时10.35 s,其中使用迭代法计算2794个频率点耗时7.20s,使用稀疏LU分解法计算6个频率点耗时3.15s。结论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是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大型航天器微振动预示的高效算法。  相似文献   

7.
动量轮诱导的卫星地面微振动特性研究以及在轨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索整星微振动传递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或控制微振动对卫星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提供手段。方法利用某卫星结构,在卫星固支与悬吊两种边界状态下,开展不同动量轮转动组合状态的地面微振动环境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从振动源到相机的传递比、卫星固支与悬吊的差异、卫星结构与转动部件分别对振动谱的贡献。利用卫星有限元模型,通过修改地面模型、添加组件等方式使其符合在轨状态,从而开展在轨微振动仿真分析。结果得到了动量轮各工作状态下的星上微振动加速度环境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卫星边界固支与悬吊都附加了低频的振动,而星上微振动在动量轮转动频率外更包含了卫星结构的耦合振动。从振动源到相机的微振动传递都具有衰减特性,传递比为0.03~0.475。微振动仿真分析给出了相机微振动转角和影响。结论相机的微振动主要取决于最大扰动的动量轮。从振动源到相机的微振动传递中,传递界面的阻尼对微振传递比影响较大,其次为距离的影响。根据此卫星微振动传递特性提出了的微振动抑制手段有效降低了相机处的微振动大小。在轨状态仿真结果显示太阳翼低频振动耦合引起相机约0.1像素的振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模拟空间飞行器上反作用产生的微振动。方法设计一种多维微振动模拟平台,该模拟平台可产生空间六维微振动加速度谱。首先分析各个驱动腿及负载质心处的速度与加速度间的关系,接着结合牛顿-欧拉方法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得到多维微振动模拟平台的完整动力模型,最后利用多体系统软件ADAMS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以此联合仿真技术来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理论模型与仿真分析之间的最大误差为2.84%。结论该理论模型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动力学控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去除水中浊度及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浊度和有机物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硫酸铝投加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下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及有机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5%以上,优于传统的处理工艺,但该工艺受磁滤速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振动离心试验系统复合功能下的振动台体、吊篮连接装置、离心机机臂端头及机臂中部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传递规律。方法根据复合振动激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测量离心机机臂、连接装置等部位的加速度响应,以振动台体为基准,计算被测部位相对于台体的振动加速度传递比。结果在振动离心复合功能运行时,振动响应沿台体、吊篮连接装置、机臂端头到机臂中部逐级衰减,机臂中部处振动响应最小,响应传递比呈衰减规律;振动复合试验中机臂沿径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2.6%;在正弦拍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3.1%,传递比随拍波频率增大而变化;地震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9.4%,切向传递比为2.9%。结论通过试验分析得到振动离心复合下离心机结构连接装置、机臂等位置的振动响应和传递规律,结果可为大型复杂离心机结构设计及模型修改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矿物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矿物学的概念、研究目的以及该学科的发展,并综合了微生物矿物学在工农业生产上的部分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地区酸沉降模型选择和验证的基础上,按功能区的代表性和现有酸雨监测网的可利用性选择控制点,进行不同硫沉降通量下的总量控制研究。通过各组优化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比较和酸雨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酸沉降控制值和对应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中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广泛采用开关控制方式,控制精度往往不够高。PID控制器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控制器,能够明显地提高控制精度,但其输出连续变化,不能直接驱动只有开关两个状态的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脉宽调制PID控制算法,它通过将控制量转化为一定周期内开关时间的占空比,使开关控制方式下PID控制器的输出能够驱动交流接触器和电机等执行机构。在制革污水处理过程的两个控制实例中采用了该算法,良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国内外近几年的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先进控制理论和先进控制技术在污水处理主要工段和典型参数控制中的应用,并提出污水处理过程中先进控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杜娟  杨晓东  伯鑫 《环境工程》2011,29(5):80-83
球团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与高碱度烧结矿搭配入炉,可改善高炉各项操作指标。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对球团矿的需求日益增加,球团建设和产能快速增长,其中以链箅机-回转窑工艺为主,随之带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对空气污染。介绍球团生产发展状况和其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噪声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主要分析了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噪声的来源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噪声产生与传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钙铁矿型烯土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与催化性能;分析了该类氧化物对汽车尾气环境的适应性,并与现有的贵金属催化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沧州炼油厂装置区噪声环境现状,并对大机组设备噪声、机泵噪声、风机噪声、管道设备噪声、高压排气噪声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许厂煤矿以工控机作为上位机,C200H系列PLC作为下位机,组态王6.5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以及模拟屏等组成的矿井水处理自动化监控系统,系统实现了整个工艺过程的全面监控以及处理工艺的关键环节,即自动加药和自动排泥.  相似文献   

20.
徐雪松 《环境工程》2012,(Z1):123-127
本文作者通过十年间对大型电站噪声治理工作的回顾,分析了火电设备噪声产生的机理,对火力发电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综合整治,设备的进气处噪声采取安装消声器,未达到降噪标准的部分通过在发声设备外侧敷设吸声材料,通过吸声材料内耗衰减,在控制生产性噪声上已取得较好效果,对火电厂降低噪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文章介绍了大型电站机组噪声的治理方法及取得的成效。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开发保温材料的隔声吸声作用,丰富其环保的内涵,先后对嘉电一期两台300MW机组、二期四台600MW机组锅炉侧磨煤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脱硫区域等设备进行噪声整治,合计治理面积近万平方米。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应用于化学精处理值班室噪声治理项目中。三期两台1000MW机组采用隔声墙有效降低厂界噪声等。浙能嘉电作为"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在噪声治理方面也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