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同的区域/行业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不同,使得各类规划环评的技术要点均不相同。为此在苏州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环评实践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专项规划的特点,开展了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识别与指标体系建立、规划方案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编制技术要点的探讨,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旅游专项规划环评技术方法与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区域规划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评价指标和方法,分析了现行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区域规划声环境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原则,定义了人口计权平均等效声级、按人口分布计算的超标量计权噪声冲击指数、按面积分布计算的超标量计权噪声冲击指数三个新评价指标,并在“武汉站周边地区市政专项规划环评”中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今后区域规划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方法的优化与合理选用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评价内容框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环评法即将实施,但目前还没有对规划编制机关如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评价以及评价思路和内容框架的详细指导。本文站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高度,从规划编制机关的角度,从法律要求出发,对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及内容框架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及评价特点的比较,从环评主体、编制单位、使用导则、审查要求等方面分析,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以便今后更好的识别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  相似文献   

5.
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了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提出了开发区规划环评的评价思路,总结了开发区规划环评常用评价方法和主要内容,为我国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规划环境评价内涵与概念的分析,阐述了规划环评的内容,分别从我国环评的现状、主要任务、环评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环评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规划环评建议.规划环评逐渐进入深化阶段,如何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是“十二五”期间规划环评实施的重点.其中,对于规划环评编制中几点技术问题的内容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焦作矿区规划的基本内容,矿区规划环评的范围、原则和评价结果,指出了焦作矿区规划环评的创新性和规划环评对焦煤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园区规划面临着协调机制不健全、介入时机不佳和群众参与度不高等现实困难,在详细分析园区规划环评的思路和内容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做好园区规划环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炭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矿区规划环评)与矿区内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煤矿项目环评)的衔接问题,一直是煤炭开发环境管理和环评机构关注的问题。将矿区规划环评与煤矿项目环评衔接起来,一方面可使矿区规划环评集中考虑战略层次的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简化煤矿项目环评的过程,降低煤矿项目环评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从而提高环评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矿区规划环评与煤矿项目环评可以从评价时间、评价内容以及决策三个途径进行衔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全球环境共同治理等对战略环评具有直接指导意义。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来看,战略环评具有灵活性不断增强、评价对象不断扩大、评价内容不断扩展、公众参与不断深入等显著特点。在实践中,我国的战略环评主要包括规划环评和区域战略环评,仍然把欧美在创立该项制度之初所关注的环境要素和敏感目标作为评价重点,与新时代对环保工作的要求和国际上的战略环评前沿还存在不小差距。建议今后的战略环评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坚持整体评价和系统评价的原则,二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思想,三是扩充战略环境评价的内容,四是将制度评价作为重点内容之一,五是更加重视对空间性规划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核心指标纵向层级传导作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对市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及规划统筹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指标传导研究不充分、不精细等问题,遵循“核心传导指标选择→指标传导技术逻辑构建→情景模拟预测”的研究思路,以常德市为例研究其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市→县(区)”的核心指标传导。结果表明:(1)基于“指标全域总量预测—指标空间布局模拟—指标分区分类传导”的传导技术逻辑,通过SD与GeoSOS-FLUS模型的耦合集成利用,可有效实现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核心指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科学传导。(2)构建“人—地—业”协调的常德市国土空间利用SD模型,预测获得2035年市域核心指标总量,相应国土利用综合效益达12994.25亿元,相比2018年提升207.75%。(3)从指标传导结果来看,2035年常德市各县(市、区)社会经济类指标除常住人口规模指标外均保持增长趋势,边界类指标实现“只增不减”,用地类指标变化各异,但总体契合常德市主体功能区建设方向,核心指标传导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焦化项目工艺复杂,环境风险较大,然而目前焦化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标准选取、模型选用等方面的不足。以西北某240万t/年焦化项目为例,通过风险源项分析、污染气象条件假定及预测模型选取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此类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和技术要点。项目确定最大可信事故为粗苯泄露扩散,采用AEGLs标准并增加LC50作为比较,通过重质气模型对其预测,结果表明采用LC50标准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存在适用局限性。根据预测结果项目需要对边界外900~1 990 m内的敏感点进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3.
灰场评价是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粉煤灰的性质,决定了空气环境影响评价在贮灰场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贮灰场源强的计算,则是贮灰场空气评价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贮灰场空气污染源产生环节分析入手,结合已有资料,分别讨论了干式贮灰场空气污染源中表层起尘量和自卸汽车卸料起尘量的影响因素及源强计算,并根据其影响因素,总结了贮灰场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一些要点,希望对广大环评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向喜琼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36-13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存空间不断向山区扩展,使得近年滑坡等山地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和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寻求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更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的现实途径。而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本文在这一领域做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作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由产业、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组成。它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结构合理、功能完整以及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有效控制。文章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方法优点,提出了应用于生态工业园规划的整合模型研究思路。从生态工业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模拟优化出发,建立生态工业系统动力学(SD)模型,通过模型的原始运行和灵敏度分析,寻找出对工业园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点及与之相应的参变量,以此为核心建立多目标规划(MOP)模型,求解MOP模型获取关键点最优解集。再根据模型的解,针对具体情况设计模拟运行方案,与决策者进行交互,取得系统发展的优化规划方案。该整合模型为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并可为工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刚刚起步,其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还处于探讨阶段,这给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文中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减缓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4方面阐述了评价内容。并对现有的评价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从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减缓措施、公众参与和环境管理计划等方面阐述了评价内容,并对现有的评价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及定量风险评估(QRA)技术,建立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确定了“影响距离”法和“选择数”法进行设备单元选择的技术方法及设备失效模式选择原则;论述了事故后果分析、频率分析及风险计算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实施途径;解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应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评中的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评价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评价进行了简述,提出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评中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要点。其结论可为国内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评提供技术参考,对于其他针对空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合理布局可以节省大量垃圾转运成本。对垃圾中转站选址的限制因素、选址理论、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垃圾中转站选址的限制因素有:选址要符合城市建设总体的规划,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与地址条件,满足转运量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外部条件,应当满足社会和法律的要求。垃圾中转站的选址理论发展,首先是单准则的问题的研究,然后发展到研究多准则影响下的选址问题。关键是垃圾中转站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的研究。选址布局直接关系到垃圾清运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