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含油污泥危害性大、难处理的环保难题,以实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开展了含油污泥热解实验研究,优化了热解工艺,并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在催化剂加量1.2%、热解温度为420℃、停留时间3.0 h、加热速率12℃/min、N2流速为90 mL/min条件下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结果表明:热解油回收率 可达72.35%;热解回收油品质有较大的改善,产生的不凝气体组分可用于燃烧供热,热解残渣热值较高,可制成燃料重复利用,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公司简介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现有3台220t/h高温高流化床燃煤锅炉、2台220t/h高温高压流化床污泥焚烧炉和1台130t/h高温高压流化床生物质锅炉,4台汽轮发电机组,2套汽动空气压缩机组,总装机容量150MW。热网主管道约150km,正常热用户198家、压缩空气用户29家。目前公司年发电9亿kW·h,年供热450万吨,年供压缩空气12亿立方米,年处理污泥60万吨,生物质25万吨,并在国内热电企业率先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公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燃煤企业低碳化现状和利用污泥资源化的可能性。针对目前燃煤企业处置污泥缺少系统规划、缺少政策支持、缺少处置监控、缺乏处置技术规范和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污水处理行业污泥处置,强化落实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政策,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监控、技术规范和污泥处置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等燃煤企业大规模资源化处置污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焚烧是目前最彻底的污泥处置方式。回转窑焚烧炉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焚烧炉,也是处理含油污泥的主要选择之一。结合某炼化企业含油污泥回转窑焚烧工程,详细介绍了该焚烧工程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之一,具有点多、分散、总量大等特点,又因其产生环节和地域不同其成分有所不同,造成处理效果有较大差异。如何做好含油污泥从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及利用全过程管理一直是油气田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实践效果与难点和侧重点,旨在为陆上油气田企业含油污泥处置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绿色视野》2013,(3):19
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产生的生化污泥,曾经是企业难以处理、环保部门十分头疼的污染隐患,若处理不好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我国生化污泥的处理主要采取填埋和焚烧等措施,而位于涡阳县闸北工业园区的安徽绿园肥业有限公司却把生化污泥变成了有机肥,在避免二次污染的同时,也实现了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7.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对原油处理系统及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油田污泥中植物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重金属含量较低,低于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通过对其特性的系统分析,发现油田污泥的一些共性,为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启动较晚,污泥污染现状及经济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伴随着人民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社会对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开始日益关注,但仍有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非常突出,导致上述污泥处置企业先进技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推广。首先是立法、标准的制定亟待完善。污泥的处置没有以立法形式公布和监督执行,对污泥的生产者来说没有紧迫感、责任感;同时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污泥排放标准不够严谨,现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是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的标准,对有机…  相似文献   

9.
<正>焦作市真节能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泥烘干设备"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项目工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实用、节能、环保"为准则,以干燥技术和设备为主导,积极致力于"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节能环保事业。"旋耙飞腾三级多回路污泥专用烘干机"已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皮革、电镀、污水处理厂、制药(抗生素菌渣)等有污泥、固废的企业中,技术先进成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烘干后污泥或废渣可作为辅助燃料和建  相似文献   

10.
在“双碳”政策及节能降碳的背景下,回收利用水泥窑窑头烟气余热做热源,低温干化污泥制备替代燃料是水泥企业处置污泥的新思路。本研究介绍了利用5000t/d水泥窑余热将污泥含水率从65%干化至30%的工艺,该工艺不仅实现了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还增加了污泥的处置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