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确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我认为,当前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与讨论。第一,关于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具体指标问题。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计划调节为主。要在宏观上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首先在计划上要得到妥善的安排。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国家“七五”计划把环境保护列为第52章,并在第5章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目标中列有一段环境保护目标。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宣传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社会化环境宣传以其辐射面广和形式多样的特点而备受瞩目。在这种时刻,认真地研究环境宣传理论与实践上的若干问题,对于推动环境宣传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的战略地位环境宣传的地位是广大环保宣传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摆正环境宣传在整个环境保护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对于促进环境宣传工作的发展,促进环境宣传队伍  相似文献   

3.
陆咸尧 《四川环境》1993,12(3):29-35
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农业潜伏着的生态危机,也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何从我国农业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农业经济现状出发,制定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遥农业环境保护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指导思想和方针、目标和重点、措施等一系列战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绿叶》2017,(10)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促增长、调结构至关重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地位的确定,以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对人居环境的新诉求,环保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法规相继发布,特别是环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大影响经济"的声音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5.
电子计算机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环境保护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是环保工作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已经从定性研究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微观分析进入到微观与宏观并举地进行研究的阶段。环保工作者要能够做到正确地处理环境监测数据,科学地制定环境标准,准确地提供环境污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温家宝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研究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一再生产的全过程来研究环境问题,必须坚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来研究环境问题。——周生贤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国民经济按照规划将以每年9%的速度发展,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新路子,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经济越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也是开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新局面的指南。它对于确立经济法中的环境保护原则及发展环境法学和环境法制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决定》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扫除了思想障碍,开拓了广阔发展的前程。新中国的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新兴的社会主义事业,与经济工作和经济体制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主要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经济活动中的副产物,而经济体制则是影响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第二、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保护和改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我国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问题,从理论、实践上都有了很大发展,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我国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使这一思想完全贯穿到国家一切经济活动之中,有必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一、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究竟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青海省环境立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提出完善本省环境立法的构想,由于青海是一个资源大省,对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立法同样不可或缺.青海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青海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青海,环境法制工作必须加强,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通过对青海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建议,分别从环保法体系执法与司法、法律监督、法律意识等层面对环保法制建设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对将来的环境法制建设在以上几个层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旨在为青海省的环境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任剑涛 《绿叶》2011,(2):96-102
生态环境的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官民共识,一定程度上的权力自觉和民间参与已经启动。然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权力运用的行为,在权力主导的格局下,环境保护始终处于一种从属性地位,是一种"软任务",这导致了环保的绩效困局。破解这一困局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入以规范权力为核心的"法治环保",从责任性上倒逼有关主体理性思考和安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更加宏大的建设框架中的正确定位及其关系,以及发展一种官民合作型的环保社会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是一件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早在80年代初,国家就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将环境保护列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李鹏总理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求各级政府实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批准了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把环境保护放到应有的战略地位.1994年年初,国务院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指导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省也于去年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环保工作越来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1994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紧紧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八届二次全委会和省八届二次人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全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加快,对外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题,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只有真正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转变观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战略地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几年来,我们黑龙江省开始解决已经制约经济发展的林木过优、湿地滥垦、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改变历史遗留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省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  相似文献   

14.
张厚美 《环境教育》2012,(11):64-67
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是促进环境保护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是促进环境保护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成效应当体现在环境质量改善上。一、在认识上要从宏观层面研判环境问题,以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就容易形成两张皮,导致先污染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把环境保护问题作为基本国策,并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表明生态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介绍生态工业定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把环境保护问题作为基本国策,并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表明生态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介绍生态工业定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市大多数是发展中城市,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与突出。因此.如何摆正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这就成为人们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1983年,李鹏同志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宣布:“要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于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试谈生态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斌 《青海环境》2002,12(1):45-46
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并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表明生态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介绍生态工业定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的必要性及如何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19.
对环境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以研究,才能搞好环境保护工作。为此,第18次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会议于1月20日在北京召开。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于光远同志在发言中着重指出:《环境战略问题》要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环境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一个是环境工作本身的战略。于光远同志并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提法提出了修改意见。他提出社会效益(以全社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物质需要的满足、身体的康、精神的愉快、生活的幸福和这种状况的持续向前发展来看的效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同“和平与发展”这一个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李鹏总理指示:环境保护是一项十分艰巨、紧迫的任务。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会问题,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目前和长远利益,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一定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来抓,要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地保护环境,把它看作是一项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