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污染减排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2%和4.7%.2008年前三季度与2007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7%和4.2%.可以说.两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出现下降"拐点",连续两年实现了"双下降".  相似文献   

2.
2007年,山东省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04%和7.12%,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6位.全省主要河流COD下降了7.76%,氨氮下降了7.83%.2008年上半年,山东省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4.87%和5.07%.全省主要河流的104个断面COD平均下降了24.0%,氨氮下降了33.8%,全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几年来,山东省在流域治理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9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一份报告,题为“OECD对俄罗斯联邦环境状况评估”,认为俄罗斯在环境方面也和经济及体制一样存在着危机.俄罗斯的改革伴随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总的社会经济状况恶化、通货膨胀、财政困难和削减社会服务费用.环境问题在联邦一级没有被放在优先位置,特别是1996年以后,取消了环境部办公室.过去10年虽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较多,但主要是由于经济恶化和工业产量下降,其下降速度还比不上GDP下降的速度.自1990年以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下降37%、颗粒物下降34%、氧化氮下降29%、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下降25%…  相似文献   

4.
近18年长江干流水质和污染物通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水环境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江水质现状及其变化和原因备受关注.采用水质、水量、污染物通量、污染负荷等多要素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8年长江干流水质和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①宜宾以下长江干流总磷浓度高于金沙江;从源区至入海口,长江干流氨氮浓度总体呈沿程上升趋势.②2011—2013年是长江干流水质重要转折期.2003—2010年,长江下游江段氨氮浓度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2013—2018年大幅下降,下降约65%;2012—2018年,长江干流大部分江段总磷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上游下降最大,为45%~60%;2003—2018年,长江干流高锰酸盐指数、重金属和石油类污染均明显减轻.③2000年以来,长江水量未有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但输沙量大幅下降.总磷年通量与年径流量密切相关,年内丰水期总磷通量较高.2001—2006年宜昌断面、汉口37码头断面氨氮年通量大幅下降;2013—2018年,大通断面氨氮年通量呈明显下降趋势.④2018年,大通断面总磷、氨氮年通量分别约为9.37×104和21.47×104 t.总磷汇入量中游强于下游,氨氮汇入量下游强于中游.上游向下游磷的输送由21世纪初以颗粒态为主转变为2017—2018年以溶解态为主.⑤长江下游江段氨氮浓度和大通断面氨氮年通量的显著下降,以及长江整体石油类超标率大幅下降均主要归因于水污染防治;长江干流大部分江段总磷的明显下降主要归因于随泥沙汇入水体磷的减少,以及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显示,近18年来长江干流污染物浓度、时空特征、输送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董文茂 《环境》2007,(1):32-35
2006年上半年,广东省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势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同期下降2.7%;万元GDP耗电比2005年同期下降2.2%.而在2006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的情况下,广东省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却比200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9%和11%,出现历史性的拐点.  相似文献   

6.
一、"十一五"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完成情况"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5年来能耗年均增长10.8%,同期GDP年均增长16.1%,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节能降耗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全市单位GDP能耗2006年下降3.98%,2007年下降4.9%,2008年下降6.85%,2009年下降6.03%,"十一五"前四年累计下降20.07%,下降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1,(12):8-14
李干杰:2010年,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4.9毫克/升,比上年下降3.9%,比2005年下降31.9%;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上年下降2.8%,比2005年下降19.0%.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近年有缓慢回升,但从长远看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据2005年12月发表的2份报告,俄罗斯人口和人均期望寿命继续下降.一家俄罗斯企业咨询机构Delovaya Rossiya估计,2006年20年由此导致的金融损失将高达约4000亿美元.工业增长已经受到劳动力短缺的困扰,在今后5年工人数可能下降360万人.世界银行题为“死得过于年轻”的报告中作出类似警告,报告中说,自1990年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已从大约1.5亿下降至1.43亿,主要原因是过早死于心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酗酒.在持续经济不稳定的环境下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报告甚至预测到2025年…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重庆市"十二五"SO_2和NO_x总量控制对降低酸沉降的效果,利用重庆铁山坪2011~2016年的穿透水的观测数据进行硫沉降和氮沉降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硫沉降下降效果显著,而氮沉降的下降尚不明显.2016年重庆铁山坪的穿透水中硫沉降为2.34kmolc/(hm~2·a),与2011年的6.70kmolc/(hm~2·a)相比有大幅下降;而2016年氮沉降为2.11kmolc/(hm~2·a),与2011年的2.41kmolc/(hm~2·a)相当.重庆地区的酸沉降整体上有所下降,但是氮沉降的控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6~2016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数据,解析了鄱阳湖与出入湖河流水质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N和TP是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因子,其中,1996~2003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总体较好,但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影响; 2004~2011年,水质继续下降,"五河"水质下降明显,并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由于鄱阳湖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其出湖水质相对较好,该阶段水质下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 2012~2016年,水质进一步下降,入湖河流水质快速下降及来水量减少,使鄱阳湖水质净化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出湖水质也有所下降,该阶段鄱阳湖水质下降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由此可见,入湖河流与鄱阳湖水质关联密切,南部和东部湖区TN浓度明显高于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信江TN负荷输入有关;南部湖区TP浓度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抚河TP负荷较高有关.相对于水文条件变化,流域污染增加对湖泊水污染贡献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和 1998年夏季桥墩水库相继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 .1998年 9月 1m2 水面喷洒 38 8g改性明矾浆应急除藻 ,当年蓝藻水华基本消失 .1998年底和 1999年初 ,1hm2 水面放养尾重 2 0g左右鲢、鳙鱼种 12 0 0尾 .1999年仅局部发生蓝藻水华 ,8月份水库浮游蓝藻数量比 1998年同期下降 77 7% ,透明度提高 1 5m ;2 0 0 0和 2 0 0 1年水库不再出现蓝藻水华 ,水体表观质量明显提高 ,与 1998年 8月同期比较 ,透明度提高 2 4m ,总氮下降 6 1 1% ,总磷下降 5 9.4 % ,浮游蓝藻总量由 1998年的 10 4 35 5× 10 4个细胞 L下降至 14 3 3× 10 4个细胞 L ,蓝藻个体数量比例从 1998年的 99 2 %下降至 31 5 % .水体富营养状况从治理前的中—富营养类型恢复到中—贫营养类型 .  相似文献   

13.
许艳玲  薛文博  雷宇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546-4551
基于WRF-CMAQ模型系统定量分析了气象和排放因素对全国及重点区域PM2.5污染影响程度.从年度特征来看,与2015年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和14%;2016年气象条件总体转好,气象因素和排放因素变化导致全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分别为4%和3%;2017年全国气象条件与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是PM2.5污染减轻的决定因素.除汾渭平原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成渝地区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珠三角气象条件变化对PM2.5影响较大,2017年导致PM2.5浓度上升了29%;除汾渭平原外,其他4个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变化导致PM2.5年均浓度下降且2017年的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说明污染管控措施的环境效益明显.从季节特征来看,气象影响值的区域性差异明显.本文分析方法可用于制定空气质量目标或者评估污染控制方案的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惠娟  周德群  魏永杰 《环境科学》2020,41(12):5225-5235
为了定量评估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产生环境健康效益的动态变化,本文运用2015~2018年的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估算PM2.5污染造成的健康效应与健康经济损失变化,并分区域分城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ρ(PM2.5)大幅下降,2015~2018年全国暴露于ρ(PM2.5)超标地区人口逐年下降,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0.88%下降至62.32%.各类健康终点总人数从3323.25万人下降到1591.45万人,健康经济损失从15790.39亿元下降到8384.16亿元,健康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从2.31%下降到0.99%.6大区域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成渝地区的各类指标逐年下降,汾渭平原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各类指标呈现部分年份上升,随后下降的复杂趋势.但是汾渭平原地区的情况仍比其它地区严重,2018年的各类健康终点总人数比2015年增加1.89万人,健康经济损失增加107.14亿元,人均健康经济损失增加182.67元.保定、邢台和邯郸等市各指标值虽逐年下降,但每年仍居所有城市前10,西安、咸阳和临汾等市2018年的指标值不及2015年乐观.结果显示,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产生的环境健康效益总体显著,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与一市一策.  相似文献   

15.
2000-2019年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年多源环境、气象和卫星遥感资料,从年代际、年际异常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气象、植被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00—2013年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年日数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1 d/10 a,2013年后呈微弱增长趋势.近40年来,春季沙尘暴日数占全年沙尘暴日数的平均占比为62%,但其逐年变化率明显下降(-7.3%/10 a),2010年后夏季沙尘暴日数的变化率则呈现上升趋势(12.4%/10 a),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尘暴的高发季节由春季逐渐向夏季扩展.②21世纪初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频数明显下降,沙尘暴影响范围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地区收缩西移,戈壁沙漠在亚洲沙尘源区中的主体地位逐年下降,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格局.③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区域性减少主要归因于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逐年下降(-0.1 m·s-1/10 a、-4.4 d/10 a)、年降水量显著增加(32.7 mm/10 a)及区域地表变绿.塔里木盆地南缘局地风速的升高是导致该地区沙尘暴多发的重要气象影响因素,而地表植被覆盖的增加是造成戈壁沙漠沙尘暴年日数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区能耗碳排放格局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和平区和沈北新区2个不同类型的城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对比分析了中心城区和市郊区能耗碳排放格局的差异,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将碳减排纳入到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 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和平区的能耗碳排放格局以原煤、电力和汽油的消耗为主,其中2006─2008年该区燃煤比重逐年下降,汽油比重逐年上升,电力排放总量虽缓慢增加但排放比重却有所下降;而对于郊区沈北新区而言,能耗碳排放格局则以燃煤和电力为主,其中燃煤比重逐年下降,而电力排放逐年上升. 情景预测结果表明: 到2015年和2020年,和平区CO2排放强度将分别达到1.16和1.11 t/(104元),比2006年分别下降23.2%和26.5%,不能实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沈北新区CO2排放强度下降趋势明显,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2.48和2.07 t/(104元),比2006年分别下降63.1%和69.3%,可实现40%~45%的CO2减排目标. 讨论了中心城区和郊区碳排放格局的差异,并分别给出了适合的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7.
磷(P)是长江流域备受关注的污染物.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和溪洛渡水库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蓄水成库,极大改变了库区及长江宜宾至江津段(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江口”与三峡水库之间)水沙条件和磷的赋存及输移规律.朱沱断面是宜宾至江津段代表断面,既可以反映金沙江梯级水库及岷沱江水环境变化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又是三峡水库的入库断面.研究了2002~2019年长江朱沱断面径流量、悬浮泥沙(SS)浓度与输沙量、磷浓度与通量[分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态磷(PP)]年际变化及水期特征,基于河流基流分割原理对磷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8年来朱沱TP和PP浓度与通量丰水期高于平、枯水期;PP与SS正相关性的规律未变.从2002~2019年,TP、 PP和DP浓度与通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向家坝水库运行是SS、输沙量和TP、 PP浓度与通量下降的重要时间节点.相对于2002~2012年,2014~2019年SS与输沙量分别下降了94%和77%,TP与PP浓度分别下降了46%和70%,TP与PP通量分别下降了58%和74%,下降主要发生于丰水期,其次是平水期.两座水库形成后,...  相似文献   

18.
张振龙  孙慧  苏洋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2):1880-1888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 2000—2015年,新疆总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略有下降,但波动剧烈;用水结构中存在着其他用水部门侵占生态用水现象;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W”型波动下降趋势.② 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0.13×104 hm2降至2014年的0.07×104 hm2,降幅达46.15%,处于非常严峻的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率达99%以上;2016—2017年,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继续波动下降,降幅超过生态足迹.③ 2000—2015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大幅上升,水资源负载级别从Ⅳ级变为Ⅱ级,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开发潜力下降;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从5.54快速升至6.50,负载级别虽仍为Ⅱ级,但未来潜力不断下降,开发条件愈加困难.研究显示,新疆水资源生态赤字程度已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和持续利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LMDI)法对1995—2008年上海市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 结果表明,产业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是上海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贡献率为67.6%. 进一步分析显示,上海市能源强度的下降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但由于传统的工业节能改造的潜力有限,近年来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速度逐渐放缓,其对碳强度减排的贡献趋于减少. 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次要原因,贡献率分别为18.2%和14.2%. 但是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这2个因素有望对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出持久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LandsatTM/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1994年、2003年、2009年莆田市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1994年-2009年生态环境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较为缓慢,生态环境并未遭到显著破坏.生态环境变好与变差的面积相差不多,但变差中级差为2的面积比重相对较大,而变差和变好中级差为3、4的面积所占的比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