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能源结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近些年的能源短缺刺激了经济的 增长,电力建设的无序竞争抬高了电 力的单位造价,也使电力技术和电源 结构难以优化;在煤炭价格升高的刺 激下,近两三年煤炭的产量每年增加 2亿吨,大量游资投资煤炭行业,煤 炭的过度开采和大量的燃烧,使得我 们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二 氧化硫排放上升明显。根据目前这种 形势,估计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 的排放总量有可能达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年消耗量8.6亿吨,其中90%直接燃烧,大气环境中主要是以尘和SO_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从全国50多个城市监测分析;全国烟尘年排放量达2200万吨,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5,而且还有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40多年来,我国的能源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能源结构已由单一的煤炭发展到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多元化的能源体系。但同时,我国能源工业却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主要有:①能源资源存在的劣势。能源与人口相比较,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能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与交通条件相联系,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已成为能源工业发展的障碍。在工业化水平高、交通条件好的沿海地区缺乏煤炭  相似文献   

4.
印度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地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印度,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应对气候变化更为脆弱。气候变化可能改变印度自然资源的布局和质量,对印度人民的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的水源短缺、农作物减产和健康恶化等问题,使印度农村贫困问题更加严峻。印度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占总能源的5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对煤炭的需求逐渐扩大,形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即使是在2009—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6,(2)
正燃煤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发达国家通过设定煤炭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并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统一监管确保标准执行到位、长期持续资助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采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排等一系列做法,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我国煤炭清洁利用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标准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经济政策工具利用不够、技术推广应  相似文献   

6.
减少燃煤对城乡环境污染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少燃煤对城乡环境污染的建议白克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8)1燃煤污染的基本状况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在当前乃至21世纪中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这必将加剧我国环境污染程皮,因此如何减少燃煤对城乡环境的污染已愈来愈重要.煤炭造成环境污染的...  相似文献   

7.
在四个现代化进行中,提高能源有效利用,节约能源,搞好环境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乌鲁木齐来说,地处寒冷地区,一年中约有六个月采暖期,釆暖能源主要是煤炭,目前由于工业和民用的燃烧设备简陋,操作方法不科学,并且仍处于自流状态,因此,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能源浪费。煤炭在燃烧中,作为能源利用的部分不多,而造成污染源的部分却不少,每年约需燃料煤300多万吨,全市采暖小锅炉烟囱1600多个,每家每户取暖炉灶约25万个,因此大量烟尘、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出,污染环境,严重危害市民健康。据不完全统计,乌鲁木齐地区冬季二氧化硫平均浓度0.28毫克/立方米,是国家标准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尤其在"京津冀"地区更为突出。而煤炭相关产业链的能源消耗结构及其污染物排放是导致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2012年"京津冀"地区各省、市的能源平衡表,通过区域间能源调配模型,绘制了煤流和能流桑基图,厘清了"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的物质与能量走向,并运用了投入产出法系统核算了"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的体现能与24种污染物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原煤主要依赖调运,属于净煤炭进口地区。(2)原煤的直接使用在"京津冀"地区的煤炭相关产业链中占有非常大比重。将体现能角度分析的结果与能量角度分析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煤化工产业在煤炭相关产业链中的潜在能量消耗仍然具有较大的贡献。(3)焦炭是终端消费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体现能的主要贡献源。(4)在煤炭转化能源利用效率上,"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洗选煤、煤制品加工、炼焦三个环节的效率分别为87.77%、92.46%、90.97%,稍低于中国2012年96.16%的利用效率。(5)原煤、焦炭的直接消费和炼焦过程对"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七种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最大。为了有效减少"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的污染物排放,需要对原煤、焦炭的直接消费和炼焦过程采取相应的减排政策和措施。本研究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体现能和污染物排放、采取改进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02,(4):43-43
由河北中科环保有限公司开发,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AL煤脱硫助燃材料,适用于各种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煤脱硫助燃材料”内含有钙、镁和催化剂,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钙化合成亚硫酸钙、硫酸钙,固定在灰渣中。“煤脱硫助燃材料”内的活性金属氧化物,除了和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之外,还起到助燃和催化燃烧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燃烧不充分的状况。脱硫粉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单质金属高能燃料,燃烧时和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燃烧温度提高50℃~10…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支柱,在能源生产构成和消费构成中历来都占绝对优势.据统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6.3%.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但从世界能源发晨趋势和我国能源发展的国情看,预计本世纪末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约占70%,河南省约占80%.  相似文献   

11.
钢铁工序能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主要是炼焦用煤、燃料煤和高炉喷吹用煤。2008年的钢产量为5.01亿t,全年共消耗煤炭5亿t,约占原煤生产总量的18%。近年来,各钢铁企业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使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不断下降,各工序能耗也有所改善,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2.
煤中砷及燃煤固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凌青 《四川环境》2006,25(3):86-89
对煤中砷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煤炭燃烧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行为与释放特性,指出煤中砷的燃烧释放不仅与砷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更取决于煤中的浓度、赋存状态及燃烧工况等因素。进一步讨论了天然钙基材料燃煤固砷技术及燃煤砷污染控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实现碳中和愿景需要银行投融资服务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顶峰;但时至今日,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7%①。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累计投资818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1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无论储量、产量和消费量都位于世界之首。1995年底已探明的储量有1.1万亿吨,占一次能源的90%以上。1995年我国生产原煤12.98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的75%。煤炭提供76%的发电能源。80%的民用能源和ho%的化工原料。在今后相当~段时期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1995年全国人洗原煤2.8亿吨,人洗比仅为对.刀叽,而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人洗比均在80%以上。我国煤炭由于地质和开采方法等原因,原煤灰分为1.ot%,研石含量约为15-to%,加上人洗比例低,煤炭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  相似文献   

15.
刘明明 《绿叶》2014,(11):43-50
中国正处于煤炭经济调整阶段,短期内煤炭消费总量仍会上升,但增速放缓。因此,当前我们应在控制消费总量、加速煤炭减量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煤炭的清洁利用步伐:制定和强力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重点针对电厂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从源头上控制煤炭污染排放;利用国际能源市场,优化国内能源结构;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并推动洁净煤技术在煤炭开采和燃烧环节的应用;促进煤炭消费进一步向发电和冶金行业集中,从而在末端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清洁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煤炭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几乎占据70%的份额,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8%而言,我国是以煤炭消耗为主的少数国家之一。从环保角度看,调整能源结构是改善环境质量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之一,快速发展核电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奎龙 《四川环境》1989,8(2):34-39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发展,煤的燃烧消耗量不断地增加,由于燃烧方式落后,燃烧设备技术性能较差,燃煤污染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大,加之净化装置在运行中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少的工业城市因燃煤的污染大气环境日趋恶化。有的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温室大棚无烟型煤供暖试验及乌鲁木齐市推广民用型煤可行性简析温玉彪,孟有彪(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乌鲁木齐830011)1前言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之一,也是耗煤大国。城乡生活用煤的燃烧方式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原煤散烧,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燃烧所产生的煤烟已...  相似文献   

19.
本刊近日专访了"清洁供热技术创新论坛"的承办单位——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恒能源")的董事长、高级能源管理师张誉铧先生,就清洁煤炭行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张誉铧先生拥有25项发明专利、28项技术成果,其自主创新的高效煤粉清洁燃烧技术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导入工业热能行业,成功运营的项目超过20个。他认为,有关部门在严重的雾霾污染中意识到煤炭粗放燃烧的后果是必要的,但不能片面的"谈煤色变",尤其是对煤炭利用的完全否定和"一刀切"。  相似文献   

20.
大气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炭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WRF-CAMx 空气质量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炭消费- 污染物排放- 空气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2020 年、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煤炭消费总量的约束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地区行业发展与能源供需等因素,提出各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与控煤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2020 年、2030 年空气质量改善阶段性目标,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应分别控制在40.8 亿吨和37.7 亿吨左右,京津冀鲁豫等11 个重点省份2020 年煤炭消费量应控制在15.8 亿吨、2030 年控制在13.1 亿吨,全国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