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地铁在行车与运营管理中有各种各样很复杂的系统组成,但总结出来也无非是人、机、环三者互相配合的系统,并且这三个系统很难独立割裂。因此要保证地铁中的行车安全就必须协调和平衡人、机、环三方面。通过几年来我国地铁事故分析可知:人、设备、社会灾害是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文章就地铁行车安全中降低事故发生率做简要分析。一、导致地铁行车事故因素1.人为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3,(5)
众所周知,驾驶员岗位是特殊岗位,养成的不良习惯会直接危害安全行车,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驾车时吸烟。驾驶员十有八九吸烟,而且不少驾驶员是一边驾车一边吸烟。由于驾驶员在驾车时摸烟,拿打火机点烟、找烟盒以及嘴衔香烟、磕烟灰、烟雾在眼前缭绕或熏眼,极易分散注意力,危害行车安全。驾驶员若长期吸烟,香烟中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枢纽混凝土楼面的动力荷载效应不可忽视,现有结构设计规范尚未给出相应规定。以某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楼面结构在重载公交车辆作用下多个行车工况的现场测试,获取了不同行车速度下楼面结构的应变、挠度等动力响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楼面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结果表明:结构由动力荷载产生的响应明显大于静力荷载产生的响应;随行车速度的增加,动力放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结构应变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比位移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取值范围大。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混凝土楼面板动力放大系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运营环境和提升小波变换的桥梁损伤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损伤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点,以及提升小波变换对信号突变信息的放大功能,提出了利用桥梁运营荷载作用下加速度响应提升小波变换系数的分布特性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的方法。首先,采集桥梁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信号;然后,对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提升小波变换,分别利用加速度响应信号、加速度响应信号差,提升小波变换系数空间变化的峰值识别损伤位置;最后,对行车速度、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和测量噪声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行车速度8m/s以下、测量噪声不高于5%情况下,利用运营荷载作用下桥梁单点动力响应信号提升小波变换,可以实现桥梁多处损伤的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5.
1.匀速行驶轻踏加速踏板尽量保持匀速行驶,如有前车行驶轮迹,车辆应随前车辙先进。加速时,应轻踏加速踏板以防驱动转速骤升而打滑,或因两轮在急加速中遇不同阻力而产生横滑。2.行车要慢、稳在冰雪路面行车要慢、稳,不可急打方向盘,转弯时应提前减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转弯半径应适当加大,要防止急转猛回造成侧滑。3.避免在雪地上泊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提升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趋迫切。拥有私家车这个过去遥不可及的梦想,到如今已变成了一个个真真切切的现实。社会车辆的增多,加上驾驶人员良莠不齐,车辆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在此,本人结合行车心得,谈谈行车安全一二三四五。  相似文献   

7.
野菜飘香     
当下流行歌曲很多,歌词听不明白的也真不少。因为听不懂,自然减少了听歌的兴致。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或错觉。不像我儿时听的、唱的一些民歌,哪怕是山歌抑或民谣,上口,一学就会;朴实,令人难忘。挖野菜歌便是我记忆最深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6,(6)
迷彩服是一种利用五颜六色斑驳迷离的色块,使军人的形体融汇于背景色的伪装性军服。由于这种军服的色彩与战场背景的色调基本一致,降低了在战场上的军人形体清晰度,扰乱了敌方人员观察而造成其视差错觉,致使军人不易被敌方辩认发现。迷彩服因此有效地保护了军人的生命,成了军人  相似文献   

9.
铁路汛期行车安全对策——雨量警戒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雨量警戒制度是铁路部门用于指导进行汛期警戒 ,确保线路汛期行车安全的一种安全保障制度 ,由警戒标准、防御标准和管理制度 3部分组成。它是一种分级、分段和各工种联控执行的警戒制度 ,其技术关键包括警戒标准和防御标准的制定。本文提出了雨量警戒制度警戒标准的指标体系 ,建立了警戒标准的制定方法与工作程式 ,并以成昆铁路雨量警戒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说明了其应用。所提方法对铁路部门制定汛期行车安全对策具有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观点     
《民防苑》2014,(12)
正@成都发布:【6个可能救你一命的行车技巧】1从你的镜子中,不应该看见自己的车;2注意看路及周围的车,比看指示路标更重要;3行车时听歌会降低你的反应;4时刻打开头灯;5如果不常用手刹,它会失灵的;6爆胎的时候不要急刹车。  相似文献   

11.
汤家法  姚令侃  伍衡昭  华明 《灾害学》2003,18(2):43-47,73
雨量警戒制度是铁路部门用于指导汛期警戒、确保线路汛期行车安全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应分级、分段、各工种联控执行。本文分析了其在应用上应当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并以成昆线桐子林站8·15事件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车辆轴重增大、速度提高以及行车密度加大,长期行车必然使路基产生较大的累积塑性变形,因此对路基振陷的进一步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以辽西高速铁路沿线的风积土路基为研究对象,取其原状土,通过室内常规土工试验获取风积土的基本物理和力学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对风积土在长持时动荷载下的振陷量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得出预测振陷的方法;基于MIDAS软件,进行风积土路基在列车振动荷载下的振陷的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过程中参数的调整,得出风积土路基振陷量随参数的变化关系;最后,提出针对风积土路基抗振设计和隔振措施,进而得到用于指导风积土路基抗振和隔振措施的统一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于目前居住在城市的大部分市民来说,公交车无疑是出门的主要交通工具。那么,你身边的公交车安全吗?虽然公交车车速慢、行车距离短、发生交通事故概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公交车载客数量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在如沙丁鱼罐头的车厢内相互碰撞、挤迫,极易出现群死群伤。同时还要提及的是公交车的卫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与全断面沥青混凝土封闭结构层之间抗滑移能力能否满足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通过现场试验以及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该界面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现场试验最大剪切荷载为35 kPa,仿真计算结果最大剪切荷载为37 kPa,两者数值基本相同,且现场试验与仿真模拟的剪应力-位移曲线整体趋势一致。得到了满足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结论,且为高速铁路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析地震波法用于隧道病害的诊断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隧道施工和运营中,隧道病害直接影响隧道施工和行车运营的安全,甚至会严重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文就利用地震波法进行隧道病害的诊断与预测,从隧道的主要病害、诊断预测的意义、物性基础和几种地震波法的可用性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客城区段风沙特点及沙害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线哈(尔盖)-格(尔木)段位于青藏高原,横穿柴达木沙漠,集沙漠特征与高原气候于一体,不少地段曾因少害造成行车中断和机车掉道等事故,其中以客城最为突出,在以往相关研究的文献中,确定主风向是以风的频率为主。但在以防止沙子上道为主要目标的铁路防沙中,本文提出的以输沙量为依据所确定的主风向,能为防沙措施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在该段铁路防沙中,采用了竹片栅栏与碎石方格相结合的阻、固措施,其中碎石方格系在铁路防沙中首次使用。经过观测,证实阻沙措施降低了风速;固沙措施增加了地面的粗糙度,大大减少了输沙量,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该地采有碎石方格固沙既有使用奉命长,又有取材方便的优点,自防沙工程竣工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最该段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裂缝病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箱粱顶板纵向裂缝,腹板斜裂缝和横隔板竖向裂缝。通过理论计算对其裂缝病害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些裂缝病害主要系由行车荷载、温度作用及桥墩沉降等多种原因所致,同时还对其裂缝病害状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有553公里从冻土区经过,而高原冻土的融沉和冻胀,会造成路面的坑坑洼洼,给行车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曾有“青藏线10年后会因冻土退化出现安全问题”的说法,对此,风火山观测站对外宣称,青藏铁路能够克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4月5日10时,四川省地震局对外正式发布《"4·1"石渠5.6级地震烈度图》,这标志着此次石渠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面对前往的甘孜州是四川除省会成都外疫情最重、确诊病例最多的特殊地区,四川省地震局是如何高效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连续行车十余个小时、长途跋涉近千公里、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地区奋战30  相似文献   

20.
彭仁涛  姚令侃  罗婧 《灾害学》2008,23(1):124-127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GIS技术建立山区高速公路运营防灾管理系统技术结构框架,提出了该管理系统应具备三个主要功能,即:对各个泥石流、滑坡工点的管理分析以指导工程设施的施工和维护,对雨情的分析以确保行车安全和如何在灾害发生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抢险救援。并将其应用到对西昌一田房高速公路的管理上,为该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