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禽畜废物在厌氧条件下产甲烷性差的问题,采用水热法预处理+中温厌氧消化改良法考察了水热法预处理强化牛粪厌氧消化性能的效果,并进一步通过分析预处理前后牛粪化学组分、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变化以探究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水热预处理能提高牛粪的厌氧产甲烷性能,过高的预处理强度(R0)反而抑制了产甲烷率.在水热预处理温度为70℃、时间为4 320 min时(R0为3.27),牛粪获得最大甲烷产量(以VS计)176.36 mL/g,比未预处理组(145.76 mL/g)提高了21.00%,乙酸浓度提高了65.69%,木质素去除率达到11.50%,可知有机组分的降解和木质素的移除是牛粪厌氧产甲烷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元素分析发现,预处理后牛粪O/C〔w(O)/w(C)〕得到提高,表示糖类化合物增多;同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R0过大时,木质素中芳环骨架的CC作用会增强,类木质素物质增多,导致牛粪产甲烷性能降低.研究显示,水热预处理能够有效增强畜禽废物的降解能力,促进牛粪产甲烷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牛粪是青藏高原常用的生活燃料,其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影响着青藏高原大气环境,该文为获得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及组成特征,在林芝市、那曲市、拉萨市林周县开展了牛粪燃烧研究,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牛粪燃烧排放的PM2.5,并分析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林芝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为(6.260±0.870) g/kg、林周为(8.204±2.085) g/kg、那曲为(8.281±0.300) g/kg。夏季林芝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为(6.426±1.761) g/kg、林周为(7.669±2.005) g/kg、那曲为(11.912±1.741) g/kg;夏季的相对湿度大于春季,在春夏两季林芝与林周的PM2.5排放因子差异较小,而那曲夏季排放因子略大于春季;随着海拔增高,空气中含氧量降低,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增大。牛粪燃烧PM2.5中碳组分占比为59.7%~77.8%、水溶性无机离子为17.8%~31...  相似文献   

3.
本文深入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厌氧单元和好氧单元,结合数学模型,从而建立起碳、氮、磷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平衡分析方法,以此更好的为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提供科学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牛粪生产沼气,并将副产物有效利用是处理牛粪污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牛粪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和副产物的利用率,整体工艺采用牛粪发酵前固液分离,固体进行好氧发酵回填牛卧床,分离液进行厌氧-好氧发酵,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为系统增温,最后液体通过人工湿地处理达标排放。结果表明:对牛粪进行发酵前固液分离,降低了物料的粘度,利于微生物的传质,可以取得较好的产气效果,沼气通过沼气燃烧炉转化为热能为系统增温降低了其他能源的供给,同时湿地的利用也有效地改善了养牛场周边环境,为牛粪污生产沼气工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低温低浓度废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应用技术的研究,分析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技术处理废水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就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应用于我国低温低浓度污水处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UASB反应器的启动、水力停留时间和上流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厌氧氨氧化生物代谢新途径的促进以及工艺的改进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模拟青海和西藏2种牛粪在民用炉具中的燃烧过程,采用稀释通道系统与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PTR-TOF-MS)在线分析牛粪燃烧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电子秤实时记录燃料质量的动态变化,获得牛粪燃烧排放VOCs浓度的时间序列与实时排放因子.结果表明,70g牛粪一次燃烧过程持续1100~1500s.牛粪燃烧排放VOCs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总体上呈单峰分布;西藏牛粪在燃烧450s左右VOCs浓度达到峰值7.92×10-6;青海牛粪在燃烧400s左右VOCs浓度达到峰值6.01×10-6.牛粪燃烧VOCs实时排放因子变化范围为40.74~156.88mg/g,趋势不同于VOCs浓度变化,随燃烧过程进行排放因子呈上升趋势.牛粪燃烧至3~4min左右,VOCs排放因子最低.甲醇、甲醛和乙醛3种VOCs排放因子占比最大,其中西藏牛粪燃烧3种VOCs排放占比分别为24.0%±1.9%、11.9%±1.8%和27.4%±1.4%,青海牛粪为22.0%±1.1%、13.3%±2.9%和17.7%±4.6%.本研究首次给出了牛粪燃烧VOCs实时排放因子,可为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建立和青藏高原地区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的优点是:(1)消耗能量少;(2)能回收有用的甲烷气;(3)污泥产量少。然而,对于COD浓度低于3000毫克/升的有机废水,若采用传统的悬浮态厌氧处理工艺,则由于不能维持较长的泥龄,即不能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致使厌氧处理难以应用。厌氧法处理中等浓度有机废水的关键是采取措施截留污泥以提高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从而研究采用了厌氧过滤、厌氧生物流化床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等新工艺。本文简单介绍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上海汽水厂葡萄糖车间废水的试验情况和初步结果。一、试验装置上海汽水厂葡萄糖车间废水主要含葡萄糖,其COD平均浓度为2200毫克/升。实验流程如图1。污泥床反应器的直径为100毫米,  相似文献   

8.
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法处理含酚废水时,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的培养与积累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混合厌氧污泥驯化、单一厌氧污泥驯化、好氧污泥转兼性驯化三组对比试验,探讨了合适的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的驯化方法。研究表明:好氧污泥转兼性法驯化历时最短,处理效果好。静态培养时,微生物经过2个多月的驯化,日均降解苯酚的速率达100mg/(L·d)  相似文献   

9.
污泥单独厌氧消化困难,产气量低,能量回收价值低.但“污泥+生物质”混合厌氧消化能够改善物料间的营养平衡,运行更平稳,既有效处理污泥,又能够提高甲烷产气量,更适合生产实际,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安阳市四家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重金属含量,依据土地利用限值标准,结合生产实际,把安阳市四个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分类,分类混合厌氧消化处理后分类土地利用,既提高了污泥的土地利用,更强化了污泥土地利用的重金属管理.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高温条件下(70℃)牛粪堆肥、土壤、厌氧污泥、腐烂秸秆种接种物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的产氢行为。结果表明:牛粪堆肥接种时达到最大的产气量(1355.7mL/L)和氢气产量(608.4mL/L),随后依次为腐烂秸秆、厌氧污泥和土壤。修改的Gompertz方程可以较好描述产氢量随时间变化趋势(R2>0.99)。牛粪堆肥接种时达到最大的产氢潜力(676.0mL/L),而土壤接种时的迟滞时间最小(9.8h)。DGGE图谱显示:不同接种物对应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Bacillus thermozeamaize,Enterobacter sp.JDM-19和Thermoanaerobacterium polysaccharolyticum strain,KMTHCJT和可能分别是牛粪堆肥,厌氧污泥和腐烂秸秆接种条件下的关键产氢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预酸析-厌氧流化床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预酸析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厌氧流化床(AFB)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析预处理,去除了黑液中大部分难生化降解的高分子物质后,AFB的厌氧消化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预酸析AFB处理比直接AFB处理更为有利.对黑液中木质素的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厌氧处理前后的黑液中木质素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保持不变,但分子量大的木质素有向小分子转化的趋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除了产甲烷菌外,还发现了硫酸盐还原菌和硫细菌.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杨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27(3):42-43,45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包括污水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污泥处理,并有厌氧—好氧治理污泥法和吸附——生物降解法。  相似文献   

13.
炼油厂环烷酸废水含有高浓度的SO_4是影响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作者采用多种方法对厌氧处理中SO_4~-的毒性控制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其方法有:物化法,提高COD/SO_4~-比值法,投加FeSO_4法,铁屑反应法。获得了含高浓度SO_4~-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SO_4毒性的有效控制对策,即采用铁屑反应作为厌氧生物处理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4.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厌氧一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电管厂高浓度甲醇废水的动态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可以克服甲醇废水厌氧处理容易酸化的问题.运行稳定.抗负荷冲击性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造纸工业不仅耗能高,其废水污染也是很严重的。目前,治理造纸废水主要有絮凝沉淀、活性污泥法降解、浓缩燃烧等方法,但浓缩燃烧反应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它能代替造纸工业所需的一部分能源。絮凝沉淀和活性污泥法则在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水中使用,年处理20万吨废水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为此,利用甲烷细菌发酵进行厌氧处理新方法,受到造纸业的普遍关注,并在数年前就已将该法用于较高浓度造纸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活性污泥、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的活性污泥的处理是个棘手问题。国外处理流程大致是:沉降、过滤、脱水、干燥、燃烧。这种流程投资多,处理费用高,回收能量不多。用厌气消化法处理,虽可回收部分能量,减少污泥量,但污泥处理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活性污泥具有一定的发热值。可充分利用它  相似文献   

17.
新增了在煤炭清洁利用方面限期实行燃用固硫型煤要逐渐替代燃用在煤的规定,而要实现此目标关键是燃烧催化剂。本文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以煤的燃烧效率为燃煤添加剂节能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SBR法、高效厌氧反应器法、厌氧(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法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的比较,综合分析了国内现阶段啤酒废水处理工艺中的优缺点及其达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燃煤型倒焰窑排放的烟法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已成为大气治理中的新热点。采用实用新型燃煤机,改变煤的燃烧方式使其完全燃烧,从而使燃煤烟气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达标排放并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0.
为处理污泥热解液并利用其中所含的能量,研究了250~550℃温度下产生的污泥热解液单独厌氧发酵和与牛粪混合厌氧消化的特性.首先研究250~550℃热解液单独厌氧发酵的情况,发现各温度下热解液可发酵、且350℃下热解液产气性能相对较好;但是总体上产气量很少.其次以250℃下的热解液为例,研究与牛粪在高温[(55±1)℃]下混合厌氧发酵时不同质量比(5/80,10/80,15/80;g/g)的影响,发现热解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牛粪的厌氧发酵,且热解液的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第三步选择最低的热解液添加量比5/80,研究热解温度(250~550℃)对混合物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350℃下的热解液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累计产气量最高,达116.42mL/g VS,高于纯牛粪对照组的110.36mL/g VS;其他依次是550℃组、450℃组和250℃组.另外,550℃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初始值最高,为1528mg/L,发酵后降低至254mg/L,为最大降幅,证明污泥热解液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因此,适当热解温度下的污泥热解液可以适量与牛粪进行混合厌氧发酵,为污泥热解液处理和能源化提供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