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在全面分析环保产业科技队伍人员结构、职工素质的基础上,阐述了环保产业后备人才的来源及培养,强调了提高环保产业高科技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及环保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张向前 《绿叶》2010,(7):45-51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间接暴露了中国30年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当前中国存在高素质人才较缺、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创新性不强、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要通过完善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自主权、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两岸四地及中外人才培育合作等措施,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2003年城市竞争力在全国比较重要的城市中排第40位,但其核心竞争力中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序第49位,说明核心竞争力较弱,其原因是人才的技术、能力、价值取向、创业精神、创新意识较差,为此,应采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吸引人才,培养年青人才,加大投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市环保系统的人才总量、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针对杭州市环保系统存在的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和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壮大基层队伍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谁先引进具有较高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谁就抓住了发展的先机。引进优秀人才势在必行。人才引进要遵循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择优的原则、“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同时人才引进过程中,要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关系、人才发展和团队建设的关系、人才的短期工作绩效与长期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苏北地区旅游人才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教育的大发展,人才供给显著增加。但整个苏北地区在旅游人才供给方面还存在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这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苏北地区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造成旅游人才的供需失衡,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旅游人才的供给、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优化地区旅游行业人才管理环境,是推动苏北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王通讯 《绿叶》2010,(7):39-44
强调投资于人的国家比较稳定,不但GDP发展比较快,而且人民的幸福感比较强。中国要实现人才强国,首先必须从“重物”转向“重人”,平衡好物力性投资与人力投资的比例。同时,我们要加强创新教育和正确的人才观教育,改善科研制度、人才评价和管理制度,为人才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完善的社会承认机制,让更多的“社会伯乐”而不是“个体伯乐”来发掘人才。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全新课题.本文紧紧围绕"高校人才成本核算"一这主题,集中论述了什么是人才成本、为什么要进行人才成本的核算、怎样进行人才成本核算等几个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以期能找出一条全面核算高校人才成本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疆环境保护》2014,(4):F0003-F0003
为深入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吸引内地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来新疆工作,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了赴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招聘人才活动。自治区环保厅组织厅所属3家事业单位于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参加了人才招聘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事业留人:东部地区事业催人,人干事业,人事兴旺,经济繁荣。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差距较大,如果不抓住当前开发西部、大干事业的最好时机,那么差距将会更大。所以,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的广阔天地,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有利于本地人才成长的环境。我们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要聚集各类人才,创造有利于干事业的外部环境外,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外部的驱动力和内在的自动力形成干事业的合力。反之,如果我们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不给他们创造…  相似文献   

11.
孔庆东 《绿叶》2010,(7):9-15
有文化的无技术,懂技术的乏文化,文化与科技的矛盾关系在近30年来中国人才群体上表现最为突出,其中文化的缺失制约技术人才进一步创新尤为严重。思想观念的错位理解,教育层面的环境误导,正是主因。通识教育虽旨在填补分科教育的盲区,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但是线性的加法思维仍有弊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了目前环境类高职高专人才的 培养与市场脱节的现象,结合实际提出了培养实用 型环境类职业技能人才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知识老化、重理轻文、重技术轻管理是目前我国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很难与国际接轨的症结所在。这与新经济所需的新型人才标准相悖。所谓新经济所需的新型人才,其内涵主要是既懂现代科学又懂经济管理的金融人才比重加大。虽然我国的金融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庞大,但人多才少,真正懂得现代金融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不多。据分析,这是由于我国教育投资过少所造成的后果。有数字统计,截止到1999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是14美元/人,而美国已经达到了2000美元/人。这使得我国现在的人才水准已经从世界排名的第13位下滑到第25位。目前,我国每10万人中只有479名大学生,而俄罗斯是2000名,印度是601名。对于中国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诸多弊病,我们除了要加大教育投资之外还需做到:第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既用挖人的方法积蓄人才,又花时间和资金培养人才。第二,文科与理科并重。第三,科学技术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并重。  相似文献   

14.
初晓波 《绿叶》2010,(7):79-82
在“一言堂”或“颂圣文化”的背景下,所谓的战略人才往往只是为既有政策寻找脚注、进行宣传和证明的工具,而知识、思想和学者都成了权力的奴隶,很难会出现真正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成果。真正的战略人才要有广泛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开放独立的心态,此为邻邦日本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国家人才规划要避免制造新的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寿龙 《绿叶》2010,(7):52-56
国家片面地强调需要哪方面的人,人为地把人分成人才和非人才,并用国家的力量对人才给予特殊待遇,这会导致很大的社会不公,实际上是剥夺弱者来鼓励强者,从制度上把一部分人贬低,把另一部分人抬高。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也不是政府鼓励出来的,而是自己成长起来的。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应该致力于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让所有人都能够人成其才。  相似文献   

16.
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之一是高素质的涉外旅游人才。从秦皇岛"旅游立市"及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大背景出发,分析秦皇岛面临的国际旅游发展机遇,阐述涉外旅游人才的种类和含义,并针对所需人才特点提出了培养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敬文东 《绿叶》2010,(7):69-72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口号败于残酷的现实,这是必然的事情。教育产业化,仅仅是加剧中国教育变态和动作严重变形的砝码,更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际严重脱节。因为受教育而让一个国家的孩子居然可以没有童年、少年和绝大部分的青年时期,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获得幸福的路径,其次才是谋生的手段。前者能帮助我们懂得:所有人幸福才可能从最根本的意义上保证我的幸福,社会和谐才是个人幸福的大前提;后者能让我们自食其力,以辛勤的劳动换取我们的安身立命。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宇泉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下人才将“供不应求”: 一、信息业人才、信息咨询员。电脑网络人才将受青睐,因为谁最快抢先掌握了最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二、文秘专业和精通谈判的人才。市场的开放。各种各样商务活动频繁,急需大批谈判和文秘人员。三、精通外语又学有专长的管理人才。将与田际接轨的贸易经济,迫切需要的是既精通两门以上外语,又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才。四、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熟悉国际法通则的法律和注册会计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通晓国内外法律和会计规则的人才将备受垂青。  相似文献   

19.
正刘怀平中共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先后获得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家、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才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区域内部人才竞争力水平与差异是制定人才发展政策,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案列,选取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与Prism Map(三维棱柱图)表达方法对人才竞争力进行测度与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内郑州市人才竞争力最强(具有绝对优势),人才竞争力较强的市为洛阳、新乡、邯郸、南阳、蚌埠,聊城、菏泽、安阳、开封人才竞争力水平居中,其他地市人才竞争力水平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