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在建筑行业,起重机械尤其是塔式起重机(简称塔吊)应用得非常广泛。据80年代全国建工系统的统计,起重吊装、垂直运输的机械化程度已达91.56%,而且,随着起重吊装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化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塔式起重机在施工中越来越发挥出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塔式起重机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机械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加,而且常常是重大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0年底,在塔式起重机事故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全国就有25起,造成76人死亡,18人重伤。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2.
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是指塔式起重机在自重和外载荷的作用下抵抗翻倒的能力。塔式起重机大体包括上回转式、下回转式和自升附着式3种形式。这些塔式起重机都可能由于种种原因翻倒。一、超载1.起重力矩限制器失灵片面追求生产进度,人为超载使用或违章作业,引起超载,造成整机倾覆。起重力矩限制器是塔式起重机最关键的安全装置。每班作业前都应检查、试验,确认可靠后再开始作业。2.作业超过设计规定的工作级别循环次数超过利用等级,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导致钢结构早期疲劳破坏(如焊缝和母材开裂)。在实际使用中,常发现把建筑施工用…  相似文献   

3.
起重机吊装重物,除使用专用吊具外,还经常使用系物钢丝绳(简称系物绳或捆绑绳)。为防止吊装重物时系物绳断裂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必须在吊物前准确估算重物的重量,并严格控制在设备的额定起重量之内;同时,要保证系物绳具有足够的强度,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系物绳的强度可以根据使用工况进行计算,但在吊装现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吊装一次重物,都需经过详细的计算,才可选择系物绳的规格、直径、长度,确定捆绑位置和吊点,最后进行吊装。本文推荐一种简单可靠的计算方法,既可使起重工人能快速选择系物绳的直径,保证吊装工作安全可靠,又便于安技…  相似文献   

4.
起重力矩限制器,是安装在臂架型起重机上,保证起重机的安全作业、防止超载事故的安全装置。该装置通过超载报警信号或自动停止起重机向危险方向动作,来有效地避免因过载而引起起重机结构的破坏和整机倾翻。同时,起重机司机可通过仪表显示来观察起重机吊载作业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一、力矩限制器的功能及组成力矩限制器是电子综合测量技术在起重机上的具体应用。起重力矩限制器的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国家标准GB12602-90《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设计者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实现不同的功能。力…  相似文献   

5.
姚波  马海啸 《安全》2001,22(6):38-39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塔机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因此而造成的重大事故也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发生塔机事故300余起,死亡370人,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25起.分析目前国内塔机重大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于设计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10 %;这部分塔机设计时未完全执行<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安全性能差,技术落后,造成塔机先天缺陷.2因制造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20%;这些塔机制造质量差,关键部位错用材料,焊缝质量差等.3因使用不当原因引起的事故约占70%;主要是不严格执行<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违章操作,违章装拆.  相似文献   

6.
塔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整机倾覆事故,超载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力矩限制器是塔式起重机必需的安全装置。实际中大部分塔式起重机安装的力矩限制器为全力矩法机械式力矩限制器。全力矩法机械式力矩限制器仅需测取一个变形信号就可达到控制力矩的目的,具有制做容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塔式起重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产品。但在实际应该用中此种力矩限制器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塔式起重机目前常用的几种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方法,阐述了一种利用有限元理论进行抗倾覆稳定性分析的新思路,针对塔机倾覆倒塌事故提出了几点对策,为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安装和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一台QTZ125平头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与平衡臂连接节(以下简称A节)为研究对象,对该节使用中发生的主要受力杆件失效断裂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采用ANSYS力学分析模块对塔机起重臂和平衡臂节建模分析,模拟塔机使用工况下A节主要受力杆件的受力情况,经计算得出断裂杆件及焊接部位局部应力过大。为了验证建模分析的可信度,对同型号塔机A节断裂杆件及其相邻主要受力杆件进行动态应变测试,测试结果与模型分析结果相一致。本文提出了有效降低失效杆件局部应力的维修方案及其优化结构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某特大桥施工工地,2#墩0#预制梁进行起吊作业,需将预压在0#预制梁支架上的钢绞线吊至地面,所用设备为塔式起重机,塔吊提升高度30 m、起重力矩4万 kg·m、起重质量4t,塔吊司机张晨(化名)负责吊装.2#墩0#预制梁支架上两人负责挂钩及打信号,地面两人负责摘钩及打信号.当起吊第十一盘钢绞线时,张晨在看到起吊信号后,将钢绞线从支架上吊起,此时吊距为10m,然后开动小车使其沿着塔臂向前滑行.这时限位器失控,小车滑行至距塔身中心水平距离15 m的塔臂处,塔臂突然从小车处折断,小车与钢绞线坠落至地面.经测量,小车坠落点中心与塔身中心水平距离15 m,钢绞线坠落点中心与塔身中心距离为16.8 m.所幸该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0.
李永亮 《劳动保护》2006,(12):76-76
起重机械1.部分起重机械使用不符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少数冶金、机械、化工企业仍使用单梁桥式起重机和CD(或HB)型电动葫芦吊装液态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液氯罐)。这种情况在小型私营企业中较多,对此,我们不能放松监管,应让其立即停止使用,更换为符合设计要求的起重机械。2.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一些个体户购买了流动式起重机(俗称汽车吊或履带吊),有的流动式起重机起重力矩达到250t·m,并且在部分地区形成了一定的租赁市场,但是流动式起重机存在注册登记、检验数量不足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重量大于…  相似文献   

11.
<正>1事故简要经过2007年5月20日1 1时30分,甘肃省有年金龙建筑公司第五项目部在张掖市一中学教学综合楼建筑施工时,1台QTZ-25型塔式起重机(安装高度10节25m,臂长30m),坐落在楼东边将楼西边地面的1430kg钢筋吊起、变幅为29.3mm向南回转,回转时发生倒塌事故。塔式起重机在第5节标准节根部处断裂,致使塔机向前倾覆塌垮,坠落的起重臂将3层的1名木工当场砸死,1名在地面的工人和塔机司机受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发展,塔式起重机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成为降低建筑施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由于塔式起重机具有重心高、危险性大等特点,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分析塔机安全事故,失稳是塔机倾覆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塔式起重机伤害事故发生.本文对塔机失稳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城乡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呈现高质量、高层化及快速化趋势.塔机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重大事故也不断增加.据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发生塔机事故300余起,死亡370人,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25起.分析目前塔机重大事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由于设计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10%;这部分塔机设计时未完全执行<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安全性能差,技术落后,造成塔机先天缺陷.2、因制造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20%;这些塔机制造质量差,关键部位错用材料,焊缝质量差等,给塔机种下事故的种子.3、因使用不当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约占70%;主要是不严格执行<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违章操作,违章装拆.  相似文献   

14.
1989年7月31日,哈尔滨市外环北路12街区2号楼工地,在拆卸TQ80塔式起重机时,发生了塔机上部(包括塔顶、上支座、下支座、司机室、平衡臂总成、起重臂总成、爬开架等)突然坠落的重大事故。正在上面进行拆卸作业的8名工人中有3人从工作平台上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其余5人在塔机上也全部受伤。 事故发生前,起重臂位于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即与轨道同向,称为前方),起重臂上的起重小车停在离臂架根部铰点约L/3处(L为起重臂长度),顶开油缸活塞杆伸出约1.4米,平衡梁销轴位于D踏步糟内,爬爪位于E踏步上(见图1)。操作者准备先拆除下支座与塔…  相似文献   

15.
<正>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起重吊装指挥-操作交互的高风险场景下,单一类型装备(如传感器、智能摄像头等)难以实时智能地识别吊装风险的问题,研发集成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传感器设备的起重吊装风险协同感知智能装备(简称智能装备)。首先分析起重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和起重机的运动特征;然后针对起重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风险,结合人-机不同的运动特征和工作需求,提出智能装备的风险协同感知方案;最后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下检验智能装备的风险感知精度和延迟时间。结果表明:智能装备能够协同感知起重吊装指挥-操作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发现起重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并实时报警。智能装备在该过程中的风险感知精度为95.17%,延迟时间约为0.25 s。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起重机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吊装设备,使用频繁,危险性较大。近年来,许多施工现场发生了多起吊装事故,本文就重点对常见汽车起重机在吊装作业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以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根据吊物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型号与索具。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2月21日,在内江市白马发电厂扩建工地上,发生了一起履带式起重机倾倒事故,起重机臂架砸在施工架上,把一名工人从13.2m高的施工架上弹落坠地死亡。一、简要经过白马发电厂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日,工期要求紧。在收尾工程——烟道浇注施工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和不影响烟道周围施工,公司决定采用50t履带吊(该设备是在12月5日刚投入使用的)浇注混凝土。浇注施工中开始是用1m~3的吊罐装混凝土,后施工队长考虑工期紧,就与司机商量改用2m~3吊罐吊装。改吊罐后吊第三罐时就发生了事故。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起重作业的安全高效性,减少起重作业空间冲突的风险,设计起重作业Manhattan平面,剖析起重作业空间冲突因素、机械运行条件与施工组织条件,构建吊物迹线的避障最小直角Steiner树(OARMST)模型,集成Dijkstra启发式算法和无载波通信(UWB)定位技术,开发起重作业迹线规划系统,求解多就位点、多障碍物下吊物的安全移动迹线。研究表明:OARMST模型求解的最优起重吊装安全迹线避免了起重作业的空间冲突风险,通过减少吊物转弯次数和位移,可防止吊物多次骤停摆动和驾驶员多余操作,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20.
1、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属于违章行为,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2、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业,属于违章行为,这种状态(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属于报废程度,麻绳等承受不住重物负荷,使用中容易断裂,重物坠落砸伤人员,造成起重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