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is research project investigated the damage to public property caused by the 1989 Loma Prieta earthquake. The claims filed by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special district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s (FEMA) disaster assistance program wer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pattern of damag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These claims accounted for nearly $600 million. The damage distribution was very skewed with eleven agencies claiming more than 70 per cent of this total. Non-profit agencies accounted for a surprisingly large portion of overall damage. Heavy damage was concentrated in relatively few areas. The extent of damage in an area was a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property, site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stock, and distance from the epicenter.  相似文献   

2.
The occurrence of a number of large‐scale disasters or catastrophe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 (2004), the Kashmir earthquake (2005), Hurricane Katrina (2005) and Hurricane Ike (2008), have raised our awareness regarding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disasters on human populatio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mitigation and preparedness strategies to limit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event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dearth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disasters on busines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research literature by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disasters on business closure and reloc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1989) and Hurricane Andrew (1992). Using a multivariate model, we examine how physical damage to the infrastructure, lifeline disruption and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among others, impact business closure and relocation following major disasters.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席梅  侯建盛  刘爱兵 《灾害学》2007,22(4):138-142
强烈地震在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如何快速有效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如何快速救治因建筑物倒塌的压伤人员,如何有效防止灾后的疾病肆虐,在简要分析了几次国际地震救援行动的医疗力量配置情况之后认为,合理配置的医疗力量和快速的医疗救助行动将可以极大程度地抢救垂危的伤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云南永胜6.0级地震烈度分布与震害特征;分析了震害原因,计算了各类房屋在不同烈度区的平均震害指数;对典型的钢筋砼框架结构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计算和抗震验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应急流动观测获取的强余震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记录的滤波及零漂处理,5.2级、4.7级、4.6级三次强余震的PGA、PGV、PGD及PSV、PSD以及对应的谱烈度(St)与相对持时(Td)等的计算及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强余震近场记录的滤波处理对高频成份影响较大,对低频部分影...  相似文献   

6.
李平 《防灾博览》2011,(1):36-39
进行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既要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观点,分别研究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又要综合研究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机联系。而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层次或者某一个视角.应该从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适应性、层次性以及目的性等特征来展开。  相似文献   

7.
李卫平  鲁跃 《灾害学》2005,20(4):62-63,72
地震房屋倒塌率CR和地震死亡率FR存在一定的关系,据此,本文研究计算得到了北京地区在未来地震中各类建筑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率FR.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12秒,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城西北2公里处(北纬97°55′,东经24°55′)发生了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本次地震灾区主要涉及德宏州盈江县、陇川县及梁河县3个县的21个乡镇(农场)、119个行政村(居委会),地震造成25人死亡,314人受伤,房屋倒塌损坏50178间。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给沿岸国家造成了严重灾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防范。中国历史上巨灾频发,今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巨灾威胁。预测我国有11个巨灾高风险区,巨灾种类主要为特大洪水、大地震、强台风和特大风暴潮以及大区域持续性严重干旱。建立巨灾防御体系是今后我国减灾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临潼温泉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  赵小茂  何崇君 《灾害学》2006,21(2):64-68
采用一阶差分、滤波、五日均值等方法对临潼台水氡、水溶气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998年1月5日泾阳4.8级和2002年2月5日宝鸡3.4级地震前临潼台流体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泾阳地震的异常时间比宝鸡地震长;两次地震前流体异常幅度明显不同,异常幅度与震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震后灾害链生机制及其对汶川地震城镇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级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导致次生山地灾害极度发育,影响到震后灾害的活动特征及其相应的减灾对策。震后松散固体物质急剧增加、流域微地貌变化明显(沟道堵塞严重)、水文变化利于侵蚀和洪峰,使得灾害群发链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泥石流),8月中旬灾区各地因强降雨而大规模爆发泥石流堵塞河道,洪水冲毁掩埋重建城镇,给地震重灾区造成巨大损失。从以汶川县映秀镇为例,在阐述灾害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震后灾害链的形成条件、成灾过程以及对城镇重建居民点的危害特点,进而提出灾害防治措施,为灾后城镇建设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承接非政府组织(NGO)援助复杂巨系统的框架结构、时空结构、运行结构及整体特性;提出了地震灾后承接援助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模式;分别就承接援建集成工程的运作模式和具体实施框架进行了讨论;就援建系统工程、迎建系统工程、应急组织系统工程和保障系统工程等具体实施工程做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主震及5月份发生在陕西省M≥2.5级、四川省M≥4.0级余震共60个,利用"十五"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处理的地震定位结果与四川台网定位结果比较,并参照陕西数字地震台网"九五"与"十五"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对所选取30个地震定位结果的对比情况,对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十五"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定位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林捷 《防灾博览》2011,(1):32-35
在2008年版美国联邦调查局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美日城市防震减灾研究的最新进展。城市防震减灾是一个老话题,可是对它的研究却有较长的历史了。美日两国各有多个城市随时都面临着地震的危险。从城市编年史资料可知,大地震的突然发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破坏,日本灾害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八世纪,美国可以记录到1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应急救援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汶川8级大震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笔者随同江苏省地震救援队即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实施救援。在救援期间所获取的现场资料基础上,对该次大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进行了探讨。汶川8级特大地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高达11度;10~11度重灾区主体沿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呈北东方向展布。龙门山断裂带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其运动方式为逆冲兼右旋水平错动。由于所处的特殊地震地质环境,地震地质灾害非常严重,致使此次地震的震害更具毁灭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的国家之一,全球三分之一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全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上都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除浙江和贵州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6级以上强烈地震,有40%左右的国土,60%的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位于Ⅶ度和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我国的地震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和震源浅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及汶川震后次生灾害防治与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地震灾害及其影响,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角度出发,将地震灾害风险分为可能性要素和后果性要素,并指出防震减灾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后果性要素.由于地震有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更易引发诸多次生灾害,致使最终损失可能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破坏,因此结合汶川地震实例,进一步探讨了次生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考察的有关情况,然后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原则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综合评估量表.最后,对北川、映秀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防震减灾规划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依据。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是增强防震减灾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还相当薄弱,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发生同等程度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严重得多。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纳入依规划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