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环保产业》2006,(9):48-48
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主题馆和中国城市循环经济主题馆 近年来,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开发建设节能与绿色建筑就变得十分重要。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推进,然而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每年新建的房屋建筑大多数仍为高能耗建筑,据报道建筑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的37%。  相似文献   

2.
建筑能耗在北京市能耗总量中是关键的一部分,推广节能建筑对于北京市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中,采暖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公共建筑能耗增加需要控制。在北京市低碳建筑推进工作中遇到了评测标准、检验方法的不完善,企业与个人的动力不足以及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从加强宣传与干预、建立低碳建筑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角度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选择低碳建筑,完善检测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低碳建筑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业、交通,被称为“三大能源消耗大户”,尤其是“短命建筑”、奢侈建筑,建筑耗能最为严重,已成为美丽中国建设中不能承受之重。一组惊人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建筑产业及建筑相关产业的耗能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截至2011年底,在我国城乡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  相似文献   

4.
建材行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筑材料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建材行业发展强劲,但大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之城市拆迁改造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环境压力十分巨大,必须加强建筑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对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减少建筑废弃物是解决建筑行业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实施这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方面的各种可行性技术。主要是针对沥青、砖、混凝土、金属、玻璃等几种物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技术进行综述,为未来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将建一座总面积2800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预计将于今年4月破土动工。这栋示范楼汇集了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建筑节能科研成果,总能耗是常规建筑的1/3。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说,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能源与建筑垃圾成为两大问题。目前,国人的节能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应该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考虑问题。将要建在清华大学里的这座超低能耗示范楼,无论从规划,还是设计、技术、节…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近70%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但是与此同时,建筑消耗了50%的水资源、原材料;造成了50%的空气和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迄今为止,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  相似文献   

7.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建筑的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营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河北省2010—2020年建筑进行碳排放趋势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0年河北省建筑碳排放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河北省建筑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构成,河北省应着重关注如何降低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河北省开发建筑降碳产品具有较大的降碳和经济价值潜力。为推动河北省建筑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应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建筑节能降碳价值实现交易体系、增强居民节能消费意识和行为、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绿色建筑概念及其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提出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境教育》2012,(5):8-8
"目前,中国的建筑耗能接近总能耗的40%,而城镇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重还不到其中的25%,也就是说还有75%需要改造,更何况还有新兴的城市化进程。"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白生菊 《青海环境》2001,11(3):123-124
在高寒地区,建筑能耗高达当地社会能源消耗的50%左右,文章结合青海实际,探讨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建筑节能措施,以促进对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鹰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减排工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减排工作作为融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CIEPEC2007打造四大主题馆◇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主题馆和中国城市循环经济主题馆近年来,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开发建设节能与绿色建筑就变得十分重要。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推进,然而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每年新建的房屋建筑大多数仍为高能耗建筑,据报道建筑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的37%。为了加强发展节能建筑,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示范工作,CIEPEC2007将设立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主题馆和中国城市循环经济主题馆。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将作为这两个主题馆的招展执行单位。这两个主题馆展出的内容及范围为: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节能减排"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高能耗、高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而环境和资源制约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2006—2010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认为发展风险投资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方法之一,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回顾和梳理了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现行标准和修订后的新标准;展示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针对绿色建筑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将"绿色租赁"作为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必将在助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居住建筑能耗问题,利用相关分析、鱼骨图模型得出城市能耗与影响因素联系程度,并结合SVM原理构建城市能耗预测模型。鱼骨图以城市能耗为原因问题,以城市能耗直接相关的因素作为原因,间接相关作为子原因,相关系数作为联系值,得出相关的关系系数并作为因素权重。以28组工程项目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SVM模型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进行评估,再以5组测试样本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夏温度设定与各因素的相关性极弱;户主年龄较重要,电脑台数较不重要。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中影响微孔曝气充氧性能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污水处理中微孔曝气充氧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本文对污水水质、曝气器通气量、曝气池运行负荷和方式等几个主要因素对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鉴于曝气系统能耗在污水处理厂中所占比重较大,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以降低处理厂能耗,有较好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亚京 《环境教育》2009,(10):64-66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_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建筑垃圾的成分和特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国外建筑垃圾管理中资源化利用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分析了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管理体制以及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状况.通过分析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一些基本对策,并就建筑垃圾资源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了阐述.以资源化再利用为主体的全过程循环模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今后处理建筑垃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它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目前在世界许多城市,新型的生态建筑正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住区的市场观出发,发展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为此,本刊将陆续介绍与此有关的文章供读者参考。———本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方兴未艾。我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能源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