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ISO发布一项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对地震前后的房屋安全等级进行评估的新标准。ISO 28841:2013《简化抗震评估和混泥土建筑修复指南》是一项专为还没有全国性建筑规范的国家而制定的标准。一项国家性建筑规范的建立和实施,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拥  相似文献   

2.
面向 2 1世纪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研究的需求 ,建筑结构的标准与规范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作了简要介绍 ,并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 89)及其 1998年 9月的征求意见稿中相关的内容作了对比 ,还对 2 1世纪的抗震设计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归纳了危害结构安全的主要装修改造行为,提出装修改造对结构安全性影响应以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构整体抗力的变化。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装修改造前后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复核,重点分析了建筑荷载增加、承重墙窗下墙拆除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指出在各种装修因素综合作用下,结构承重体系发生改变,尤其是抗震薄弱构件的出现,使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大大降低。提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合理化建议,对防止突发性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爆破开采对煤矿采空区地面建筑抗震安全性的影响,提出爆破开采作用下煤矿采动建筑动力响应的分析方法。重点探讨所论建筑对爆破开采地震动力的加速度响应及其应力场分布。将煤矿采动建筑的爆破地震动力响应在岩层注浆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爆破开采地震波的冲击破坏效应严重劣化煤矿采动建筑的抗震性能;岩层的移动破断能够增大岩体的破碎度和耗能能力,降低爆破开采地震波传到地表的灾害能量,但增大煤矿采空区及其上方地面建筑失稳破坏的概率。对岩层注浆加固,能够增加煤矿采动建筑的爆破地震动力响应速度,降低煤矿采空区动力失稳坍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适当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构的安全性是结构设计最主要的追求目标。笔者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0— 2 0 0 2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 0 0 0 9— 2 0 0 1较原规范在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所作的重大调整以及途径问题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学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地震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所以建筑质量是抗震的重中之重.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和美国,在建筑抗震上都有自己的"法宝". 日本让"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变成空话 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同时,日本也是世界超级抗震强国,有着世界上最严格的建筑规范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技术.  相似文献   

7.
九州搜索     
大型公共建筑 要严守抗震规定 建设部近日下发有关通知,要求大型公共建筑要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有关规定。 通知指出,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的,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  相似文献   

8.
1 试验目的 荷载试验是通过加载的方法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进行直接评定,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当采用常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检测鉴定的要求时,往往需要进行荷载试验。但荷载试验受到场地、时间、经费等的限制,不可能大量采用,因此,荷载试验应根据常规检测方法所得出的检测结果,确定用作荷载试验的构件,以减少试验数量,将试验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到试验结构的可疑区段或危险部位。2 试验范围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荷载试验: (1)当采用常规检测方法,不能确定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时; (2)存在严重缺陷或遭受地震、火灾、爆炸等灾害之后,需评定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或对结构的安全性提出怀疑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沿倾向延伸较长但不属于深部开采的一类矿体在连续回采时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云南某磷矿的地下开采进行了计算,系统分析了采场顶板、矿柱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等特征在矿体连续回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采深度越大,当前作业采场的顶板沉降越大,而且随着其回采结束,采场顶板位移并不会停止,而是会随着后续采场的开采继续增大直至全部采场作业结束,即采场顶板的位移具有累积效应;另外,随着采场逐渐下移,顶板和矿柱所承受的应力越来越大,塑性区分布范围亦呈扩大态势,表明按照浅部结构参数设置的采场在开采下部矿体时已不能完全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对于非深部开采但倾向延伸较长的矿体回采,在开采下部矿体时不能简单照搬浅部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作业,而应适当增大矿柱尺寸或减小矿房和矿柱间距,以保证采场的持续稳定及矿山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采场在覆岩运动过程中关键层的缺失与否对综采工作面采场矿压的影响效果,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煤21304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出现的2次压架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岩层的关键层缺失与否对下部煤层的开采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上部已采单一关键层的煤层回采影响较大,当上煤层的关键层未缺失时回采后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其下煤层回采也易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反之亦然;在冲沟发育较深的地形,关键层的形成也会受到冲沟影响,造成部分关键层缺失,当关键层缺失时工作面向坡开采,随着工作面所承受的荷载逐渐增大,出现动载矿压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背坡开采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采场顶板-矿柱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场破坏失稳是一个不连续的非线性过程。为分析矿山采场的稳定性,在建立采场顶板-矿柱的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安徽某充填采矿法矿山的采场结构参数,运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采场突变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机理,构建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推导得出系统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结果表明:采场中矿柱的应变软化特性和刚度比是导致系统失稳的主要因素,而矿柱的突跳量仅与系统的内在特性有关。结合矿山实例,从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个方面对采场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尖点突变理论合理可行。验证了采区设置盘区矿柱等安全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火灾演化、整体火安全和火灾蔓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介绍了自然火灾演化过程及关荷载如何确定后,对建筑整体火安全概念进行了讨论,包括火灾时居民和消防人员的安全性、自然抗火时间、结构火安全设计和财产损失。对结构破坏后的火蔓延计算及标准热荷载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冶金部在武汉组织中国科学院武汉岩体土力学研究所等七个单位的有关专家,于1992年10月23日对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研制的“YSZ-2智能化岩体声发射监测仪”以及该院与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丰山铜矿共同完成的“丰山铜矿北缘采场顶板冒落预测预报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丰山铜矿北缘采场采用声发射技术预测预报顶板冒落是成功的;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钾肥行业传统的皮带输送系统中除尘设备使用寿命短、除尘效果差等问题,采用无动力除尘技术,优化了转运站系统各部分结构,使得外部空间中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改造前后钾肥皮带转运站周围工作空间的粉尘质量浓度由50 mg/m~3以上下降到4 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5.
高耸结构的风响应分析比较困难和复杂,<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都提供了一系列图表,针对某一具体结构,通过查阅这些图表来逐步计算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缺乏普遍适用性.以编制这些图表的原始公式为基础,适当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推导出截面沿高度不变化的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仪器测定和计算分析程序复核验算的方式对企业老旧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根据现行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得到老旧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通过结构安全性评级提出了老旧建筑相应的维护建议,本文为企业老旧建筑的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金川二矿区大面积采场围岩整体的稳定性,根据对采场与地表破坏现象的调查与监测结果提出了大面积采场整体失稳的4种模式,确定了采场稳定性评价指标。设计了13因素3水平的数值正交试验方案,采取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获得了4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可靠度理论对各评价指标的采场稳定性可靠度进行分析和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对于采场围岩整体稳定性系统,将4个评价指标以串联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出采场整体失稳风险概率达11.28%,采场围岩整体失稳有一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盒式多筒结构这种新的结构体系,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新型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以某地拟建工程为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不同水平侧向力分布模式对盒式多筒结构的影响,并与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选出盒式多筒结构适合的水平侧向力分布模式,进而对盒式多筒结构进行抗震性能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布模式对于盒式多筒结构这样一个新型结构体系最为适宜,并得出了盒式多筒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各项参数都远优于规范限值、塑性铰出现顺序满足规范要求、抗震性能优越的结论.盒式多筒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较为适用,一个筒作为一户,充分体现了"大开间、灵活划分居室"的优势.研究可为空间网格盒式多筒结构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为盒式结构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筑物的倒塌是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导致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不断改进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方法是传统的抗震减灾措施。随着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不断发展 ,它为建筑抗震减灾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准则 ,混合质量阻尼器 (HybridMassDamper ,HMD)被应用于建筑抗震减灾中 ,对于发生频度较高的低烈度地震 ,主要通过调谐质量阻尼器 (TunedMassDamper ,TMD)控制结构的振动 ;而当发生烈度较高的地震或TMD不能满足控制目标要求时 ,启动作动器施加主动控制力 ,用主动控制力驱动TMD的附加质量块 ,提供给主结构更大的控制力 ,把TMD转化为主动质量阻尼器 (ActiveMassDemper ,AMD) ,取得预期的控制效果。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 ,HMD适用地震激励的范围广 ,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金川二矿区采场整体围岩的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影响采场整体围岩的稳定性的1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采取最小二乘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获得4个评价指标函数。利用可靠度理论进行采场稳定性可靠度分析和失稳风险预测,获得采场围岩的能量释放率(ERR)、地表沉降率(SDR)、采场围岩和充填体收敛率(DCR)和平均屈服率(AFR)4个评价指标,对应的失稳风险分别为7.5%,0.78%,3.02%和0.32%。采用4个评价指标的串联模式系统综合分析采场围岩整体稳定性,计算出采场整体失稳风险概率为11.28%,表明采场整体存在失稳风险,需要进一步监测岩体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