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秸秆覆盖经济作物效果的调查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调查组(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我们于1993年对广东省惠来县平海镇秸秆覆盖经济作物的效果及有关措施进行了调查。平海镇地处惠东县南端。全镇人口为29962人,农业劳动力6475人,耕地面积14...  相似文献   

2.
张育灿 《生态环境》2002,11(2):194-196
根据广东省20年来肥料施用量和地力监测数据,讨论了其肥料施用和耕地土壤养分变化。文章认为广东省部分土壤磷素和氮素已盈余,但土壤钾素仍不足,因此必须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肥料使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林翠兰,叶细养,卢金贵(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处,广州510640)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按其所需合理供给各种养分就能促进它旺盛生长.在农业生产上来说就是合理施肥.施肥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朱森林省长重视地力建设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肥力对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广东省50%以上的农田的地力在下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广东省土壤肥料科技专家的极大关注.1995年9月18日,15位知名...  相似文献   

5.
叶细养  汤建东 《生态环境》2003,12(2):248-249
根据农业部的布置,广东省选择佛山市高明区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查清了高明区耕地等级及其分布、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及水源受污染的背景,建立了高明区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明区土壤合理利用和改良、作物布局调整、肥料合理生产和正确施用、土地有偿使用、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等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后全省各地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广东省稻田肥料的施用量以及施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并就肥料品种搭配、养分数量及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对肥料施用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通过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稻田肥料施用仍有较大的潜力,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以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土壤肥力监测总结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土壤肥力监测(又称地力监测)是对农业区主要耕地类型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力进行监测,以便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耕作措施对地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和提高地力、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稻秆还田的效果及方式方法林碧珊(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随着广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稻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源.对稻秆的利用具有就地取材、省工、成本低、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利用方式也有...  相似文献   

9.
利用IBSQ-69型驱动耙进行稻草还田的优点和方法张育灿(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据广东省近年来的地力监测结果表明,全省耕地地力普遍呈下降趋势。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耕地地力最有效的措施,而利用稻草还田又是增施有机肥料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它...  相似文献   

10.
垄式栽稻改良深泥脚中低产田林碧姗(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目前,广东省的深泥脚中低产田面积多达26万hm’以上.这类田由于受到冷、烂、锈、毒等因素的影响,水、气、热不协调,水稻年hd产一般都在6000kg以下.但该类日都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土肥的基础地位是不随社会性质或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既具重要性,又具长久性.市场经济是仍然需要土肥科技的.土肥科技的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力度必须加大,局面必须改观,且宜快不宜迟.土肥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将培肥地力作为中心工作.根据广东的实际,增施有机肥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因而抓秸秆还田和发展冬绿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哈尔滨太平区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的基本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该厂将粪便进行机械脱水,脱水粪渣添加麦壳或玉米秸经两次好氧堆肥处理,添加无机肥料生产有机复合肥;粪水厌氧消化生产液体肥料的工艺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产生臭气通过除臭装置吸收。该工程改善了当地的污染状况并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偏重于高利润农业项目,导致“三高”农业重点旁移的现象,阐述政府抓农业重点的必要住,指出其重点在于:(1)抓调查研究,抓政策;(2)抓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3)抓既带战略性而农民又力所不及和缺乏积极性的项目;(4)抓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而高利润的农业项目可由市场来调节.并从发展“三高’农业的需要以及当前出现的农民单施化肥的短期行为、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地力下降、丢荒弃耕的情况等方面阐述政府重点抓培肥地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全氮变化及氮储量的影响,1981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站设置了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6年水稻收获后田间取样分析每个处理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与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0~20cm土层土壤的容重下降,化肥添加有机肥比相应的单施化肥的容重要低一些。除了对照之外,其它处理都是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其它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除了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全氮含量都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具有相似的规律。在0~20cm土层,与对照相比,单施氮肥及氮磷肥不能增加土壤全氮储量,但是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单施氮磷钾肥及单施有机肥也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在0~20cm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储量最多,达8.82t·hm-2,而氮肥处理的氮储量最低,仅为5.38t·hm-2。在100cm深度,与单施化肥及单施有机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都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储量。  相似文献   

15.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9,自引:9,他引:109  
论述了肥料的过量使用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施用化肥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认为过量施用化肥引起土壤酸化和板结、重金属污染、硝酸盐污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淋溶污染地下水,致使作物品质下降,硝酸盐含量超标,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认为化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氮肥上,氨挥发和NOx、CH4及CO2的释放,不仅能引起温室效应,而且还能够引起臭氧层的破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增加科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合理施肥;结合国家的调控政策,在粮食产量与环境保护、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农田土壤养分可持续性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不同农田土壤碳、氮、磷、钾养分的可持续性指数。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不同土壤类型对碳、氮养分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表现为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有机肥处理>化肥处理,潮土>水稻土>红壤;对磷、钾养分表现为化肥处理>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有机肥处理,水稻土>潮土>红壤。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可持续性指数与土壤养分相关或极相关。这表明,土壤养分可持续性指数可以用来评价土壤肥力和指示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灌淤土施用不同氮肥后硝态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氮肥形态和数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灌淤土施氮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及氮肥种类有关。施肥9d后,土壤中的硝态氮迅速增加;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或水分过饱和都明显影响灌淤土的硝化作用;施用大颗粒尿素产生的硝态氮最少,淋失或流失的几率小。灌淤土土体中硝态氮的残留与施氮种类及数量有直接关系。施肥使土壤表层硝态氮显著增加,施用大颗粒尿素尤为突出,但施大颗粒尿素后,60cm土体中残留的硝态氮总量最少。随着施氮量增加,表层土体中硝态氮含量增加。合理的施肥水平一般不会造成硝态氮的大量累积,而过量施氮则导致硝态氮明显积累,对通气透水性好的灌淤土,容易造成硝态氮淋失。  相似文献   

18.
通过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大大提高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施肥主要影响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对其它土层影响不明显。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对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也有提高作用。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稻谷的产量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稻谷的产量高于不施肥的对照。因此,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最好的培肥方式是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年生和34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白浆化暗棕壤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9个施肥处理和1个无肥对照,运用土壤生物和养分指标讨论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可持续性指数。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可持续性指数影响不同;(2)同一施肥处理对不同林龄的土壤可持续性指数影响也不同;在林木生长最快的幼龄期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可持续性指数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在林木近熟期施肥;(3)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生物管理指数,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氮、磷的管理指数;(4)有机肥和化肥混施是提高林地土壤可持续性指数的最好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化肥、有机肥、生物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 ,土壤细菌增加了 1 6 5 .3 8% ,真菌增加了1 89.4 7% ,放线菌增加了 4 8.72 % ,总量增加了 1 0 4 .0 7% ,其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 ,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