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大隧道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外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频繁遇到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涌水、突泥,以下同)对工程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调研国内外长大隧道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现状和危害,首次提出隧道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方法为灾害发生前兆的现象预报法和S-t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并对主要风险源水压和水量、水质、初期支护内力及围岩位移进行监控,给出相应的预警标准。笔者研究并开发了隧道灾害预警系统,在浏阳河隧道过河段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适应隧道复杂环境,稳定性好,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判别,对长大隧道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gis技术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处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地质灾害分布广、类型多、频度高、强度大,特别是临近汛期,集中降雨诱发多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在对汛期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研究中,发现基于Map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是重要的防灾措施之一。根据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属性特征和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西部山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讨论了气象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并优化"α~β"建模理论方法,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判据,并且基于Mapgis技术开发出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2004年汛期的初步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提出预警指标集建立、预警指标筛选、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3步工作流程,建立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评估方法与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南京化工园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环境特征与可能的风险事故类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与阈值。该体系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情景分析法设置了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4种情景模式,对深圳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2006—2015年深圳市土地生态安全得分在0.308 7~0.571 4波动,警情等级主要是中警和重警;在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4种情景下,2016—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值在0.186 6~0.538 9波动,均处于有警状态,且以重警为主。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情景对深圳土地生态安全影响显著。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模式为资源利用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可通过调整、改进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对土地生态安全的维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使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确定其危险程度和范围,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建立了基于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模式(HYSPLIT)的大气污染应急预警系统.该系统由WRF- ARW数值预报模式、HYSPLIT大气扩散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及工业园区污染源数据库等部分组成.作为该系统核心的HYSPLIT模式,使用拉格朗日法与欧拉法、质点模型与烟团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模拟物质在大气中的传输、扩散和沉降.系统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分别为0.01°× 0.01°和1 m,WRF- ARW 24 h气象预报数据每8h更新1次,且在工业区内建有气象观测站提供实时气象数据以应对特殊和意外状况.污染源数据库包括了各企业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各排放物种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系统的结果使用以Google maps为核心的可视化网页输出.  相似文献   

7.
山地乡村地质灾害频发,而现有的防灾规划不够科学且过于粗放,实现精准防灾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花垣县为例,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一般回归模型(OLS)的比较,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R模型验证系数远优于OLS,因此GWR更适合解释地质灾害的形成,且预测准确率达到97.9%;花垣县南部和西北部等区域属于灾害高易发区;花垣县致灾要素中降雨、高程、断裂带、水系致灾贡献比例高,建筑、道路、采矿要素次之,且不同村庄致灾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研究不但提高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科学性,而且提出了"异村异法"的精准防灾策略,增强了乡村抵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地质、地震地质及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并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采用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对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S2线)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工程项目可能引发或加剧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沉降、砂土液化、活动断裂、基坑边坡失稳、底板突水和桥梁地基失稳等,针对评估结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以期为该项目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及类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露天矿区突发地质灾害公众应急安全疏散行为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引入中介变量个人规范,将应急安全疏散行为划分为应急安全疏散遵守行为和参与行为,构建露天矿区突发地质灾害公众应急安全疏散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以抚顺西露天矿区周边居民为调查对象,依据272份有效样本进行结构方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露天矿区突发...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地层岩性、坡度、降水强度等11项评价因子,并对所选因子进行等级区分;采用信息量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完成信息量模型赋权;使用RF-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析,并用历史灾害点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评价精度。结果表明:1)土壤类型、地层岩性以及平面曲率是影响工布江达县内地质灾害发育的3个主要因素;2)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43%、23.74%、14.91%、6.92%;3)在县域内处于高易发或极高易发的区域多靠近沟谷;4)通过ROC曲线比较,RF-信息量模型精度高于信息量模型。使用RF算法可以提高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精度,使评价结果更理想,为以工布江达县为例的高山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勉宁  张腾飞  贾楠 《安全》2022,(12):29-38
为降低多体耦合、关联关系复杂的社区治安类案件对社区安全管理及公安工作的影响,开展社区治安风险预警研究。首先,在分析社区风险事件特征及多主体关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社区治安风险事件演化预警框架;然后,以社区盗窃案件为例,通过构建社区盗窃案件人、地、事、物、组织的实体概念,运用概率统计及层次分析法获得社区盗窃案件预警功能所需积分值及阈值,实现社区盗窃风险分级预警;最后,搭建社区盗窃案件风险预警系统,并结合实时获取的社区管理数据,将所得积分值及阈值融入社区盗窃风险知识图谱实体中,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社区盗窃案件风险预警,为社区治安风险的提前感知、精准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集散地,出入站客流量会因为节假日、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等突发事件出现大规模聚集。当车站出现高密度客流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极易出现踩踏等事故。为应对车站大客流情况,首先制定了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其中黄、橙预警用于应对车站高密度客流情况,而红色等级预警则用于应对短时间内车站需迅速疏散客流的紧急情形和大量客流长时间无法乘车离开的情形。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不同等级预警的应对方案。所提出的大型客运站大客流预警与应对方案实际应用于北京西站,经过多次春运和暑运检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人群聚集场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是目前城市商业综合体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人群聚集踩踏风险影响因素及监测预警原理分析,考虑室内商业综合体和开放型公共场所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的差异性,建立客流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模型;以西单大悦城为实例进行应用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客流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能够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决策效率,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或场所的精细化管理,对预防城市商业综合体人群聚集踩踏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围绕致灾源危害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3个层面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常州市各区域为研究对象,统计人口密度、人均GDP等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实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借助ArcGIS软件绘制风险分布示意图。研究结果显示常州市新北区风险等级为“较大风险”,金坛区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其余区域为“一般风险”,为其他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区域生态安全预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考虑生态安全等级边界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及动态性,利用可拓学中兼具定性和定量分析及动态性的物元理论和具有不确定推理特性的云模型,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2005—2015年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2017年生态安全环境进行动态预警。结果表明:祁连山生态功能区张掖段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均处于"理想"以下,其变化趋势为"较差"到"一般"再到"良好";2017年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生态安全为"蓝色"预警,但有向"黄色"转变的趋势,其中工业三废、环保投入强度、森林覆盖率及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洱海曾多次爆发蓝藻,水质严重恶化,经过多年的治理洱海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分析发现洱海水质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前期各类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目前的湖泊流域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适应将来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流域保护治理的需求。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洱海流域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运用可持续发展等级及生态足迹指数法对河南省义马市2007-201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测评.结果表明,该市的人均生态赤字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平均水平,且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远低于0,表明该地区近年来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生态赤字,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中.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靠煤炭资源的单一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建议义马市着重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常宏  岳忠 《安全》2019,40(3)
为了有效评价企业应急能力,本文运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从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恢复4个方面构建企业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并以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4家加油站为例,进行应急能力评价应用。利用企业最近一次的风险源评估核查得分验证熵权TOPSIS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的难题,避免人为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决策错误,而且还可以计算出与正理想解的接近程度,得出应急能力的等级。  相似文献   

20.
白元 《安全》2019,40(4):12-15
本文对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进行分析研究。经乌鲁木齐站客流数据分析得,日均客流量1.78万人,日常高峰时段客流量2.4万人,每日早高峰客流在9:00~12:00之间,晚间客流高峰在18:00~24:00之间。乌鲁木齐站以原有疏散能力计算,日常高峰时段旅客平均排队时间为36.7min,其他特殊时段旅客积压排队现象更长,造成旅客需要提前1.3~2.0小时排队进站。影响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疏散设施未全部投入使用,安检设备通过能力有限,旅客疏散路线复杂等。笔者从疏散路径、疏散设施和疏散管理等方面提出疏散安全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