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伤事故源于生产现场人和物两个方面的隐患,如人流和物流中的隐患未能消除,两个流动线路轨迹相交叉的“点”就是发生事故的“时空”。人流中的隐患(即人的不安全动作或行为)、机械和物质危害是构成能量逆流中的不安全状态。如图1,左图是逻辑“或(OR)门”连接“人为失误”和“机械事故”两个事件,其中人或物的事件有一个发生,事故就会发生;右图是逻辑“与(AND)门”连接“人为失误”和“安全装置故障”两事件,只有两事件同时发生,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04,(8):31-31
工伤事故源于生产现场人和物两个方面的隐患,如人流和物流中的隐患未能消除,两个流动线路轨迹相交叉的“点”就是发生事故的“日寸空”。人流中的隐患(即人的不安全动作或行为)、机械和物质危害是构成能量逆流中的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
酒后驾车可说是交通事故原因中几个首要原因之一。醉眼朦胧,摇摇晃晃上路不出事故才是怪事。这幅漫画以三幅画面有序地加以排列,把事故前因后果逻辑又形象地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巧妙地把画面集中在“碰”字上。从“碰”杯,“碰”头,一直到医院里“碰”面,情景集中,造型简练,妙趣横生。这是幅外国漫画,我们标题用汉字“碰”很有意思,用音译也与碰撞声谐音,而且  相似文献   

4.
事故发生以后,必须尽快查明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其中,尤其是要查明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人的原因以及管理上的原因.应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和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评价其危险程度,并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落实防范措施。事故预防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技术措施、教育措施以及管理措施等三种。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应当把改善作业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  相似文献   

5.
本文向工矿企业的领导和安技干部介绍一种安全管理软库中的新流派——彩色标志安全管理系统.读者可以初次了解到“彩标系统”是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在企业安全评价、危险源辨识或事故诊断的基础上,把“劳动安全美学”、“劳动安全文化”、“劳动安全管理”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而派生的一种新颖的劳动安全管理系统.彩色标志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大量事实表明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装卸工人的“三违”行为。因此,必须找出导致“三违”行为的成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加强管理来减少或杜绝“三违”行为。 一、“三违”的成因 (一)“三违”者本人方面的原因: 1、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法规观念淡薄、安全意识低下、存在不健康的安全心理:①不懂安全知识或一知  相似文献   

7.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解剖事故一起电击工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理论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空运动轨迹交叉,就完会成事故。该理论揭示,事故的发生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即空间和时间的调度。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因此,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工业伤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原因的定义和对事故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4种事故致因模型,梳理模型中关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方面的内容,并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分别用4种事故致因模型进行原因分析,获得不同事故致因模型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事故致因模型在直接原因方面具有一定的重合,多米诺骨牌模型、瑞士奶酪模型和卓越安全管理模型由于信息缺失和模型中部分定义不明确,导致部分分析结果难以呈现,事故致因“2-4”模型对各部分事故原因的定义更为明确,可以使事故分析工作变得简单、有序,为事故分析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徐晟洲  孙国 《劳动保护》2024,(3):42-44+5
<正>当我们每天打开手机浏览新闻时,经常会弹出一些事故报道。作为一名在企业安全管理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安全人,每当看到这些新闻时,我就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故?是这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安全吗?是员工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吗?有类似潜在风险的企业是不是还有很多?”纵然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很可能是系统性的,甚至是长期性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三不放过”原则,绝非是一句简单的安全口号,也不同于一般的安全活动形式,而是一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寓于生产进行之中,因此企业的安全工作同生产过程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只从单一因素或个别环节去分析预防事故,去进行管理,往往就会顾此失彼。“三不放过”的提出,正是从实用的安全系统观点出发,采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编辑部:《现代职业安全》每期都有“特别关注”。我觉得”安全管理管什么、怎么管”和“安全专业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两题可作为讨论的话题。第一个话题,可从以下事实论证:每次煤矿瓦斯爆炸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后,分析原因时,几乎90%以上的人会说是由管理原因造成的。但事实表明,90%的人没有具体的事故预防对策,结果“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大事故仍然发生。在国内众多的安全管理著作中,大多数作者只是泛谈安全管理,读者读过以后仍不知道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和管理操作方法。人们不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大幅度降低伤亡事故,把冶金工业的安全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学术委员会拟于1982召开“冶金工业重大伤亡事故分析学术讨论会”,对冶金工业中的重大伤亡事故,从技术或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典型或综合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规律,研究防止和避免事故的措施。征文范围如下:一、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方法;二、冶金生产(矿山、有色、钢铁)和检修中的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心态与脾气     
现代城市人生存压力大,随便哪一种关系处理不好,都是构成情绪郁闷的直因。这些原因若是班车族公汽族孙行者族或两轮族也就罢了, 若是“汽车族”,真得强调“请勿带情绪驾车”! 提倡驾驶者尝试培养一种仁者之心,或称一种“境界”。从心理上经常地“假装”上帝,俯瞰芸芸众生,你会发现这蚂蚁般忙碌不休的人类的可笑之处,你就会理解出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零星检修”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与对策,并提出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事故预知及救护三方面出发,制定“零星检修”安全管理办法,规范检修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事故类型既是说明伤害情况的参数,更是说明原因的参数,是分析伤害事故原因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整个事故分析程序的关键。另外,事故类型是客观存在,人们的任务是怎样客观地表现它,说明它。“事故类别”与它虽仅一字之差,表现的却是一种人为的规定。人为的规定理应反映客观实际。 不能笼统地把事故类型定义为“按伤害原因进行的分类”。因为涉及到原因的共有四项参数。事故原因不能用单一个参数来回答。但事故类型与原因是紧密相关的,是说明原因的一个侧面。要弄清怎样与原因相关,然后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并据定义进行分类。 通…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起爆炸事故进行了事故情景分析和计算,确定了事故中的爆炸物质及其质量,再通过对爆炸能量的计算得知甲苯为主要爆炸源,且一次氢气爆炸是二次甲苯爆炸的引燃源。综合"两类危险源理论"和"瑟利模型"建立了涵盖事故避免因素的事故因果连锁图,并对事故进行了致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工艺不成熟、设备存在安全缺陷、安全管理不完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叉车是制造企业主要的物流设备之一。随着叉车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叉车导致的车辆伤害事故频频发生,给企业敲响了警钟,突出了叉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生产过程中的1起叉车伤人事故进行事故分析、思考,围绕安全管理的“人、物、环、管”4个方面进行分类整合得出事故原因,从人员的行为、本质安全提升、优化叉车行驶路线、提升管理力度4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失误(Human Error)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不良的影响。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曾指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伤亡事故的基础。即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各类事故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图1是他绘制的事故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率,改善、提升安全培训方法,基于长期对行为安全管理的研究,结合事故致因“2-4”模型、案例教学、PDCA循环等相关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事故—原因—培训”为核心链条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分为事故收集、原因分析、培训实施3个步骤。同时深入挖掘案例教学中建构主义、结构主义、知识转化机制等理论,分析指出这些理论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方式,进一步丰富了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的理论内涵,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入安全经验分享,与事故案例分析一同扩充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的核心链条为“事故/成就—原因—培训→行为”(Accident/Accomplishment-Cause-Training→Act),进而提出了新的应用框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硝酸铵爆炸事前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硝酸铵主要用作肥料大量使用 ,或作为制造工业炸药的重要原料 ,是一种强氧化剂 ,同时又是自反应性物质 ,国内外因对其控制或管理不当 ,曾发生多起重大爆炸事故。为防止在生产、贮存、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爆炸事故 ,笔者探讨并提出了硝酸铵爆炸事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方法 ,对控制和预防硝酸铵发生事故 ,有借鉴、推广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