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泸州市2016—2020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借助聚类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手段,对原有降水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并验证优化结果。在遵循《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 165—2004)点位布设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降水监测点位评价体系,从原有7个降水监测点位中优化筛选出3个。优化后的点位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显著性均>0.05,表明优化前后全市降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该优化方案不会影响区域整体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大气环境例行监测中点位系统偏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例行监测中点位系统偏差校正方法赵虹张国荣(辽宁丹东市环境监测站,丹东118002)①降尘校正:利用优化前4个点位48个数据样本作为自变量;优化后4个点位48个数据样本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816+0.748x,式中x为优化前...  相似文献   

3.
河口海湾位于陆海交错带,受径潮流作用的双重影响,具有物质输运格局复杂、生态环境变化梯度大等特点。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与优化是科学、客观评估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状况的前提。采用空间平衡抽样法开展监测点位增设和优化方案研究,将2020年5月上海市海洋环境趋势性监测布设的142个监测点位,增设至200个,并进一步优化至170个,对优化前后的点位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优化后点位的方差和空间自相关值更小,说明空间平衡抽样法适用于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和优化,点位布设和优化结果可客观反映河口海湾的生态环境状况。随后,采用泰森多边形法确定了优化所得的170个离散点位的海域代表面积,克服现有空间插值法的缺陷,为河口海湾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长兴岛的环境空气降尘点位为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点位进行优化分析,快速完成点位的分类;再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不仅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并可根据原信息量需要保留的比例,来合理确定优选的类别数,使得优化调整的过程更为科学,结果也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5.
聚类分析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各城市在对大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时,一般是根据经验对原有点位进行优化削减,再辅之以简要的统计检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显然,这样的定性优化过程难以避免经验化和主观臆断性。本文引入聚类分析方法用于点位的优化布设,对优化过程的定量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将这种方法用于成都市大气监测点位的优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固定污染源烟气流速手工监测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上海市三家电厂为例,应用实测数据比对、验证了流速手工监测方法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改进试验中三家电厂所取点位计算得出的流速值与标准方法测出流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较小,各厂可选取相应点位作为流速监测点位。  相似文献   

7.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掌握其环境质量状况,摸清污染来源和影响范围的必要手段。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点位优化是提高环境监测代表性的必要手段。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2014)的要求,梳理了点位优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经过试优化,预计在全国将增设122个国控监测点位。其中,76个在原有监测点位中选择增设,46个按照规范要求新设。利用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插值分析,调整前后水质总体变化小,未出现颠覆性结论,同时提高了对陆源影响区域水质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统计2012年10月和11月浦东机场飞机机型和航班架次,根据各类飞机起降的污染物排放设计工作参数,估算出2012年浦东机场飞机起降时排放的NO2、SO2、CO和HC的估算值。利用浦东新区13个空气监测子站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数据绘制等值线图。结果显示,机场所在的江镇点位和祝桥点位二氧化氮浓度变化受飞机影响很大,而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硫对两个点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建议采用改进飞机滑行路线、探讨征收飞机碳排放税等措施减少飞机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苏州市8个国控大气监测站点2013—2015年的PM_(10)、PM_(2.5)、O_3、SO_2监测数据,计算了各站点之间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通过分析相关系数矩阵,发现苏州市大气国控点位的监测数据相关性均较高,点位设置存在一定的冗余,国控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十分必要。利用最长距离法对各站点的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中心城区的点位调整方案。点位调整前后4种污染物监测数据四季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正负偏差的二项检验结果表明,调整后未对监测结果产生显著的正/负影响。因此,经过优化的大气监测网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规划网格高密度布点,通过一年的硫酸盐化速率的监测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从而对绵阳市的空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得到采样点位的最佳位置分布。通过检验,证明其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工作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和资料,可以增强点位布设结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基于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发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方案,分别介绍了基础点位、风险点位和背景点位的总体布设方式和布设要求,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各类点位理论布设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十二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工作,指出监测点位设置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点位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思路,总结监测网络调整结果,并开展点位优化调整的成效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监测网络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江苏省"十二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工作,指出监测点位设置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点位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思路,总结监测网络调整结果,并开展点位优化调整的成效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监测网络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优化布点的TOPSIS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多目标系统的优化布点问题,尝试提出用改进的TOPSIS法研究水质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并建立改进的TOPSIS法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优化矩阵的信息,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可用于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布点.  相似文献   

15.
2016—2017年,选取烟台市3个代表性点位采集了PM_(2.5)样品,分析了其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特征,并利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对环境空气受体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PM_(2.5)浓度呈现出盛泉工业园点位[(68.9±30.5)μg/m~3]福山环保局点位[(64.5±25.5)μg/m~3]百盛商城点位[(58.8±19.2)μg/m~3]的空间分布特征。水溶性离子、碳组分(OC和EC)和地壳类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与各点位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区有关。形成机制上,NO~-_3在福山环保局点位主要以NH_4NO_3形式存在,而在盛泉工业园点位存在一定的Ca(NO_3)_2形式占比。源解析结果显示,3个点位均受到海盐源的影响,福山环保局点位二次颗粒物污染最为严重(43.9%),盛泉工业园点位燃煤源贡献突出(16.4%)。  相似文献   

16.
对总量控制监测中主要污染物CODcr、Pb、Cd在废水中的分布规律及采样点位布设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采样点位优化选择的办法以提高废水样品的空间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表水监测断面优化调整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布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及优化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区域地表水点位优化的目的和原则,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的对区域地表水监测断面进行调整的步骤和方法,并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监测断面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蚌埠市环境空气中PM_(2.5)的来源,于2017年8月18日—9月18日,在百货大楼和高新区站点,利用单颗粒物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开展PM_(2.5)在线源解析。结果表明,百货大楼点位ρ(PM_(2.5))高于高新区点位,轻度污染比例(4.2%)明显高于高新区点位(0.8%),出现了中度污染(0.3%);SPAMS的PM_(2.5)质谱图显示百货大楼点位PM_(2.5)中K~+、Na~+特征明显,高新区点位HSO_4~-、NO_3~-、NO_2~-等无机信号较为明显;2个点位NO_3~-、NO_2~-、NH_4~+离子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明显较高,且高新区点位NO_3~-、HSO_4~-离子数占比要明显高于百货大楼点位,燃料燃烧、工业工艺源、农田氮肥施用是其主要的人为污染源;2个点位PM_(2.5)成分主要为元素碳,分别占比42.4%,40.6%;污染时段,ρ(PM_(2.5))快速上升,除受本地机动车尾气源和燃煤源累积影响外,百货大楼点位扬尘源排放增加,高新区点位扬尘源和工业工艺排放源增加;2个点位机动车尾气源均为首要污染源,分别占比29.5%和30.9%,其次为燃煤源(24.3%和24.7%),扬尘源占比分别为22.9%和20.8%。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秋季典型PM2.5污染过程数值预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基于2012年10月上海出现的一次典型PM2.5污染案例,验证评估上海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Model-3/CMAQ预报性能,采用过程分析技术,定量评估不同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上海代表性点位PM2.5浓度变化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Model-3/CMAQ模式系统能较好地反映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与特点。对于上海市区点位(徐汇上师大)和东南部点位(奉贤海湾和浦东惠南),PM2.5浓度上升主要受本地源排放影响,其贡献比例超过40%,其次是区域大气传输作用的影响。对于西北部点位(崇明监测站和青浦淀山湖),区域大气传输是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贡献比例超过70%,其次是源排放。各点位PM2.5浓度的主要去除途径均为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均超过70%,其次是干沉降。气溶胶过程对PM2.5主要起二次颗粒物生成的作用,特别是市区及东南部点位,贡献比例较西北部点位更高。  相似文献   

20.
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首先,指导性文件《基本水质监测方案》中的环境监测计划要求建立1个不少于1 000个点位的国家地表水质环境监测网,并提出了点位设计的标准,包括4点基本要求和针对每一类水域的具体要求。其次,另一指导性文件《准备州综合水质评估(305b报告)和电子升级:报告内容的准则》提出了1种新的对水质的综合性评估技术,要求在传统的判断点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方法。最后,全国一致的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相当有效的获知全国范围的水质情况及变化趋势的方法,EPA完全支持通过这种概率统计点位设计的方法来评估更多的水质状况。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