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市污水资源化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危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时空分配不均、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危机尤为严重.城市污水回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着重论述城市污水回用的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主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足300m~3,低于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成为制约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昆明城市水资源利用概况: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情况,昆明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工程情况,昆明市再生水利用情况,分析了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世界上几个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锡盟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水资源在地区和季节分布不均,同时潜在的水污染也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本文试探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污灌--城市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炬  范瑜 《环境科技》2000,13(3):30-31,48
以徐州市为例,论述了在干旱缺水而经济又欠发达地区,可在做好污染源治理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合理地将城市污水用于发展农、林业,即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又将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地表水环境,而且为污水处理后的去向寻找了新的出路,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5.
1辽宁水环境的主要问题辽宁在全国属于水环境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辽宁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辽宁省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62.9亿d,是全国的1/An,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忐,仅及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不及世界人均占有的1/12c辽宁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又很不均匀,辽东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是全省人均水量的5.2倍,但由于远离我省缺水地区,且大部分水量处于中朝界河鸭绿江,引用困难。中部地区是我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这一地区用水是占全省的70%,但供水量只占对.4%,年人均水量只有sbnr,是…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特点、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论述了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加剧这一矛盾所决定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认为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是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危机的一条有效途径。以城市污水为再生水源,根据该区域特点,提出了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三项国家标准公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实施污水资源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批准发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三项国家标准。这三项标准分别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将于今年5月 1日实施。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2 0 0 1年 ,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 42 8.4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2 0 0 .7亿吨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2 2 7.7亿吨。一般情况下 ,城镇供水经使用后 ,有 80 %转化为污水 ,经收…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对四川省2001-200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1-2009年间四川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率在逐步提高;干旱灾害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大,四川省历年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四川省水资源存在严重分布不均的现象,经济较为落后,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小的西部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经济较为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的东部盆地地区水资源量小,生态盈余较低,在绵阳、遂宁、内江、自贡等地出现生态赤字,水资源利用呈现不安全状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四川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四川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污水回用系统规划研究概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ProgrammingofWastewaterReuseSystem1国内外污水回用研究及应用现状我国是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已成为限制许多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有:第一,改变生产结构,革新生产工艺及装备,调整用水方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第二,远距离跨区域调水,以丰补缺,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均的自然状况;第三,将城市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的水量稳定,水质污染较轻,易于处理,可就地回用于工业及市政等,其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远远低于远距离跨区域引水,不存在与其它地区争水的矛盾。因此,污…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水资源的匮乏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20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我国年排放污水800多亿m3,城镇日排污水约为1.37亿吨,污水处理率仅为6%。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或部分处理后排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质较为稳定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把经过处理的污水回用于工业、市政、农业等领域,大力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对于贯彻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质较为稳定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完全可以回收用于工业、市政、农业等领域。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进程,对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委员这样说。 其实,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为克服缺水的困难,已成功地将城市污水开辟为新的水源,有的国家水循环利用率达80%以上。这种城市的“第二水资源”,费用也远远低于开辟新鲜水源和远距离引  相似文献   

12.
远亮 《山东环境》2000,(6):47-47,45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分布很不均衡,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山东作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357方,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均1000方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少于500方的水资源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MBR中水处理系统在小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辉  徐志 《陕西环境》2002,9(2):47-49
1前言陕西省是一个严重缺水且存在一系列特殊问题的省份,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2,世界人均量的1/8,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水资源的年际、年内变化悬殊,水旱灾害频繁,尤以干旱缺水为主。解决陕西缺水的根本对策之一,是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重视发展中水回用技术,其中新型的中水处理工艺一体化MBR中水处理系统比较成熟,值得推广。2国内外中水回用现状中水回用起源于日本,称为“中水道”系统,是在建筑物内设置双供水系统。室内可用于冲厕,室外则可用于绿化、消防、冲洗马路等。美国城镇产业化的污…  相似文献   

14.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切实做好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保护 ,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及基本特点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 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面水为2 7万亿立方米 ,地下水为0 83万立方米 ,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2300立方米 ,约为世界人均的1/4 ,居世界第121位。目前我国有16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世界严重缺水线 ,其中山东等六个省人均低于500立方米 ,属严重贫水地区。在水资源分配方面 ,占我国总面积63 5 %、矿产资…  相似文献   

15.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加强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城市污水全量循环理论对再生水利用的技术及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小尺度社会单元自循环利用模式、社会大循环利用模式两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水是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而且不能替代的物质,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630m~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也很不均匀,华北地区(指京津冀晋两市两省)属水资源较少的地区,海河流域尤少,人均占有量仅300m~3,为全国平均值的九分之一,华北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中心地区,这里的水资源紧缺关系到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基于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河西走廊5市以及三大内陆河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呈对数增长关系,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与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则较为复杂。同时,河西走廊短缺的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而且约束强度在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中部地区城市化的较快发展是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而西部的疏勒河流域,则是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但也是人均用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因此,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是河西走廊各地区实施城镇化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8.
平衡水资源供需、实现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2011—2020年江苏省和甘肃省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人均水资源承载力、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盈亏变化趋势。结合各产业人均用水生态足迹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常年呈生态赤字状态,甘肃省生态赤字状态近几年已有所缓解。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从“水源—取水—净水—排水—水处理—回用”流程展开,再生水回用阶段应综合考虑区域实际情况,根据各产业用水生态足迹统筹分配再生水中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比例,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不仅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匀,使得水资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地球物理勘查的相关概念,对其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一定还记得这样一幅宣传画 :一颗大大的眼睛下面有一颗大大的泪珠。上面一段话的大意是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水资源 ,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人们带来警醒。中国是缺水的 ,要用占世界 6%的水去养活占世界 2 0 %的人。而北京的水资源就更紧缺 ,人均水资源量是国内人均水资源的八分之一 ,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十分之一。缺水程度与沙漠地区的以色列相似。市有关部门在最近的节水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中说 ,由于来水量少 ,加剧了地下水超量开采 ,使地下水位进一步降低。而南水北调近期又难以实现 ,水资源匮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