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未来30年的主题是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学艺 《绿叶》2010,(Z1):156-159
中国经济拉美化的坎儿已经过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万人从社会底层流动到中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保持20年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大家吃饱饭、有衣穿、有钱花,还有意见?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诸多的社会矛盾。就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建设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会建设。今后30年,重点就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贾卫列 《绿叶》2013,(9):52-57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等五个层面,但当前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还是停留在环境建设即环境保护这个层面。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最亟需的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反Px事件.就暴露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上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4.
杨志华 《绿叶》2010,(8):71-77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5.
周波 《环境教育》2012,(12):49-49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作出部署。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系统更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生态优先,高举绿色发展大旗,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闭幕,会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来引发身边人的热议。"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这些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也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是当代宏观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决策甚为流行的目标。与日俱增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迫使人们渴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和统一,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十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顾此失彼的现象却经常使我们陷入困境之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完美统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中的矛盾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当公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对加剧人口迁移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许敏娟 《绿色视野》2013,(10):44-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环境教育》2008,(11):1-1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2.
曾贤刚  唐宽昊 《绿叶》2013,(5):33-40
过去三十余年,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环境恶化为成本而获得了显著、持续的增长。同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环境管理制度加重了环境恶化的程度。而环境恶化带来了公众福祉的下降.有违推进经济增长的本意。为此,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新疆正处在现代化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人口也将处于一个高峰增长时期。随着我区向工业化社会发展,生产规模和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势在必行,农牧矿产资源型产品也应进一步发展。这一切将对自然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所以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绝不可以吊以轻心,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区情.本文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持生态平衡”提出了今后经济建设要抛弃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建立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王振耀 《绿叶》2010,(1):182-185
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经济水平进入中等发达。但今天的中国福利水平还不及100年前的英国。填补福利空白的经济条件已具备.缓行久拖.潜伏着社会动荡的危险。未来三年.中国应迅速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惠公正的国家福利体系——就业容量超过1000万人.服务对象惠及所有人群.财政资金超过5000亿.并且很快向10000亿发展。历史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发达国家的福利标准.是这一蓝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5.
环保NGO在中国已经发展十几年了,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历史向社会证明:环保NGO的存在,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于推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现在环保NGO的发展面临瓶颈,如果要在下一个十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要让他们走得更快,改善NGO的生存条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企业也不断走出国门,参与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梁江涛 《环境教育》2012,(12):14-14
痛定思痛,中国人对生态文明的真诚期盼与热切冀望,从没有今天这样强烈。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发展的靓丽底色。  相似文献   

19.
赵昂 《绿叶》2013,(1):127-133
中国能源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中国必须推行以低碳、高效、清洁为目标的能源行业的变革,实现绿色经济。为此.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投资和电网改革是能源系统改革必须关注的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我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