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友渔 《绿叶》2010,(Z1):104-108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它的大多数人不能生活在对未来完全无法预期的状态下。要让人们对未来有信心,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办,有规可循。作为第一步,中国短期内可以期望的是一个低调的法治社会,有公正的法律和执法公正的司法机关来解决各种矛盾。未来中国政府与百姓之间,要转向和谐的契约关系:老百姓有效地监督官员,官员廉洁自律、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相似文献   

2.
顾海兵 《绿叶》2010,(4):50-57
国家是公民的联合体.公民利益就是国家利益,要明确对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的侵害都是对国家利益的侵害。拿环保来说.首先要弄清保护谁的环境,谁是环境的主人?环保在中国并不缺乏动力,那就是老百姓。什么地方能建垃圾焚烧厂官员说了算,老百姓丧失了权利.责任也就丧失了。人大代表缺位.是包括环保在内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要害。释放环保乃至整个社会动力的关键是:把人大代表做实,人民代表要真正代表人民。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公正的起源、内涵、法律依据等方面,对甍国环境公正的法律体系做了较深入地分析,探讨了一个社会学和政治学或伦理学概念顺应时代要求进入法律体系的必要前提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史春 《环境教育》2012,(1):12-12
公众参与要更加注重实效,避免形式化。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无论是程序的设计,还是参与方式方法的运用,都要从实效原则出发。公众参与是我国环保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外,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和其他单项法律、法规等,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公众参与理论起源于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即"任何权力必须公正行使,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众、社会  相似文献   

5.
霍岱珊 《绿叶》2010,(9):63-68
环境维权不是与政府作对,首先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环保NGO的环境维权之所以处境艰难.很大程度是由于官员的误解,未等真正开始维权便被扣上了“不安定分子”的大帽子.另一方面还因为地方官员与环境侵权者的微妙关系。在环境维权过程中.我们需要汇集个体的力量,充分发挥环保NGO的组织力量。环境维权也并不单是追求金钱赔偿.维护人的生存环境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毕舸 《绿叶》2007,(Z1)
我们把更多的希望寄予在法律的“硬约束”上。要促使官员们认识到:环保不仅是民生利益所向,也是自身命运所系。“环保指标没有完成”意味着主管官员的政治生命面临重大挑战甚至终结。  相似文献   

7.
陈冀俍 《绿叶》2013,(11):57-62
气候谈判归结起来无非是:在减排和适应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7而这就是气候公正讨论的由来。但基于对各自利益的关注和对公正的不同理解,气候公正始终处在彼此相持的阶段。对此.我们认为,更加敏锐地意识到向前看比纠结历史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8.
高梁 《绿叶》2008,(2):46-48
任何社会要得到有效治理,对精英层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要求。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在价值多元化和制度欠缺情况下,腐败加剧,社会凝聚力下降。加强社会精英层的职业道德,把群众的评议作为各类官员考核、任职、升降的重要标准,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治理腐败、扭转社会风气、加强社会凝聚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唐晓峰 《绿叶》2010,(5):20-23
水的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关键在管理。别指望讲道理就能解决知行不合一的问题.要想让老百姓从认识到行动都有变化.所有的管理手段都要用上:法律的、制度的、政策的、宣传教育的。全面的管起来,这个事情才能管好。  相似文献   

10.
王振耀 《绿叶》2010,(1):182-185
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经济水平进入中等发达。但今天的中国福利水平还不及100年前的英国。填补福利空白的经济条件已具备.缓行久拖.潜伏着社会动荡的危险。未来三年.中国应迅速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惠公正的国家福利体系——就业容量超过1000万人.服务对象惠及所有人群.财政资金超过5000亿.并且很快向10000亿发展。历史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发达国家的福利标准.是这一蓝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1.
韦清琦 《绿叶》2013,(4):48-54
生态女性主义通过对人类中心与男权中心的双重批判.进而推导出一切所谓的”中心”都是压迫结构的渊薮.因而女性主义在谋求自身的解放时,一定要寻找自己的同盟军: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抛弃狭隘的主宰自然的意识,”走出欧洲中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藩篱”。同时.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生态女性主义超越了性别问题,更为关注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相似文献   

12.
李华芳 《绿叶》2007,(11):49-49
"企业没激励、官员没动力、民众没能力",这是环保在现阶段遇到的困境。企业没激励,自不必说。地方官员为何没有动力治理污染?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官员"向上负责制"。当前的选拔机制使官员不可能产生动力去治污。其二,地方政府也是一个理性的行为主体。如果治理污染要耗费大量的地方财政,治污成本过高的  相似文献   

13.
徐刚 《绿叶》2010,(1):74-77
中国现状的一端是:生态脆弱与社会不公。在这精神和思想缺失的年代里,荒野是读本和拯救的圣地,我所想象的未来30年是保护荒野的30年。在江河阻隔与想象梗塞的技术劫持时代.为未来的绿色中国我有一个梦想:淮河两岸能否风光再现;黄河之水能否稍稍轻盈;秦岭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国家公园,那里有一座中国山水大学——学子们不问利禄功名.一心求索山水.利万物而不争。  相似文献   

14.
孙瑞灼 《环境教育》2011,(12):55-55
要想让大学师生跪求污染企业撒离的悲剧不再重演,关键要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律制度,从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法责任入手,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让一些不法企业不敢轻易以身犯法。湖北长江大学受违法钢厂污染,师生前往荆州区政府信访,有教授和学生向官员下跪。前日,长江大学西校区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向记者证实,污染、上访及下  相似文献   

15.
敬文东 《绿叶》2010,(1):212-214
和世界所有人一样.中国人的终极目标也是幸福——幸福才是值得追求的最高果位.物质丰富只是达成幸福的必要条件。今天我们拜服的是一套成功哲学.所有的手段都必须遵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几何学原则。如果我们依然不把公平,公正.平等当作最高价值理念,不围绕它们设置法律.经济、意识形态等配套装置,30年之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30年之后我们是否幸福.并不难想象。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6,(1):61-61
龙口——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靠海的小城市,位于莱州湾的东面,濒临渤海.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多年来该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从政府到企业.从官员到百姓.都在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在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义务。在当地众多企业中.龙口市振龙酒精有限公司可谓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欲望与自利心理,导致绿色生活方式不那么容易被人们自动地接受;民族国家的利益问题,社会结构失衡所带来的公正问题,也在客观上造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弱势处境。要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主流,只靠环保人士自发的伦理约束远远不够,法律、规章等强制的体制措施必不可少。中国受内外条件所限,近中期内绿色生活方式难成社会主流。  相似文献   

18.
昊海 《绿叶》2010,(3):87-92
现在中国能够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考虑到这是将化肥、农药的技术手段用到极致才取得的.未来能否持续难以乐观。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绿色农业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应对粮食安全应把宝押在转基因上。但是我们对人体、对生物的了解还非常粗浅,对转基因的研发和运用还都非常粗糙,因此.商业化、产业化要非常谨慎。转基因可能有它的潜力.但我们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此,比如农业生态学.害虫综合治理,标记辅助选择配合常规育种等潜力也很大。农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科技的整体配合。  相似文献   

19.
徐莉  夏明方 《绿叶》2013,(3):5-14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在《未来3000天》中.把”共享(sharing)”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六个关键词之一。共享.是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如今还“共享”上了雾霾,并且未来仍有机会“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如此,今年的“两会”中,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提案就多达500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已成为必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正逐步得到加强,它的主体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基本原则是以违法事实为依据.以环保法律为准绳。先调查取证,后作出处罚。环境管理部门或环境执法机关在履行职责、依法讨政时,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自由我最权,量罚有失公正或不当,不但会影响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环境纠纷和争议,而且还会直接影响环保执法机关的威信。因此,处罚的正确裁量.对于环境执法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环境执法的效果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