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煤矿绝大部分是井下作业,安全生产历来是煤矿的一个突出问题。原煤炭部(现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贯彻“安全第一”方针:以来,确立了“强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从管理入手,从安全基础抓起,广泛深入地开展质量达标、安全创水平活动,并努力改善煤矿技术装备,接连三年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伤亡事故以每年10%的幅度递减,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但是,对粉尘的危害,在思想上和  相似文献   

2.
由于陕西省矿山大部分是集体、民营开采,经济效益比较差,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事故隐患多,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去年1-11月份,全省非煤矿山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起数44起,死亡54人,与前年同期相比起数减少6起,死亡人数减少10人,分别下降16.98%和20.59%,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为了加大全省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局40号文件精神的要求,陕西省从今年4月份全面开展了非煤矿山安全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3.
看了这个题目,会感到有些怪异。怎么把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件事放到了一起。如果不明就里.你就是有超级想象力也不明白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可是,就是有人把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有关部门规定,在中非峰会期间北京的小煤矿停止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我国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以2017-2019年全国煤矿交接班前后2 h内的事故为分析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法对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类型、区域、月份、时间段、诱因5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顶板、瓦斯、运输事故是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的主要类型;2)四川、山西、贵州是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灾害严重区域,其中贵州省为重大事故高发地区;3)每年1月、7月、12月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频率最高,12月较大及重大事故最多;4)16点班前后2 h内煤矿事故数量最多,灾害最为严重;5)违章作业是导致煤矿井下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针对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规律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煤矿管理者的教育经历与煤矿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在分析事故致因理论和教育收益理论基础上,使用明瑟收益率模型,构建煤矿矿长文化程度、受教育时长、从业时长等个人教育经历与煤矿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的关系假设,并结合全国煤矿矿长调研活动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矿长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时长、从业时长与煤矿企业的生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煤矿矿长的文化程度与煤矿的伤亡人数存在负向影响关系;并在此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6.
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究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现状及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特征,以2011—2020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法对突水水源、发生地域、发生时间及煤矿所有制4个相关因素与煤矿水害事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水害事故的突水水源主要为老空水,约占所有水害事故的80%;2)山西、贵州、黑龙江是煤矿透水事故高发区,也是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3)每年4月份是水害事故高发时期,6—9月份发生事故后死亡人数较多;4)乡镇煤矿年均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较多,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对重大水害事故原因进行总结整理,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煤矿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后的原因,阐述了安全管理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近年来山西省煤矿事故的发生特点,基于2015年—2018年山西省煤矿事故数据并结合全国煤矿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对事故等级、类型、地点、企业性质、煤矿辖区5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煤矿安全形势有正负影响;近年来山西省煤矿安全总体形势好于全国,但机电、运输事故频发,水害事故时有发生,需要对该类事故加强防范措施;回采工作面为事故多发地点,这与全国煤矿事故特点不尽相同;国有重点煤矿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高于地方煤矿企业,这主要是由于国有重点煤矿数量多、产量大的原因。应同时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坚决落实安全责任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顶山市新华区为全国重点产煤县 (区 ) ,区内煤矿以乡镇小煤矿为主 ;小煤矿井田多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大型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 ,主要开采残留煤柱和采后剩余底部煤层。笔者根据新华区小煤矿生产的特点 ,总结、规范了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井田开拓、采煤方法 ,重点研究了房柱式采煤法采准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 ,特别是保持煤房稳定、提高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特殊支护问题 ;同时结合小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 ,提出了小煤矿采煤方法改进的技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 ,对规范我国小煤矿的采煤方法、提高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推动小煤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瓦斯区域性治理是控制中小煤矿瓦斯事故的重要措施罗音宇(劳动部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处,北京100716)煤矿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每年死亡都在8千人左右,约占全国所有企业因工死亡人数的60%。在煤矿各类事故中,尤以瓦斯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煤矿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后的原因,阐述了安全管理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我国煤矿事故的一般性规律,基于2014年我国煤矿事故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煤矿百万t死亡率、事故区域、类型、月份、时间段、诱因6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重庆市煤矿事故发生频率较高,贵州省瓦斯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事故类型,瓦斯爆炸是煤矿瓦斯事故的主要类型;8月煤矿事故情况较为严重;10:00-11:59是煤矿事故频发时间;违章作业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针对煤矿事故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确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全面性、重点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基本原则;以此为指导构建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由安全规划、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组织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资源保障系统和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共8个要素构成;论述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要素的主要建设内容,为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煤矿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煤矿应急预案的特点和相关要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煤矿应急预案15个核心评价指标;构建煤矿应急预案完善程度影响因素的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三级层次结构,建立煤矿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模型及计算方法,先计算煤矿应急预案核心指标的合成权重;通过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煤矿应急预案综合评价结果,并确定煤矿应急预案修编的工作重点;通过对某煤矿应急预案进行实例评价,确定该应急预案为三级,需要修订,并且确定培训演练是该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内容。实例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为煤矿应急预案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煤矿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小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规模小,产量低,管理差,效率低。按照北京市发改委2006年核定的生产能力,北京市小煤矿生产能力一般为3至5万吨/年。小规模的开采方式带来生产系统复杂、生产集中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事故点多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安全状况差;二是小煤矿现有管理模式不利于规范安全生产。小煤矿中私人投资、个人承包的经营模式大量存在,这种投资和经营管理模式客观上不利于矿山企业的安全发展;三是小煤矿的短期行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由于北京市小煤矿采矿许可证核发的有效期较短,一般为1至3年,小矿主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四是基础资料不齐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五是小煤矿“三超”即超能力、越定员、超强度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体制视角的煤矿矿难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煤矿安全事故的成因进行回顾。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煤矿矿难发生的各项因素只是表象,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层面的问题。分别从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双重体制角度对我国煤矿矿难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煤矿企业积极性不高和安全投入不足;以市场资源配置和利益驱动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煤矿企业人才严重缺乏、超能力生产严重、安全管理不严和违规操作频发;双重经济体制共同作用引致了我国煤矿行业的监管不力。针对体制对我国煤矿带来的问题,分别从管理机制、安全投入、福利待遇和监管体制等方面给出治理煤矿矿难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百色矿务局以“人本、安全、发展、和谐”为核心;以“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矿井、花园式煤矿、专业化队伍”为模式而开展、推进煤矿的安全文化建设,从而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对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业的重要意义;并根据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基本框架,为今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4月6日9时55分,吉林省蛟河市丰兴煤矿发生一起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70万元。事故背景丰兴煤矿位于吉林蛟河市拉法镇,1985年开始建设,1996年3月,由地方国有煤矿改制为私营企业,并更名为蛟河市丰兴煤矿。2008年9月,丰兴煤矿转为股份制经营。该矿于2008年10~12月进行了技术改造,矿井设计能力6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