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Haber-Bosch固氮法发明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高氮输入量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氮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多尺度氮研究成为热点,相关应用不断展开。但目前多尺度氮核算、评价与模拟研究还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有效服务于多级、分类氮管理决策。因此我们从多尺度视角综述了氮收支核算的特点及其差异性,总结了各个尺度氮循环研究的评价指数和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氮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基于核算项目开发反映人类活动对氮生地化循环干扰指数,全面评估资源氮输入与废物氮排放的双重影响;二是改进氮足迹方法的评估范围,突出氮资源利用产生的影响,拓展生态网络方法中效用分析、控制分析的应用,开展氮循环/氮代谢系统内在作用机理的分析;三是构建多级嵌套的生态网络模型,探究多尺度氮流转过程的演变规律。多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研究的归纳与总结,不仅为多尺度研究方法的整合提供切入点,也可为氮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GDP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已完成森林资源核算框架研究和12个试点省区的试算工作。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核算——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再研究与再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GDP已是公众熟知的词汇,但由于其核算结果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扣减比例大并引发相关争议,我国在2006年首次发布核算报告后就暂停了试点推进工作。然而绿色GDP核算可使资源、环境成本凸显出来,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当前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初衷的低碳经济被大力提倡,它在国家发展规划层面属循环经济范畴。在这一背景下,重提绿色GDP核算,旨在推动如何正确评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本文阐述了绿色GDP的概念,分析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及绿色GDP核算存在的困难。通过自然资源耗减核算、环境质量降级核算和再生产品核算构建了经环境调整的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载体生态产业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耗减对系统总产值的消减额度最大,环境质量降级次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则有正面作用,绿色GDP核算使系统的发展成果被重新认识。由此可印证,绿色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益补充,应引起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的继续关注;其核算方法应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是科学界定各国碳排放责任的基础。本文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同时基于"生产者消费者共担"原则对各国的碳排放责任进行了核算,并将其与"生产者负担"原则下各国的碳排放责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的碳排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共担原则对各国碳排放责任的界定更加公平和有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生产者责任最大和消费者责任位居第二的国家,然而中国的生产者责任是美国生产者责任的1.4倍,消费者责任却只有美国消费者责任的十分之一;中国和美国分别是"生产者负担"原则和共担原则下碳排放责任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共担原则下碳排放责任减少幅度最大的国家。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贸易结构特征是导致我国的碳排放责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本文据此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碳排放责任的界定以及如何减少我国的碳排放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概念是生态学的一大基石,它主要有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多维生态位三个基本概念。而由生态位概念发展来的生态位理论则是生态学的支柱。由于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由此也有了从生态位到发展位。再到可持续发展位的演进。由生态位概念发展而来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发展位概念,是我们研究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视角。由于构成可持续发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子的集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位。概念,主要有可持续发展基本位,可持续发展理想位,可持续发展优势位和可持续发展关键位,它们共同成为“可持续发展位”的不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 ,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研究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 ,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 ,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领域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上世纪70年代以来 ,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在资源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尝试提出了绿色GDP核算方法。近两年来 ,中国国家统计局也十分重视绿色GDP核算工作 ,就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  相似文献   

7.
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实施资源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论述了对这一问题初步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方法,并以1988年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为研究范例,说明了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碳排放”到“碳足迹”核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趋势日益加剧,不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到人类生存。畜牧业碳排放因其在农业碳排放中乃至全球碳排放中占比较大而日益备受关注。准确核算畜牧业碳排放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碳减排政策的前提,也为我国在气候变化下承担共同但有差别的减排责任提供话语权。本文基于研究范式的演进,对畜牧业碳排放到碳足迹核算方法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表明,在学者的不断研究与质疑下,畜牧业碳排放到碳足迹的核算方法经历了从OECD核算法、IPCC系数法到生命周期法与投入-产出法的演变与完善,学术界认为区域异质性、养殖规模与管理方式均影响碳足迹;散养比规模化养殖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舍饲比户外放牧排放更多的碳。畜牧业碳足迹核算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但由于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及研究样本等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不同畜产品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存在不确定性。运用生命周期法和投入-产出法对欧盟成员国畜牧业碳排放的核算结果基本一致,但运用IPCC系数法和全生命周期法对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核算中,牛、猪和羊的碳排放量排序结果不尽一致。鉴于核算结果的差异性,本研究对不同核算方法的起源、最早采用时间、特点、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建议后续研究探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畜牧业碳足迹研究边界的延伸性,标准化畜牧业碳排放或碳足迹核算,避免学者重复核算畜牧业碳排放,以便深入展开畜牧业碳排放其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议题,而厘清碳排放责任是其中的难点.对不同视角下碳排放责任核算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厘清碳排放责任和合理分配碳排放空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现有文献对碳排放责任的核算多从单一角度进行,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生产责任法会导致"碳泄漏"问题、消费责任法和收入责任法会削弱其他责任主体减排动力;(2)共担视角下的核算方法发展迅速,但还未形成统一的科学性考量准则,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1)拓展多原则融合的碳责任核算体系;(2)创新多视角共担的碳责任核算方案;(3)探索碳责任核算与排放权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绿色GDP理论基础与核算思路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冲击下,绿色GDP核算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绿色GDP植算的概念、意义及相关理论基础,并且进一步提出,绿色GDP核算在方法上存在直接测算与间接测算两种思路。理论上进两种思路各有利弊,但从实践上看,这两种核算方法都迁存在不少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权利义务状态,可以看成是某一特定时点生态责任主体对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所承担的生态环境负债所拍的一张"快照"。首先,本文以DPSIR链理论模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对经济和环境信息进行整合,需要采用一种跨学科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需要编制国民资产负债综合表一张,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四张。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就是以一国或一国政府为会计主体,通过账户整合将分散的分类核算账户纳入统一的资产负债权益框架,以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存量等形式,综合反映出一国物质财富"家底"的编报方法与技术体系。采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对自然资源总体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就是利用会计学中的资产负债表工具,客观全面反映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情况,显示某一时间上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和结构,反映一定时间内的自然资产存量的变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充分利用上述理论基础和核算方法进行自然资源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接着,本文采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了以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为会计要素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环境"家底"。自然资源资产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产权明确、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负债从经济本质上看,是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上应该承担的自然资源"现时义务",该"现时义务"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环境责任;自然资源净资产,是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全部自然财富总和,它在数量上应该等于自然资源资产减去自然资源负债,即全部自然资源资产减去全部自然资源负债后的净值。最后,本文提出了推进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台账系统、建立自然资源经营权交易市场、颁布自然资源计量核算准则体系等政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产业园区是一个协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单元,同时也是重点碳排放源,其转型和发展对实现国家和地区的低碳战略起到关键作用。碳排放核算方法影响园区碳排放水平的评估,是制定有效碳减排策略的基础。产业园区碳排放核算需要明确核算对象、核算结果表征和核算范围。本研究首先界定核算对象,辨析"二氧化碳量"与"二氧化碳当量"两种表征方式,认为二氧化碳量可以反映产业园区能源结构,而二氧化碳当量则能够量化园区的不同排放过程和环境效应。同时,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将园区碳排放核算划分为三个Scope,分别反映园区直接排放和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间接排放。然后,从排放活动和部门关联出发,分析三种典型碳排放核算方法(清单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和生态网络分析),进一步划分为流量分析模式和结构分析模式。流量分析模式主要从排放量角度对园区内部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碳排放活动进行核算;结构分析模式则聚焦园区相关碳排放部门和价值链的组织形式,从投入产出或者网络关联角度开展分析。研究发现清单分析法可以自下而上量化产业园区碳排放活动的流量,投入产出法则自上而下揭示碳排放单元的直接和间接流量以及平行结构,而生态网络分析则采用混合式核算模式刻画碳排放单元之间的网状关联结构。最后,本研究初步提出了产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究框架,力求提高排放因子精度,改进核算模式和建立动态核算模型,对碳排放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对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尽管出现了大量的针对中国贸易中隐含碳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数据及方法的不同,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现有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研究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但在隐含碳的具体数量上差异巨大。定性来看,中国是一个隐含碳净出口国,净出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定量来看,1997-2007年,中国隐含碳出口量从3.1-8.8亿t增长到17.2-30.2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进口量从1.0-7.0亿t增长到5.8-16.5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净出口量从1.8-7.3亿t增长到11.4-22.6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国内总排放量的比重由5%-20%增长到17%-30%。贸易中隐含碳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核算方法产生的不确定性、数据融合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原始数据引入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结果相对稳定,可重复性较高;从数据精度和数据可获得性方面考虑,40个左右的部门分类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把中国划分为多个区域研究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在理论上更加可靠。国家气候变化对外谈判和国内减排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碳排放进行精确管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隐含碳核算的不确定性研究,逐步提高隐含碳核算的精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气候变化政策。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COD和SO2两种污染物开展总量减排工作,预期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构建起来的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为中央政府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减排数据,是减排取得成功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减排数据核算体系来对总量减排的成功进行制度性解释。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描述了中国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的组织机构及其基本职责,整理出了自下而上的数据生成、流动机制和自上而下的数据核查、反馈机制,归纳出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相较于传统环境统计的基本特征:一是设立了区域督查中心和各级总量控制部门等专门的组织机构;二是数据的双向流动机制,中央拥有对减排数据的审核权和最终确定权,并且会将正式确定后的数据逐级反馈给地方政府并应用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考核当中去;三是在数据核算中采用环境监测数据,并因此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四是减排工作全过程数据核算。这些新特征使得中国减排数据核算体系得以提升减排数据质量,对地方政府可能的违规行为进行约束;将减排绩效与地方政府考核相结合,通过政治激励促进地方政府开展减排工作;加强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减排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但现有数据核算体系仍然存在监测数据利用不到位而导致行政成本较高、减排量核算细则"一刀切"导致政策公平性缺失等亟需改进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和难点。采用成本核算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本核算法主要包括保护成本、环境成本及机会成本的核算。其中保护成本是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对保护成本的核算,能准确反映某地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工作量和贡献程度,为采用成本核算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及之后的补偿效益评价提供合适的依据。而目前在生态补偿中对保护成本的认识和评估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保护成本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概念、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三个方面对保护成本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就保护成本核算内容、时间动态性及空间差异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补偿中保护成本的核算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核算内容和指标体系,而核算内容是否科学决定了保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确定合适的保护成本的核算内容,取决于对当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措施的了解程度和资料的收集、掌握情况,并且需要避免重复统计。2目前对我国已经发生的保护成本进行历史性补偿存在操作上的难度,因此,要明确保护成本的核算时间和年限。保护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动态核算或是静态核算。一方面,保护成本是随着市场价格而动态变化的;另一方面,对于持续时间长的生态补偿项目,其保护成本的核算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可能造成的贬值。所以,考虑资金时间效应的动态核算法能更好地反应保护成本的实际情况。3考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空间差异对保护成本的影响可为解决补偿标准"一刀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减排形势严峻,减少碳排放需要生产者、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世界各国的携手合作。科学合理的碳排放责任评价方法辅以针对性的减碳政策可以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促进各方采取减碳行动,同时也有利于各利益相关方接受并承担自身相应的减排义务促进国家之间的减排合作,是推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基础。基于上述出发点,并借鉴已有的环境责任核算研究,碳排放责任应同时符合标准化原则、一致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以实现尽可能有效促进多方碳减排行动的目标。目前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主要有生产者责任法、消费者责任法和各类责任分摊法,但这些方法均尚存争议,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原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在对已有的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碳排放责任分摊的新方法“基于基准值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新方法基于产品碳排放基准值划分排放责任,在能耗与材耗的问题上统一了核算边界,并且在使生产者和终端消费者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实现了其排放责任与可采取的减排行动相对应,形成了核算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碳排放责任的框架体系。在这一框架下,生产者追求生产时的节材与高效,而终端消费者则追求减少非生产能耗和高碳产品的消费。同时,通过管控消费领域的碳排放责任即可实现对全社会直接碳排放的控制,避免了碳排放配额对生产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新方法为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促进中国生产和消费两侧的碳减排行动,也为国际社会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环保产业是指为了使美国达到其环境目标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工业 ,目前产业界认为美国环保产业正处于转型期。美国的环保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环保工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每年的产值为 1810亿美元。 1996年美国的环保产业拥有 110 0 0 0个实体 ,雇佣员工为 130万 ,出口总值为 160亿美元。 1994年环保产业的雇员超过化学及相关产业 ( 82 40 0 0 )、造纸业 ( 62 10 0 0 )、航空业 ( 5 35 0 0 0 )和汽车制造业 ( 2 34 0 0 0 )的雇员。自 1991年以来 ,绝大多数环保产业已达到环保法规所要求的程度 ,新的环保法规很少制定 ,颂布实施的更少。随着…  相似文献   

18.
相对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车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但仅用汽车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判断汽车的节能环保情况是片面的。论文基于能源足迹模型对燃油汽车和纯电动车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源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原材料生产、制造和使用三个阶段。其中,原材料生产阶段能源足迹的核算范围包括车辆主体原材料生产、汽油生产和电池原材料生产三个阶段的能源消耗,制造阶段能源足迹的核算范围包括车辆主体制造和电池制造两个阶段的能源消耗,使用阶段能源足迹的核算范围为汽车报废里程内的能源消耗。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汽车和纯电动车在原材料生产阶段、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的能源足迹总量分别为31.18 hm2和9.74 hm2,其中,燃油汽车和纯电动车车辆主体原材料生产阶段的能源足迹分别为0.015 hm2和0.014 hm2,汽油生产阶段的能源足迹为2.83 hm2,电池原材料生产过程的总能源足迹为0.003 2 hm2;燃油汽车和纯电动车车辆主体制造阶段的能源足迹均为0.29hm2,电池制造过程的能源足迹为0.000 037 hm2;燃油汽车和纯电动车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足迹分别为28.04 hm2和9.4 hm2。从能源足迹的阶段构成来看,燃油汽车和纯电动车的能源足迹主要源于汽车使用阶段,原材料生产阶段和制造阶段的能源足迹相对较小。从能源足迹的来源看,汽油生产阶段的能源消耗是燃油汽车能源足迹的主要构成部分,发电厂的能源消耗是纯电动车能源足迹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控制汽油炼制和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是减少燃油汽车能源足迹的主要途径,控制发电厂的能源消耗是减少纯电动车能源足迹的主要途径。本文提供了一种核算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内能源消耗的量化方法,研究过程和方法可为评价工业产品的能源消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28日,国际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美国、加拿大、英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澳大利亚、巴西、日本、泰国、尼泊尔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这次会议主要对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持续农业,技术进步与持续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当前持续农业发展新的特点和趋势。 (1)持续农业应当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新战略。它是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与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起来,把生态、技术、经济、社会作为协调统一的综合整体来认识,以  相似文献   

20.
价值核算是环境核算的关键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实行环境核算是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 ,而价值核算则是环境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环境价值构成和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