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家好啊!你们知道我是谁么?我可是你们的一位老朋友了,我常常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我有着白白胖胖的身体,芬芳伊人的香气,喜欢穿一件灰土色的外衣。是的,我就是一颗稻米的种子。我的故事既不曲折也不动听,但却饱含了农民伯伯的勤劳和汗水。当我还是一颗稻米时,我和我  相似文献   

2.
李丹 《环境教育》2013,(12):90-91
十一长假,我去了期待已久的青岛比如世界,一到目的地,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青岛新业广场的天空乌烟瘴气,好像一点也不欢迎我来。于是,我满怀好奇地寻找问题的所在。原来,在青岛新业广场的不远处有两个大烟囱,一个胖,一个瘦,它们毫无顾忌地、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排放废烟废气,将湛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好像是将墨汁洒向了少女蓝得发亮的连衣裙上。哦,原来是大烟囱惹的祸,我顿时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3.
<正>讲述人:梁东年龄:28岁外出打工时间:4年目前打工城市:郑州我的房子已经买了,是期房,还没有交。航海西路与秦岭路买的复式房,50多平方米,8000多块一平方米。其实就是个一室一厅,上面一个小阁楼。当时我和女朋友俩人加起来就有2万多块钱。也想着不让父母操心,可是不操心咋办?问谁借?最后还是我爹给我借了七八万。去银行刷卡时,真是想哭,也不知道我爹作的啥难。剩下的就都是贷款,我贷了20年,一个月  相似文献   

4.
吕敏讷 《绿叶》2022,(10):34-39
<正>黄土地大智若愚,总是表现出一副老实憨厚的样子,笨拙不灵敏,低眉顺眼,但它把自己的智慧藏在一双巧手里,从来不喧哗,不炫耀,也不忙着装饰自己。把手头的活儿做好,把一年四季的农时把握好,只在内心里生长出无穷无尽的根叶,结出籽粒。谁也拿不走星空大地浩渺无边,而我只想要一个小村。有一个小村就够了。一个村庄的地域面积有多少?也许不到一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是多大呢?我也想不清,但是那也足够大了。村庄最好没有行政区划,没有属地,不设村长。一座村庄,让我觉得无比满足,仿佛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拥有了一片黄土、几座高山,以及土地上所有的牛羊、数不清的叶子,以及土层里生生不息的生物和微生物。我拥有四季的月色、二十四小时甚至每分每秒都在变幻的云,还有干不完的农活和无须修剪的草木。  相似文献   

5.
村西头纪事     
《绿叶》2020,(6)
正村西头是全村的门面,也是全村通往县城的必经之地。提到了村西头,自然就有村东头。然而,我对村东头没有什么印象,至少寻不到对它清晰的记忆,不提也罢。乡村自然有乡村的美,村西头也不例外。老杨树、大水塘还有打谷场,是村西头的标志,也是村西头的美丽风景。那一座座整齐的土坯房,一户户朴实的乡邻,是定格在我童年时的故乡镜像。  相似文献   

6.
<正>我从单位辞职的时候,一位朋友不无担忧地问我:"今后你孩子的教育怎么办?你不打算为她提供更好的教育了?"这话问得我一愣一愣的。我不明白的是,在我辞职的时候,他不担忧我的生计,反而担心小孩的教育。足见,在他心目中,孩子的教育比生计更严重也更难对付一些。早在几年前,关于孩子的教育,我和这位朋友就有比较激烈的争论,而这种争论一直持续着,谁也没有说服谁。比如,在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上,他是个坚定的环境论者,即一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小鸟的悲述     
许胜柯 《环境教育》2011,(12):76-76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我悠闲地唱着。我生活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我和兄弟姐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次,我独自去远方大城市的姐姐家玩,飞累了,就在大树上休息。这时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把我的翅膀淋湿了,我就飞不动了。冻得直打哆嗦。我想躲起来,却被一个  相似文献   

8.
地球的自白     
周颖 《环境教育》2015,(Z1):116
<正>冬季不如春季的万物复苏,不比夏季的百花齐放,不似秋季的枫叶似火,它夹杂着一股寒流,让人心惊胆战。人常道,冬季是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却不知冬天也是我的专属色彩。我是地球,现在的我千疮百孔,我的心就像冬天般的冰冷。当我亲眼目睹人性的泯灭,当我嗅到死亡的气息,我心灰意冷。我不知道人类为何摧毁我拥有的一切。我不理解为何要用我的牺牲来换取人类的一己之利。每天,我都要接受人类给我臭气熏天的尾气,  相似文献   

9.
<正>以前人们心情好时可以在路上散散步,现在是想散也散不成了——这不,我在路上一边哼歌一边走着,突然一股不明气体钻进了我的鼻子。我被呛得咳嗽连连,心想这应该是哪个工厂排出来的废气吧?这时,路边一辆公共汽车毫无预兆地放了一个长长的"屁",那难以忍受的气味实在是让我高兴不起来。大风卷着沙子呼啸而来,我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往家走。晚上,我一直为地球环境担心,直到渐渐沉入了梦乡……"哈——"一觉醒来,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  相似文献   

10.
我的朋友不多,人中有二三个,动物中有三五个,若是后者也把我当成朋友的话。这,也许是我一厢情愿。第一个朋友是一条土狗,取其褐黄毛色,叫“老黄”。据说狗的年龄一岁相当于人类九岁,我五六岁记事的时候,十三岁的老黄已近垂暮之年,所以我俩算是忘年  相似文献   

11.
大漠狼孩     
第十四章一我冲出院子,看到眼前这一幕,吓傻了。父亲和爷爷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射向母狼的子弹会击中了小龙。他们一时惊呆,慌乱中慢慢靠近过去,手上仍举枪瞄着,惟恐母狼会有反扑。“小龙!”我不顾一切地扑过去,也不担心母狼。“小龙!我的儿!”我妈从院里跑出  相似文献   

12.
梅里雪山     
在我的生命中,时常会感受到一种震撼。一种来自于天地之间精灵的震撼,一种来自于藏传佛教神灵的震撼,一种来自于神秘与美丽的震撼,一种来自于雄峰与挺拔的震撼,一种来自于永恒的震撼。它时时刻刻撞击着我的心,令我激动,令我兴奋,令我向往,难以言状。我不知道,生命为什么会给我这样的震动,让我痴迷,让我沉醉。尽管,我未能亲近她,目睹她,但这样的感受,却确确实实地在心中存在着。是我期待已久的,几分梦幻,几分真实。有时我想,那一座在图片上见过的山的影子,一座在文字间读过的山的印象,为什么会在心中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痕迹,并时时想念着她…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有许多国家公园、自然公园,据说数量居世界第一。建立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它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为了保护环境,有的是为了使那些有限资源得以延续,有的则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其实,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只不过是义同而名不同罢了。在去加拿大之前,我的一位好友写了一本《论加拿大国家公园》并送我一本,要我写点评论。当时我没有见识过加拿大的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4.
@陈主编我的姥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在姥爷家长大的我,小时候总是骑在姥爷的肩膀上跟他一块去地里,常常是姥爷给我一撮小野花,我就能玩上半天。那时的田野里,有成片成片的庄稼,有泥巴,但是也有一股子挥不去的刺鼻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农药的味道。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姥爷身上就会有这样的味道。作为农民的姥爷,打药的时候经常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农药,都是卖农药的老板告诉他什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一夜     
我在一所工业技术学院教英文,选用一种叫《Success》的教科书做教材。去年,我教到一班英文水平不错的学生,所以我决定拿该系列里最难的一本来当教材。备课时,这本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吸引了我,因为它的标题叫做《世界的最后一夜》。这种文章当然带有科幻色彩。但它写得幻而不科,没有高科技,也不关乎外星人或陨石,笔调文艺得让学理工的大学生觉得不够玄,不够刺激。尤其是文章的配图居然是一幅手绘的居家景象:4口之家晚上共聚一堂,妈妈在喝咖啡,老爸倒咖啡,两个女儿在  相似文献   

16.
顾余 《环境教育》2014,(4):80-81
正3月2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参加了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到虞山脚下。我们的任务是向游人发倡议书和公开信。这事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我平时最怕和陌生人交流了,可为了完成任务我只能豁出去了。我想好了一句"台词"就和同学出发了。万事开头难,第一张我不知道该发给谁。看看这个正在放风筝,一定没空跟我交谈;看看那个,低头正在专心地看着手机,还是不要打扰了;看看草坪上,三三两两谈笑风生,我也插不上话呀……最后我好不容易瞅准了一位迎面走过来的面带微笑的阿  相似文献   

17.
人民大学贸易系毕业的郭耕,顺理成章地做起了商人,正当他经商成功的时候却突然转行当了一名动物饲养员。与动物打了1 5年的交道,现在他是一位坚定不移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他说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改变人在野生动物眼中丑恶的形象。 自从郭耕1 9 94年到了麋鹿苑,他称自己也越来越“四不象”了,教师不像教师,导游不像导游,作家不像作家、专家不像专家。可郭耕说,我愿意,我愿意一如既往地做我的“四不象”。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20,(4)
正挽一缕清风,约一段山水,探究一段人文历史,一直在路上。写罢《禅非一枝花》,演绎了一段僧无念、李贽和澹然居士的因缘故事,一位博导乡党朋友圈留言:"这文章是我所见有关儿时传说中最靠谱的一注解。其实我非常反感今人过分用死无对证、经不起常理推敲的神话传说包装古代先贤、当代权贵(成功人士)的所谓传统文化。这篇文章好像没这样干!"我精神一振。下一个议题,是自宋以降鄂豫皖边流传不衰,建立"东圣神州九渡莲花国",遭宋徽宗钦点杨门女将10万大军清剿,我的邻家黄花天子。题目都想好了《昨日黄花》。本着尊重史实,我也曾希望从官方比如地方志中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却好比看一部记录片,观众群情激奋满怀希望看到熟悉的场景,却往往是一闪而过或一片空白。或许是我的视野过于狭窄。我演绎地方山水文化的主要依据,民间传说和现场考证。出门前,老伴儿吞着醋腌黄瓜说,去安徽,难免不去看那个梦中情人,找个车,也不  相似文献   

19.
豆豆 《绿叶》2005,(12)
“我没有多少值得写的,像梁从 诫先生、王灿发老师这样的人才是值 得好好宣传的,他们为中国的环境保 护做了很多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一 大堆,很不容易。他们的事迹可以写 成报告文学。”赵永新站在一个记者 的角度告诉记者。 “我觉得梁从诫先生和王灿发教 授是当之无愧的‘2005绿色中国年度 人物’,因为我和他们接触比较多,对 他们比较了解。田桂荣女士和梁丽明 局长我只是知道,没有采访过她们, 和她们也没有深入交流过,所以不能 妄下判断。”当记者请他评价一下其 他4位年度人物时,他这样说。 在采访过程中,赵永新给我留下 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实在,不骄傲 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赵永新说,实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是我们的家,我能为它做些什么呢?我可以为大自然增添一份新鲜空气,保护漂亮的花、草、树木。一场春雨过后,我和妈妈到楼下散步。因为刚下过雨,空气十分新鲜,树木变得苍翠,小草也变得碧绿,一颗颗晶莹剔透、如同水晶般的水珠在叶子间滚动,春风暖暖地抚摸着我的脸颊。忽然,我发现了一束含苞待放的野花,可是它被刚刚的雨点打得都直不起腰了,柔弱的花朵委顿在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