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地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国城市抗震防灾的特点,编制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语言Visual C++6.0在ArcGIS提供的COM组件集ArcObjects上进行二次开发,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GIS和数据库)和辅助决策理论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计算,并编制了与查询、空间分析、决策分析和规划管理相应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次生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引起地震次生火灾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综合多因素进行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研究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评估方法,引入分类地块的概念,建立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的模型,以火灾荷载和人口密度作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衡量指标,评估承灾体易损性,并借助GIS的分析手段,发展了一套在抗震防灾规划中快速评估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方法。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水利防灾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介绍了浙江省水利防灾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论述了系统主要技术路线、开发工具和运行平台的特点,对系统数据库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空间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方法,通过在浙江省政府、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部门两年多的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先进,功能强大,运行稳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火灾事故不断增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指标体系按其权重进行叠加,得出城市的现状火灾风险等级区划图。根据风险评价现状确定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并对规划后的火灾风险状况进行了预测,得出规划后的火灾风险等级,从而为消防和规划部门减少和预防城市火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叙述了编制《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及设防目标。通过对县城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震害预测,提出了土地利用、场地区划、旧城改造、新建设防、避震疏散和生命线工程等方面具体要求。对震前应急准备与震后抢险救灾作出了可行对策,对《规划》实施提出了分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宋建学 《灾害学》1994,9(3):24-28
震害预测的软件程序一般都是基于结构分析的原理,大都采用FORTRAN语言来编写,而震害预测工作中又大量用到分组和排序,这又是数据库语言的特长。本文介绍了在震害预测工作中应用数据库语言的一些体会,主要讨论了两种语言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如何搞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是急需解决的一项较为复杂而又现实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概况、主要功能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对现有的GIS软件技术加以改进,引进人工神经元网络和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发展了一种智能型的GIS,在我国若干城市的抗震设防区划工作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坝抗震安全已成为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近期都进行了或正在进行大坝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准则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增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盲目增加建设用地需求量,会增大城市的危险性系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分析北京市地震烈度对土地影响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安全规划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鉴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巨大破坏作用,在现代大都市的不同区域按照人口密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躲避设施可以有效减小地震等灾害伤亡和经济损失。结合对城市震害特点的分析,提出按社区、楼宇设置小区域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对策和就近分散、应急维生、多功能防御、功能复用等防灾原则,以期减少地震次生灾害发生,为灾后生产恢复和重建创造有利条件,最大程度减低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以防灾应急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研究为背景,重点研究城市防灾应急工作中所涉及的城市信息、灾害信息以及防灾应急信息的数据管理。调查分析国内外防灾应急数据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据库应包含的数据类型及内容,从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思考数据管理的规范流程,并提出数据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重要事项和适用的建议。针对城市防灾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管理城市建设及防灾减灾中相关的各类信息和数据的建议,阐述数据集成管理的重要性与优势,旨在解决防灾应急工作中复杂的数据管理问题,希望能够为城市防灾应急工作启发新思想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南省减隔震技术研究应用、农村民居抗震、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速了中国防震减灾结构的调整——应把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损失严重。在防震减灾研究中,迫切要求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用高新技术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合称3S)得到了快速发展,以3S技术为主要框架的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灾后应急避难、救援、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平时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按照应对灾害的主要类型,将避难场所分为气象型避难场所和地质型避难场所,相对应的为建筑型避难场所与场地型避难场所。继而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性质相关联,从防灾避难的角度将城镇用地划分为"靶区""防灾避难据点"与"防灾避难通道"。总结城镇防灾避难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组构原则与组成方式,并以三种模式进行模型化构建。进而概括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要点、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并以深圳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加以佐证。得出了结论: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整体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镇防灾避难空间规划应从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合理规划防灾避难场所与防灾避难通道,优化用地功能与规模,提升城镇整体的防灾避难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玉亭 《灾害学》2007,22(1):125-128
论述了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思路: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抵御自然灾害,提高防震减灾的能力和水平,使抗震工程学和防震工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程结构抗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生命线工程和城市综合减灾以及提高城市防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出若干意见,并对单灾种防御到多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GIS技术建立的汕头市水灾信息系统的构架、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实现的功能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为汕头市的防洪、抗洪及救灾抢险提供准确、迅速、直观的信息,使防汛工作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经济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大。以淮南市为例,探索了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在现状调研、灾害风险评估和用地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对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道、避难场所、应急物资保障等城市应急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防洪、抗震、消防、人防、地质灾害、突发水环境事故等防灾专项规划提出了指引;另外,规划也提出了防灾基本对策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避难场所是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避难场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科学规划避难场所,规范有序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做好避难场所维护管理,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等突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