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系统分析导致高处坠落人因事故的产生机理,通过统计152起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从组织影响、安全监管、不安全行为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等4个层次,辨识影响高处坠落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修订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框架(HFACS)。设计高处坠落人因失误调查问卷,开展一线高处作业人员问卷调查,建立高处坠落人因失误结构方程模型,对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潜在因素间均呈正相关,且高处坠落人因失误事故的关键路径为资源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督培训不充分→班组管理不良→操作违规。综合各因素间相关性,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人因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Fuzzy的高处坠落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率最大。预防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始终是建筑业应解决的重要问题,高处坠落危险性评价是预防与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以高处坠落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处作业"人—机—环境—管理"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立生产人员素质因素、生产设备因素、环境条件因素、安全管理因素等4个大类和23个小类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处坠落风险的AHP-Fuzzy评价模型,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集。对给出的实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基于AHP-Fuzzy的高处坠落危险性评价方法是可靠与实用的,并对高处坠落危险性的评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的高处坠落事故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危建筑行业施工作业中高处坠落事故居于“五大伤害”事故之首。以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为研究对象,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的排序向量,根据复杂系统的脆性理论,通过脆性激发度的定义,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了脆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不安全设施、无防护措施、强度不够和处于不安全位置这四种因素是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脆性源。研究结果为建筑行业事故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21,(3):8-9
高处作业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存在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危险性极大。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解决高处作业安全难题,提高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配备及准确使用,势在必行。同时,还需借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力量,共同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对建筑施工特点和建筑施工事故类别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引起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并用事故树分析出引起高处坠落的基本原因事件,然后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措施,为建筑施工和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处作业     
<正>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引人深思。建筑业"五大伤害"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忽视高处作业领域的安全问题将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本刊特策划——"高处作业"专题。在本期专题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分院院长李守林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处作业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特点,分析了临边作业、悬空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攀登作业和洞口作业等5类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对策措施,从而为控制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筑业是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管重点难以把握、施工事故多发的现状,选取1997-2006年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数据,以多发事故高处坠落为例,通过拆分、合并、剔除筛选出10种引发高处坠落施工事故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筑施工事故因素的聚类分析,获得三类影响因素,即“人—管理—物”;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各类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序,从而找出建筑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为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监管措施和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10起典型高处坠落事故的行为原因。首先,从个人层面研究一次性和习惯性行为原因,即不安全动作、物态和安全知识、意识;然后,从组织层面研究运行行为原因,即安全管理体系;最后,建立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行为原因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发生最多的不安全行为是未正确佩戴或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且欠缺相关安全知识;生产主管雇佣临时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注意周围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是安全意识不足的主要体现;安全管理体系欠缺主要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事故类型。目前,很多学者都针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致因、预防等方面展开了相关分析和调查研究。但很少有人采用多维宏观指标动态反映事故变化趋势,再基于事故发生规律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措施。对此,为了预防或减少建筑施工行业高处坠落事故,笔者基于2019年重庆市高处坠落事故统计数据,总结了其发生的共性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梳理了导致事故发生的敏感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处坠落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华德  和贵山 《安全》2009,30(7):8-11
针对建筑过程中的高处坠落评价方法主要是定性评价,提出了层次分析法。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划分为作业者因素、物的因素和安全管理3个子单元,找出各单元中引起高处坠落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定量评价结果对高处坠落的诱发原因进行总排序,确定危险性因素的危险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为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梦  傅贵  许素睿 《安全》2021,42(2):43-50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本文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研究2012-2018年50起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对导致事故的根源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使用SPSS软件分析原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事故原因构建递阶层次模型,计算出其权重值并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影响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和违章操作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事故预防重点。研究成果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处坠落、坍塌和物体打击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三大伤害”。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在建筑施工领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有效降低事故带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重大损失的重要方式。同时,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保险方案设计,做好事故预防服务,才能有效地降低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编制复杂事件事故树时中间事件的展开方式,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剖析事故原因,发现事故的发生均是事故致因理论中"人-机-环"三因素作用导致的。基于此,根据系统分割准则和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了一种事故树基本展开型式,提出事故树编制时的"二分法"原则,建立了通用的事故树简易展开模型。利用模型将事故的"人-机-环"三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高处坠落这一事件的事故树分析中,确定了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出包含7个中间事件和11个基本事件的高处坠落事故树。研究表明,模型可有效实现复杂事件事故树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论将传统的"因素分析"从定性向半定量方向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2017年7月3日,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都集团”)在新疆阿勒泰市阿肯艺术中心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相似文献   

16.
黄绪惠 《劳动保护》2010,(10):98-99
高处坠落事故是船舶停泊、航行中经常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对于船舶这个受气象、海况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特殊生产场所来说,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对摔伤人员进行有效救助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根据笔者在船舶工作的多年实践,拟与同行交流预防坠落事故的方法,规范  相似文献   

17.
<正>高处作业风险识别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的统计,在所有建造工人遭受的致命事故中,高处坠落的死亡率最高。因此,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造业伤亡事故的关键。高处作业作为建造行业常见的施工方式,其风险不仅与施工人员、施工工具有关,而且与作业环境、施工方法等因素有关。因此高处作业施工人员面临3大安全风险,一是施工人员从无防  相似文献   

18.
张玲 《劳动保护》2008,(12):56-57
在建筑施工生产中,每年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0%左右。减少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首要任务。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主任秦春芳日前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提出了依靠技术进步,防范高处坠落事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处坠落是安全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轻者摔伤,重者死亡。如何有效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呢?根据多年实践可以总结归纳为“高处作业安全十卡控”,以此控制或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预测地铁车站施工高处坠落可能性,构建基于HFACS-BN的地铁车站施工高处坠落可能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框架,识别地铁车站施工高处坠落致因因素,并将其映射为贝叶斯网络(BN);然后,将基于正态分布权重的群决策法、模糊最佳最差法(fuzzy-BWM)、全局相对值等方法相结合,并应用到BN中获取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和中间节点的条件概率,依托BN的正向推理计算高处坠落节点处于各状态下的概率,敏感性分析辨识关键致因因素;最后,选取成都地铁11号线3个车站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回龙路站、钓鱼嘴站和芦角村站的高处坠落最可能状态分别为严重故障、无故障、无故障状态,均与实际施工情况基本一致;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移除防坠落x措施、踩空踩滑、安全意识薄弱、站在不安全位置、照明不足为高处坠落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应重点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