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内涵也应不断地调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是主力军,所以作为第一生产力不容质疑。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舒适快乐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和危机,甚至给支撑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由此可见,仅仅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看作是生产力,显然是片面的,因为环境也是重要的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当然,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4环境教育2003年第2期“环境道德”的溯源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 当进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人类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而酿成全球性生态危机并由此形成了对人类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如何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近年来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环境与发展水平无论是单个企业、地区,或者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紧密相关的。处于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同。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金少,资源使  相似文献   

4.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于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任务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人类的活动又影响自然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起来。但是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日益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十分突出。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5.
1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缺憾传统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只理解为人类社会向自然界索取的能力,而不同时理解为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必须有所偿还,维护和保持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的能力。这种生产力观的片面性是造成当代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使人类社会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以往的生产力概念出发,历史上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也同样是元限的,这必然导致在经济发展中采用了一种粗放式、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浪费。这种掠夺式经营只关心近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无视资源环境和长远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综合到一起,就是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上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它构成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物种的产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物种形成和灭绝的历史进程相当长,形成灭绝的速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相等,因此物种之间也长期维持着一种近乎平衡的自然状态,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直接影响下,生物多样性的格局或多或少被改变和破坏。特别是近百余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物因受到人类活  相似文献   

7.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绿色教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涛 《环境教育》2004,(11):12-13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全面进步,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伴随而来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人类文明的全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增长往往随着对自然系统压力的增加和对环境质量显著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地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要保护自然系统长期的生产力,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并使环境质量恶化减少到最小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系统本质上是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由经济、社会、自然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区系统的发展,而在复合区系统中,经济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是保障,生态发展是基础。要使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区系统正常、良性地运作,主要靠不断地调整、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基础之间的矛盾。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意义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既给长江上游各省(区、市)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1.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轨0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嘟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2.
隐侠 《绿叶》2011,(10):111-115
生态学是工业革命以来兴起的一门学科,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理解,自然而然成为生态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生态学在不停地发展,生态学家对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耕地质量指标体系。认为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而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则是构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最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生态功能指标体系包括土壤质量、气候质量、生物多样性质量和景观生态质量,生产功能指标体系(即耕地生产力)则通过耕地生产潜力、耕地基础地力和耕地现实生产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的一种鉴定。鉴定指标的选择,关系到评价的结果。目前开展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多数采用土地特性作鉴定指标,我们认为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土地特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问题,应该把土地特性综合为土地质量因子,以此作为鉴定指标似乎比土地特性指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正>自然是生命的最初模样,以自然为名,在"将自然灌溉成家"这一共同理念的指引下,2007年6月环科校友会"自然之家"行动网络平台成立了。"自然之家"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倡导"尊重自然、贴近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环保理念为宗旨,结合环境类学科优势,力图  相似文献   

16.
草场的改良和合理利用是提高草场生产力的有效措施,而人工种草则是提高草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优质高产的牧草通过牲畜转化可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凉山州草地的改良和管理工作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该州种草养畜的情况分析如下。一、自然和经济概况 (一) 自然概况:凉山州地处川西南山地,总面积6万km~2,介于东经100°04′—103°52′和北纬  相似文献   

17.
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修复孩子们与自然界之间断裂的纽带,成为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教育。孩子们怎样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我们的家庭、城市乃至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赵亚虹 《环境教育》2013,(12):34-34
洛阳市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个中心,广泛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行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是生命的最初模样,以自然为名,在"将自然灌溉成家"这一共同理念的指引下,2007年6月环科校友会"自然之家"行动网络平台成立了。"自然之家"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倡导"尊重自然、贴近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环保理念为宗旨,结合环境类学科优势,力图做到"以专业指导实践活动,以实践培养专业素养"。成员们在实践中加入专业的思考和研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横向联合,既有利经济发展,又避免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不致大中型企业向小型企业、城市向农村转嫁、扩散污染,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甚合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多;各地区之间出现了物质、能量、信息、人才的频繁的横向联系,许多企业由此绝处逢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一件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难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