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大连市金石滩采集海产品,使用GC/ECNI-LRMS技术对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累积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ΣSCCPs在香螺样品中含量最低,毛蚶样品中含量最高,干重浓度分别为77 ng·g-1和8 250 ng·g-1.ΣSCCPs在鱼类、虾蟹和贝类中的干重浓度分别为100~3 510、394~5 440和77~8 250 ng·g-1.总体上看,海产品中SCCPs碳原子同族体以C10和C11为主,约占总量的61.1%,ΣSCCPs含量越高的海产品倾向于累积更高比重的C12和C13.Cl7、Cl8和Cl6为主要的氯原子同族体,约占总量的87.6%.除了Cl5与Cl10,样品中SCCPs各碳(氯)同族体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表明它们可能有着相同的来源和相似的生物蓄积以及迁移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成都地区土壤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源-低分辨质谱仪(GC-ECNI-LRMS)测定了成都46个表层土样和5个剖面土样中SCCPs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同族体组分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成都表层土样中SCCPs的含量范围为0.22~3.26 ng/g,均值为1.40 ng/g;剖面土样中SCCPs的含量范围为0.42~2.29 ng/g,均值为0.77 ng/g;不同类型土壤中SCCPs的各同系物的分布模式有所异同,氯原子的同系物以低氯取代的(Cl6~Cl8)的SCCPs为主,碳原子的同系物在不同类型土壤中C10、C11、C12和C13-SCCPs的分布则有很大不同。土壤中SCCPs的浓度位于已有研究数据的较低端水平,且和有机质含量不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HRGC/ECNI-LRMS测定大辽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短链氯化石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酸化硅胶层析柱和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处理沉积物样品中的短链氯化石蜡(SCCPs),并对净化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物中SCCPs的高分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离子化-低分辨质谱(HRGC/ECNI-LRMS)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研究了大辽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SCCPs的含量和各同系物组分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大辽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SCCPs以C10-SCCPs和C11-SCCPs为主,含量在64.9~407.0 ng/g之间,且随着向海洋方向延伸,SCCPs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在江苏省南部城市苏州、无锡和南通采集了58个城市道路灰尘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8种多溴联苯醚(PBDEs)和32种多氯联苯(PCBs).结果表明,样品中Σ8PBDEs含量范围为4.21~1 471μg·kg-1,Σ32PCBs含量范围为ND~14.1μg·kg-1,PBDEs的含量远远高于PCBs.和其他地区城市土壤样品比较,城市道路灰尘中的PBDEs含量较高,来自燃料燃烧过程和汽车尾气产生的PBDEs不容忽视.城市工业区和中心区样品中PBDEs和PCBs的含量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高于景观区.研究发现,在城市工业区存在PCBs非故意排放源.PBDEs同族体单体相对含量分析表明,BDE209是样品中检测出的最主要的PBDEs单体,占Σ8PBDEs含量的96.7%(64.1%~99.8%).样品中的PCBs同族体主要为四氯代PCBs和六氯代PCBs,道路灰尘中PCBs同族体的分布模式与PCBs产品和其他环境介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福建海域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sis)皮脂中25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含量,并分析了其组成特征以及国际毒性当量。结果表明,白海豚皮脂的PCBs含量为1.731×10-6,同族物组成以含6和5个Cl的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量的55.94%和19.06%,含Cl 5个以上的PCBs占总量的87.99%。PCBs同系物中以PCB153和PCB138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量的21.19%和21.17%,其次分别是PCB149、PCB101、PCB170、PCB52、PCB118、PCB180,在3.41%和9.04%之间。皮脂的PCBs国际毒性当量为2.165×10-9,没有对白海豚的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物拆解区农业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用GC-μECD分析法测定了路桥表层土壤中144种多氯联苯同类物的含量.目的是了解该地区表层土壤中PCB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样品中ΣPCBs为0.779~937 ng.g-1,均值为75.7 ng.g-1,研究区域中南部污染水平较高.同族体组成特征表明,38个样品组成以penta-CBs、hexa-CBs和tetra-CBs为主,含量范围分别为13.0%~61.1%、4.59%~48.8%和10.1%~31.5%;另外3个样品组成以di-CBs为主,范围为47.1%~75.2%.聚类分析表明,大多数样品主要受到Ar1254工业品的污染,少数样品的污染与Ar1221工业品有关.ΣPCBs与TOC显著相关,表明土壤中TOC的含量是影响PCBs在土壤中蓄积的重要因素之一;各PCBs同族体(除di-CBs与nona-CBs之间外)显著相关,表明各PCBs同族体有相似的输入途径.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研究区域表层土壤PCBs污染处于中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用GC-NCI-MS分析法测定了路桥河流表层沉积物中41种多溴二苯醚同类物的含量. 目的是了解该地区沉积物中PBDE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 结果表明,所有沉积物样品中40PBDEs(不包括BDE209)的含量为0.177~161 ng·g-1,平均值为22.5 ng·g-1, BDE209的含量为0.36~958 ng·g-1,平均值为148 ng·g-1. 同族体组成特征表明多数样品中十溴二苯醚(BDE209)是最主要的同族体,占38.4%~96.0%, 平均值为74.4%,九溴PBDEs和七溴PBDEs次之, 分别占3.3%~25.8%和0.01%~14.1%. PBDEs同类物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表明大多数PBDEs同类物有相似的输入途径.同族体组成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受到deca-BDE工业品的污染,另有一些采样点除受到deca-BDE工业品的污染外, octa-BDE工业品也有一定的贡献. 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的PBDEs污染处于中低水平,但个别样点受点源污染影响较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造纸厂土壤中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和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氯化石蜡在造纸工业中常用作施胶剂,为了评估造纸厂区土壤中短链及中链氯化石蜡(SCCPs及MCCPs)的污染状况及其潜在风险,采集厂区表层和不同深度的土壤,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GC-ECNI-MS)测定土壤中短链及中链氯化石蜡(SCCPs及MCCPs)的含量及同类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CCPs和MCCPs在厂区土壤中均有检出,其含量分别为42~3853 ng·g-1和34~2091 ng·g-1,氯含量分别为59.9%~61.9%和48.7%~52.8%.不同采样点土壤样品中CPs(ΣSCCPs+ΣMCCPs)含量差异较大,污水处理区及施胶区土壤中SCCPs及MCCPs含量较高.与其他地区相比,厂区土壤中SCCPs及MCCPs处于较高水平.C10Cl6-7及C14-15Cl5是大部分土壤样品的主要同类物.主成分分析表明,厂区土壤中SCCPs及MCCPs可能主要来自于CP52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运用风险商值模型(RQ)评价SCCPs及MCCPs在造纸厂区土壤中的潜在风险,发现厂区土壤中SCCPs风险商范围为0.01~0.73,处于中等风险范围,MCCPs风险商范围为0~0.07,处于低等风险范围.儿童和成人人体暴露值低于TDI[10 μg·(kg·d)-1],造纸厂区非饮食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
刘刚  李久海  吴丹  徐慧 《环境科学》2014,35(1):73-78
在不同燃烧条件下对6种麦草进行焚烧,并利用GC/MS对麦秸和烟尘中的正构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烟尘中含有碳数C8~C32的正构脂肪酸.在明火烟尘中,正构脂肪酸总含量分布于1 509.3~10 543.7 mg·kg-1之间,平均值为5 871.2mg·kg-1.其轻(C8~C16)、重(C17~C32)正构脂肪酸含量之比(L/H)为0.8~5.3,平均值为2.8;C14/C16、C28/C16、C30/C16等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5%、14.1%、11.4%.正构脂肪酸呈双峰式分布,其主峰碳数是C16,次峰碳数是C28或C30,且具有显著的偶碳数优势.其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的平均值分别为19.8和18.2.在闷烧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总含量为5 799.3~37 244 mg·kg-1,平均值为15 838.6 mg·kg-1.其L/H值介于1.2~5.6之间,平均为4.2;C14/C16、C28/C16、C30/C16的平均值分别为12.7%、10.1%、6.0%.闷烧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分布模式与明火烟尘的类似,其CPI和ACL的平均值分别为24.7和17.7.总之,虽然两类烟尘和麦秸中的正构脂肪酸均具有类似的分布模式和偶碳数优势,但三者在组成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别.这有助于识别大气气溶胶中麦秸及其燃烧排放的正构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用GC-NCI-MS法测定了路桥农业表层土壤中46种多氯萘(PCNs)的含量.目的是了解该地区表层土壤中PCN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所有表层土壤样品中ΣPCNs的含量为0.062~2.92 ng.g-1,平均值为0.630 ng.g-1.多数样品中tetra-CNs和penta-CNs是最主要的同族体,分别占18.4%~88.8%(平均值为46.7%)和8.40%~53.1%(平均值为30.7%),其次是tri-CNs,范围为0~47.3%,平均值为10.6%.聚类分析和燃烧指示物分析表明,采样点主要受Halowax1014和Halowax 1013工业品污染,PCBs工业品和电子废物燃烧也可能对污染有贡献.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研究区域内土壤中PCN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Pristine alpine regions are ideal regions for investigating the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cold trapping effects of 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 The concentrations and alpine condensation of SCCPs were investigated in liche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concentrations of SCCPs ranged from 3098 to 6999 ng/g lipid weight (lw) and appeared to have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altitude. For congeners, C10 dominated among all the congener groups.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behavior for different congener group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octanol-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 (Koa). C10 congener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altitude, whereas C13 congener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 Volumetric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BCF) of SCCPs reached 8.71 in lichen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other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VOCs) such as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hexabromocyclododecane (HBCD).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CCPs were prone to accumulate in the lichen from the air and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lichens as a suitable atmospheric indicator in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氯化石蜡重要的"源"和"汇",为了评估上海市松江区某农业区土壤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及中链氯化石蜡(MCCPs)的污染水平及渗透潜能,利用超声提取-复合硅胶柱一步净化-GC-ECNI-LRMS方法监测农田表层及不同深度(0~15、15~30、30~45 cm)土柱样品中SCCPs及MCCPs的含量水平、组成特征及潜在风险.结果表明:①表层土壤中SCCPs和MCCPs含量范围分别为52.58~237.56和417.21~1 690.82 ng/g,二者对应的氯含量分别为58.98%~63.85%和51.23%~56.50%.SCCPs同系物主要以C10Cl5~7为主,MCCPs同系物以C14Cl6~7为主.②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MCCPs含量沿土柱深度变化显著(P < 0.01),其同系物在上层、中层和深层的占比分别为60.5%、25.4%和14.1%.SCCPs同系物含量沿土柱深度分布均匀,MCCPs同系物含量沿土柱深度呈指数递减趋势.垂直分布曲线表明,低氯化、短碳链的氯化石蜡同系物(CPs)具有更高的土壤渗透潜力.③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CPs含量和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中SCCPs和MCCPs的来源不同,可能与环境条件以及不同商业CPs混合物的生产技术、原材料差异等有关.④风险商值法评价表明,土壤SCCPs和MCCPs的风险商(risk quotients,RQ)范围分别为0.01~0.05和0.01~0.06,均处于低风险水平(0.01~0.1).应用人体暴露模型对儿童和成人的人体暴露值进行估算,两类人群的CPs日均暴露值均低于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10 μg/kg),非饮食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较低.研究显示,上海市松江区农田土壤中CPs污染含量处于中等水平,SCCPs沿土柱的渗透能力较强,该地区土壤生物风险商和人体健康暴露值均较低,产生的生态风险可忽略,但农作物富集造成的潜在健康威胁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重庆主城区4个采样点PM2.5中羧酸开展研究,通过GC-MS分析,定量分析了16种饱和脂肪酸、21种不饱和脂肪酸和8种二元羧酸等多种物质的浓度水平,进而对羧酸的季节变化及来源进行了探讨.羧酸日均总浓度为130.42~1953.79 ng·m~(-3),一元脂肪酸和二元羧酸在各采样点浓度差异显著.一元脂肪酸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961.97 ng·m~(-3)),冬季最低(49.24 ng·m~(-3)).饱和脂肪酸中偶数碳优势明显,以C_(16)(棕榈酸)和C_(18)(硬脂酸)最为丰富.二元羧酸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季最高(432.04 ng·m~(-3)),春季最低(64.57 ng·m~(-3)).二元羧酸以丙二酸、丁二酸和戊二酸为主.细菌活动和烹饪油烟对一元脂肪酸具有较大的贡献,光化学氧化作用则对二元羧酸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4.
麦草及其烟尘中正构烷烃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李久海  徐慧  吴丹 《环境科学》2013,34(11):4171-4177
在明火和闷烧条件下对6种麦草进行焚烧试验,用GC/MS测定了秸秆和烟尘中正构烷烃的组成.结果表明,从麦秆和烟尘中检出的正构烷烃主要是C16~C33.麦秸中正构烷烃的总含量变化范围是19.6~62.3 mg·kg-1,平均值为36.0mg·kg-1.低碳数(碳数相似文献   

15.
厌氧氨氧化过程作为滨海生态系统氮去除的有效途径,对维持滨海生态系统氮元素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并结合环境因子,对红树林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基因丰度和相对丰度的存在特征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湿地0~65 cm深度的沉积物中均检出厌氧氨氧化菌,随距排污口距离及深度的增加,本研究中厌氧氨氧化菌基因丰度和相对丰度未发现明显的分布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厌氧氨氧化菌基因丰度和相对丰度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厌氧氨氧化菌基因丰度与总氮(TN)、总有机碳(TOC)和总碳(TC)呈显著正相关,氨氮(NH~+_4-N)、亚硝氮(NO~-_2-N)、硝态氮(NO~-_3-N)和电导率(EC)是影响厌氧氨氧化菌基因丰度的重要因子;相对丰度与C∶P、N∶P比值呈显著正相关,C∶N比值、总碳(TC)和电导率(EC)是影响厌氧氨氧化菌基因相对丰度的重要因子.综上,针对厌氧氨氧化菌16S rRNA定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红树林湿地厌氧氨氧化菌基因丰度、相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对地下河中溶解态正构烷烃来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昱  孙玉川  沈立成  梁作兵  王尊波 《环境科学》2016,37(10):3781-3788
为了探明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地下河溶解态正构烷烃(D-ALK)的组分特征,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分别对受不同程度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老龙洞与青木关两条地下河出口(老龙洞口、姜家泉)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的D-ALK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地D-ALK碳数分布均为n C14~n C35.其中,姜家泉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总量(DT-ALK)为102~356 ng·L~(-1),平均值为230 ng·L~(-1).2014年12月、2015年1月和4月,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的峰型均为"单峰-前锋"型;LMH/HMH(n C-21/n C+22)为2.0~10;在n C14~n C25内碳优势指数(CPI14~25)为0.19~0.57,主碳峰均为C16(C_(max)16).2014年11月、2015年2月与3月,其碳数分布呈"双峰"形态,LMH/HMH与CPI14~25均小于1且C_(max)16;CPI24~35为1.2~23,C_(max)31或C_(max)33;Paq分别为0.2、0.7和0.1.其中,2014年11月与2015年3月的烷烃指数(AI)分别为0.95和0.98.老龙洞出口中的DT-ALK为110~697 ng·L~(-1),平均值为310 ng·L~(-1);各月碳数分布均呈现"单峰-前峰"峰型且C_(max)16,CPI14~25小于1.在旱季,由于受到不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以微生物输入为主的老龙洞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在含量和组分的稳定性方面均大于以微生物和微生物、植物混合输入为主的姜家泉.  相似文献   

17.
Atmospheric lead pollution i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Shanghai,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Pb-monitoring program was extended for 6 years from 2002 to 2007 at 17 representative urban sites (6 traffic, 5 industrial, and 6 residential sites), and 3 suburban sites to assess the lead pollution i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fter phasing out leaded gasoline in Shanghai. Compared with Pb levels reported in other places, the Pb pollution in Shanghai is still serious after phasing out leaded gasoline, which remains at high concentration range (213–176 ng/m3) in PM2.5 in winter. Significant spati...  相似文献   

18.
田间条件下,淹水稻田由于上覆水中溶解氧的扩散作用,使其表层土壤存在约1 cm厚的微氧层,这个特殊层次中碳氮转化的特征尚未明晰.以亚热带典型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100 d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结合13C稳定同位素示踪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稻田土壤微氧层(0~1 cm)和还原层(1~5 cm)外源新鲜有机碳(13C-水稻秸秆)和原有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氮肥施用[(NH4)2SO4]的响应规律及其微生物过程.结果表明,氮素添加使土壤总CO213C-CO2累积排放量分别提高11.4%和12.3%;培养结束时,氮素添加下还原层比微氧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13C回收率分别降低2.4%和9.2%.培养前期(5 d),氮素添加提高还原层微生物总PLFAs,且细菌和真菌PLFAs响应一致,但对微氧层微生物丰度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对微氧层和还原层总13C-PLFAs丰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