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去除铅离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苯乙烯其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种理想的离子交换材料。它的特殊的物理形态决定它对一些有害气体如铅烟、颗粒铅等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铅烟净化效率可达80%;对水溶液中毒性铅离子去除率可达86%。该纤维可做为治理毒性铅离子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工业废气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生物法净化有害气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了有机废气、SO2、H2S、NOx废气处理的生物净化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采用该设备处理某金刚石公司的酸洗车间高浓度的NOx气体,其净化效率达90%以上,净化后的NOx气体可直接达标排放.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解决了传统的水喷淋塔普遍存在的喷嘴堵塞、单级净化效率低、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在高浓度酸性气体治理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抗污植物的筛选,以往多用人工熏气法,即人为地产生有害气体(如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等气体),并将气体通入装有试验植物的熏气罩内,对植物进行一定浓度和时间的熏气处理,然后根据植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治理高浓度NOx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采用该设备处理某金刚石公司的酸洗车间高浓度的NOx气体,其净化效率达90%以上,净化后的NOx气体可直接达标排放。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解决了传统的水喷淋塔普遍存在的喷嘴堵塞、单级净化效率低、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在高浓度酸性气体治理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盆栽植物净化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态模拟法模拟盆栽植物对甲苯污染气体的净化,考察吊兰和金绿萝两种盆栽植物在净化甲苯过程中,甲苯入口浓度与植物对甲苯净化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盆栽植物对低浓度甲苯废气具有长期明显的净化效果。在相同条件下,吊兰茎叶和土壤的净化速率优于金绿萝体系。在植物的耐受浓度范围内,2种植物茎叶和土壤的净化速率均随着甲苯入口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白天的净化速率明显高于黑夜时的净化速率。在实验过程中,吊兰土壤体系的降解率随着甲苯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金绿萝土壤体系的降解率基本不受甲苯入口浓度的影响。吊兰盆栽体系的降解率明显大于金绿萝的降解率。两种植物盆栽体系的降解率随甲苯进口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SO2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从100L/h增加到300L/h时,SO2净化效率由86.4%下降到73.2%;生化去除量随着入口SO2气体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都随之提高,且20℃以上时,净化效率可达90.9%以上,生化去除量可达75 mg/L·h以上,更利于微生物降解SO2.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于评价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小型环境模拟舱系统.系统以滤纸为净化材料载体,乙醛及丙酮为污染物,经过验证,空白实验及环境舱平行性良好,具有评价各类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潜在应用价值.本实验应用此环境舱评价了2种二氧化钛光催化剂、2种超支化聚酰胺PAMAM-NH2及1种市售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经过24 h净化后,二氧化钛光触媒在自然光条件下对乙醛及丙酮的净化效率为12.2% ~ 34.5%;超支化聚酰胺对乙醛的净化效率为35.2% ~48.1%,对丙酮无净化作用;复合型空气净化剂对乙醛及丙酮的净化效率为15.7% ~32.2%.  相似文献   

9.
盆栽吊兰净化空气中的甲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动态箱模拟法研究了甲醛浓度、气体流量、光照强度对盆栽吊兰净化甲醛速率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吊兰茎叶和土壤对甲醛的净化贡献.结果表明,白天净化速率为0.24~1.88 mg/h,夜间净化速率为0.06~1.29 mg/h.吊兰对甲醛具有长期的净化作用,且净化速率白天大于晚上.在吊兰耐受范围内,通过提高入口气体甲醛浓度或流...  相似文献   

10.
PH3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2 和Pd2 为催化剂的吸收液对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配比、混合气中O2浓度、PH3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与PH3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2 与Mn2 的质量比为1:4时可获得较佳的净化效果;随着混合气中O2浓度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20~75℃内,低温对PH3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初始浓度和低气体流量均有利于PH3的净化;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催化氧化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11.
有毒有害气体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催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理低浓度有害气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填充床式反应器、点对板式反应器、平板式反应器和复合式反应器中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剂处理有害废气的研究结果,并对反应器的结构、脱除效率及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高效生物滴滤床净化含二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摇床实验筛选出一株二甲苯降解菌.将该菌种接种于生物滴滤床中,研究其净化含二甲苯废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纯菌种的生物滴滤床的净化效果比混合菌种生物滴滤床有显著提高。当气体停留时间在28.3~84.8s变化时,系统的净化效率变化不大;当气体停留时间缩短到17.0s时,滤床的净化效率随人口浓度有较大变化。在实验范围内,喷淋液的流量对滤床的净化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滤床填料中生物量分布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内燃机排出的废气,在大气的污染物中占很大比重,世界上现有二亿多辆汽车,每年排出的有害气体:CO二亿吨,碳氢化合物四百万吨,氮氧化物二千万吨。为防止公害,国外对内燃机废气净化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制定了废气排放标准,并有催化剂公司生产、销售铂系催化剂,供内燃机尾气净化用。 国外使用的尾气净化催化剂,以贵金属铂催化剂为主,因为它的活性高,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结了估算污染物净化时间的数学模型 ;概括了影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净化时间的主要因素 ,包括土壤透气率、含水率、有机污染物气体饱和蒸气压、抽排流速、环境温度 ;本文还对目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一氧化氮(NO)的氧化效率对于提高生物法处理该类废气的净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在脉冲电晕条件下氧化废气中NO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峰值电压、氧气含量、气体停留时间和添加有机物等因素对提高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法可有效地提高NO的氧化效率,主要产物为NO2;室温条件下,当进气NO浓度590 mg/m3、脉冲频率50 Hz时,增大峰值电压、气体停留时间和进气中的氧气含量可提高NO的氧化效率;在最适峰值电压15 kV,气体停留时间5 s时,NO氧化效率为20%;在进气NO中添加甲苯、乙醇后,NO氧化效率可增加至30%以上,甲苯的效果要好于乙醇。  相似文献   

16.
有毒有害气体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反应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等离子体催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理低浓度有害气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填充床式反应器、点对板式反应器、平板式反应器和复合式反应器中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剂处理有害废气的研究结果,并对反应器的结构、脱除效率及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有机污染土壤通风去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了估算污染物净化时间的数学模型,概括了影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净化时间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透气率、含水率、有机污染物气体饱和蒸气压、抽排流速、环境温度,本文还对目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氨气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在化工、制药、食品、制冷等工业生产中,常有排放。氨水的运输和田间施用,以及有机物的发酵等过程,也都是大气中氨气的来源。低浓度的氨气不但不伤害植物,而且可被植物吸收作为氮素营养,有利于植物生长。只有当工业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量高浓度的氨气漏逸,才会伤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填充床式反应器、自由基喷淋系统、复合式反应器和线板式反应器中脉冲电晕非热等离子体化学(PPCP)处理有害气体的研究结果,介绍了反应器结构、脱除效率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丙酮气体是制药行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选取丙酮气体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双氧水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及其联合UV对丙酮气体的净化性能,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净化后气相和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收氧化体系的pH为3左右,氧化还原电位介于400~450 mV之间,丙酮气体进气浓度为650~670 mg·m~(-3)时,丙酮气体的去除效率最高,达85%以上;辅助UV光照,有利于氧化性极强的·OH的产生,可有效提高丙酮气体的去除率近8%。产物相中除未反应的丙酮和少量乙酸外,无其他中间产物被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