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环境保护部批准的第一个环境服务业集聚区试点建设项目。本文介绍了南海区建设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的主要优势,阐述了该集聚区建设的三大定位,重点分析了"3434"建设思路,得出在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上的六点主要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开展环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四川广播电视塔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公众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位于成都市区的四川广播电视塔的辐射特征,根据相关规范制定了监测方案,并进行了射频综合电场监测。通过分析不同方向和高度的监测结果,归纳电磁辐射设施应用与电磁环境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四川广播电视塔周围公众居留位置处电磁辐射满足国家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具有不同环境意识的旅游者,对旅游帚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运用spss软件和建立函数模型,对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统计特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环境意识的各层次也表现出各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文章最后指出了基于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分析对于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川人口已达1.1亿,农业人口8000万,自然地理、地质地貌环境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森林、竹林、草场资源丰富;除山地、高原外,气候是以温暖潮湿为主,是发展工农林牧副渔等得天独厚的有利环境,但建国40年来,随着50和60年代大规模民用与国防工业配套完整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近十年各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由于没有注意环境保护,一些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但使得耕地逐年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大中型工业和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出现水土流失,旱涝频繁,威胁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油、肉、家禽、鱼、菜等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我省目前仅以占全国耕地面积1/16而养活了占全国人口1/10的人民,因此,长期不懈地重视研究合理开发国土资源更显得必要。本刊这期登载有关“四川农业环境的喜与忧”等三篇文章,文中谈到我省农业环境的利弊,现状及对策与生态农业、林业的典型经验,以期引起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环保、农、林干群的关注,必须长期高度重视工业“三废”污染与农业环境保护,要因地制宜抓好各地的农、林、果、桑、茶,糖、酒、烟,牧、副、渔等综合区划试范区的推广,加强环境保护全面规划指导,逐步扩大各种可行的农林牧副渔等生态良性循环村、乡、区、县典型经验,为我省人民生产大量丰富的优质食品和增产更多的优质工业原料,为振兴我省国民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绍辉 《四川环境》2000,19(1):59-60
本文以唐山市为例,论述了城镇建设中环境形象的塑造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环境》2006,25(4):I0001-I0001
四川的自然生态环境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她孕育了巴蜀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我们繁衍生息的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天府之国。“建设生态四川,打造绿色天府”是我们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绿色希望的美好愿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充满朝气的万千生灵是我们的生命源泉,也是我们四川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自然环境文化共同拥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电磁环境中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频率特征、传播方式进行分析,根据对成都市主城区电磁环境频谱进行的大量点位监测,对照分析监测结果及谱图,分析论证了成都市区电磁环境频谱的主要构成情况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8.
四川的环境现状及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天开 《四川环境》2002,21(1):1-6,11
四川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在低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和研究四川面临的环境形势,采取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及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实际,提出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园立体化实践环境模式。立体化实践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网络和宿舍三个方面,并以网络交流平台为重点及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宣教动态     
《环境教育》2013,(8):6-7
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授牌环境保护部会同教育部日前联合在陕西省咸阳市召开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观摩暨授牌会。会上,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负责同志为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9省(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代表授牌。咸阳市环境教育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咸阳市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