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高明 《绿叶》2010,(6):71-76
为了我们的切身利益,为了保证人类乘坐的"巨轮"的安全,必须高度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低碳可能是人类改变航线、避免"沉船"的一个很好的机遇。长期以来,我们擅长于制造词语、喊口号,"低碳"这一舶来的专业术语被中国社会尤其是官员们接受,并试图用于指导经济建设,过程之迅速超乎想象。其实低碳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技术上已不是什么难题。但愿这次"低碳"来的是行动,而不要重复"生态"口号贬值的老路。  相似文献   

2.
郇庆治 《绿叶》2010,(6):53-60
"低碳经济"无法成为医治"高碳经济"的灵丹妙药。正是传统的经济行为体(市场)和政策工具(国家)创造并维持了"高碳经济",又怎能指望它实现"低碳经济"呢?"低碳经济"的中微观目标要保证实现,其宏观意义则不能过于泛化或虚夸化,必须将其置于一种全新的、绿色激进的政治生态学话语框架之下,也就是使其成为同样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主流术语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  相似文献   

3.
陈枫 《绿色视野》2012,(7):43-46
调查背景及意义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发展的未来与方向,其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指在旅游活动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下的秦皇岛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皇岛市作为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在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中把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应对低碳时代的发展要求、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做出积极实践。通过分析低碳经济下发展休闲农业的必要性和秦皇岛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秦皇岛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金乐琴 《绿叶》2010,(6):31-36
低碳经济正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竞争格局。对于这一来自发达国家并由其主导的潮流,中国不应简单套用现成的概念和做法。对低碳经济进行"中国化"的再认识,是避免盲目跟风、掉入低碳陷阱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标准重新认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优势,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个重点,制定科学的低碳发展战略,落实低碳经济行动。  相似文献   

6.
治理光污染应着眼于低碳经济思维,首先要破除目前时髦的"不夜城"观念。城市夜空亮如白天,不仅制造光污染,干扰市民生活,更浪费能源,增加碳排量,与当今践行的低碳经济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7.
动员国家力量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仅仅在经济或文化层面寻求解决之道,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慢慢地发展,而必须进行国家整体力量的动员,在政治层面形成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国家力量中,社会大众是进行低碳建设的重要主体,市场是低碳经济的主舞台,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和激励。  相似文献   

8.
张世秋 《绿叶》2010,(6):25-30
不管气候变化、低碳是不是阴谋,一个国家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向,特别是以何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模式来支撑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低碳"是目前很直接的一个政策切入点,中国社会掀起了低碳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强政府"的长处,制定长远的低碳战略规划和清晰的路线图,更好地引导民众的低碳实践。  相似文献   

9.
李丽平 《绿叶》2010,(4):101-107
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国家。中国如何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实践低碳经济,英国的具体做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一,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第二.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第三.动员所有国家力量.采取综合手段,全面促进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重庆实现国家战略意图、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五个重庆”建设,但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财税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对重庆当前实施的促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等与低碳发展有关的财税支持政策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不足点,提出促进重庆低碳经济发展的地方财税政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志  王梦友 《绿叶》2010,(12):62-71
绿色经济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对话为前提,在生态文明框架中方可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在现实中,绿色经济的兴起源于与其说源于"绿色新政",不如说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文从分析绿色本质入手,揭示造成绿色危机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工业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本文认为,支撑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绿色生产方式,并从谁在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不同视角阐发了绿色生产方式及其运行方式的形态与特征,指出它潜在于当代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由此得出当代具有混合经济性质的生产方式正处在全球性转变之中。  相似文献   

12.
试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正愈演愈烈,迫切需要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与消费结构仍处于高碳状态,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履行好其对外交流、对内调控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3.
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结合。本文探索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经济教育。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都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  相似文献   

14.
田松 《绿叶》2010,(6):61-65
用"低碳"这个药方来拯救工业文明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文明的整体理念,与"低碳"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尽管作为一个有五年素龄的素食者,我明确表示赞成"低碳"。关于"低碳"我们存在方向性的偏差:其一,在观念层面上,大多数"低碳"策略,都试图保留工业文明的整体框架,只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的调整,对于当下的生态危机,注定起不到实质作用;其二,在操作性层面上,大多"低碳"条款都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即把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个人行为或者道德问题,又如缘木求鱼,隔靴搔痒。若真想要实行"低碳"生活,最重要的是要促使整个文明结构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矿业而论,低碳型矿业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云南矿业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基于云南矿业的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寻求最优开采率、发展矿产资源的深加工、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增加集约程度和矿产资源多元化利用、促进废物资源化等。其中,特别要关注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矿山生态环境的植物修复和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6.
马小淘 《绿叶》2010,(6):87-89
低碳,忽然间就无处不在了。低碳不是口号,没必要这么响亮,低碳越是像一句脱俗的号召,就会离切实的百姓生活越遥远,而所谓以身作则的"低碳时刻",大概也是社会超脱规则或忘记规则的时刻——一个国家的环境,不可能靠个别人的自我沉溺完成。待到没有人再天天嚷嚷低碳,低碳模式却已然进入生活深处,我们的环保才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周煜 《环境教育》2009,(5):32-32
最近拜读了张坤民教授主编的《低碳经济论》,此书唤起了我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及研究。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未来一创造低碳经济》。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对能源的进口依赖度很高,出于对能源供给和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低碳经济”,希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现在,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坚持以能源结构低碳化、产业发展低碳化和生态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低碳恢复、低碳重建、低碳发展,全力打造低碳项目投资"洼地",努力把广元市建设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宜居城市和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9.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余音未了,"低碳经济"一下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目前,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在国内,"低碳经济"也是风生水起,各地各显神通。那么,低碳面前,安徽又该如何破题?  相似文献   

20.
以"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的多场讨论展现出一个残酷的现实:低碳经济绝大部分时刻还只是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这的确是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博鳌亚洲论坛是政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