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远程监控数据分析了北京国六重型柴油城市用车在低负荷运行特征和排放特征,并选取了一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6L柴油机,结合发动机在环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开展了国六法规循环(WHTC)和加州低负荷循环(LLC)的排放试验,对比分析了低负荷循环下的氮氧化物(NOx)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国六城市柴油车的低负荷运行时间长,并且低负荷运行阶段NOx排放占比高。加州构建的LLC循环能够能反映长时间运行在低负荷以及长时间怠速造成排温降低导致NOx转化效率降低的实际情况。LLC循环下的NOx排放很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排温较低所致。中国也应该根据商用车实际行驶特征,开发低负荷工况来控制低负荷条件下的NOx排放。但由于车辆载荷对NOx转化效率和NOx排放有较大影响,因此开发低负荷工况时,需要考虑载荷设置。  相似文献   

2.
随着冬季供热负荷的增大,×电厂高压加热器疏水水位逐渐上涨,水位控制器无法控制,旁路调节阀也调节无效,运行中被迫开启高低温上水联串门,严重影响机组经济运行。文章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和分析,提出设备改造方案,初步解决了高压加热器疏水不畅问题,确保了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低有机负荷下三槽式氧化沟运行参数的调整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唐山某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有机负荷远低于设计运行进水条件,致使三槽氧化沟运行不正常。针对这种情况,对低有机负荷状态下三槽式氧化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调整,探索出了低有机负荷状态下三槽式氧化沟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帆  李军  边德军  聂泽兵  张莉  孙艺齐 《环境科学》2018,39(12):5572-5579
为探究进水流量分配比对低温城市污水脱氮效率的影响,并解析多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脱氮规律,实验采用三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在温度为(10±1)℃、水力停留时间8 h、气水比恒定的条件下处理模拟低C/N值城市污水.系统依次在进水比5∶4∶4(等容积负荷)、3∶2∶1(等停留时间)和25∶15∶6(等污泥负荷)这3种工况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低温低C/N值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其中在进水比为3∶2∶1的工况下脱氮效率最高,COD、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 44%、96. 63%和76. 81%.进一步对氮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制约工艺低温脱氮的主要因素为各级硝化效率,3∶2∶1的进水比合理地分配了进水负荷,各级硝化率均超过85%,为反硝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获得了较高的脱氮效率,此时系统也具有最高的总生物量.研究结果丰富了多级AO耦合工艺低温脱氮理论,同时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6个缺氧-好氧SBR反应器,考察了进水时间及溶解氧(DO)浓度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底物贮存的影响.缺氧进水条件下,进水时间的长短对底物贮存影响并不明显.进水时间由10min延长至60,90,120min时,各SBR系统内聚-β-羟基烷酸(PHA)贮存量依次小幅下降,最大差值为0.21mmolC/L, fPHB/HAc值在0.84~0.90范围内波动. 好氧曝气阶段控制低DO(0.5mg/L)运行比高DO(2.0mg/L)运行条件更有利于提高PHA的贮存量,90min进水时,高、低DO条件下PHA的平均合成量分别为3.1,5.0mmolC/L.而突然将进水时间90min缩短至10min,使得高、低DO系统中底物贮存量均增大,而高DO系统中底物贮存量的增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活性污泥为代表的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相当成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中,在防治水体污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污水处理厂原水水质波动范围超过设计负荷(过高/过低)引起的操作管理问题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以采用A2/O工艺的河源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计负荷进行运行校核及在现有运行资料基础上对实际运行中负荷波动进行分析、总结和校验.研究结果表明,A2/O工艺是具有一定的抗负荷波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7.
对低负荷工况下选择性催化剂脱硝装置催化剂存在活性降低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手段,对330MW机组低负荷工况下的脱硝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试验研究。脱硝装置不进行改造,40%低负荷运行期间,可以实现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要求,但存在氨逃逸过高的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8.
李海玲  李冬  张杰  刘博  李帅 《环境科学》2019,40(2):837-844
基于常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启动时间较长、生物质含量低的问题,实验拟通过温度控制,在SBR反应器中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实现常温低基质条件下稳定运行.结果表明,采取适当升高温度(27℃)再降温的方式,逐渐缩短沉淀时间,能够在常温条件下30 d启动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颗粒平均粒径达到430μm以上,氨氮及亚硝氮去除率分别为88%和85%左右,总氮去除率达到75%;在低基质稳定运行阶段,氨氮去除率能够达到86%,亚硝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8%,总氮去除率达到85%以上; SVI(以MLSS计)稳定在30 m L·g-1,MLVSS/MLSS大于60%,蛋白质(PN)/多糖(PS)稳定在1. 75左右.采取控制温度的方式无需控制进水中的溶解氧可以实现常温低基质厌氧氨氧化颗粒的启动和稳定运行,通过控制进水总氮负荷能够获得较高总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榨菜废水高盐度、高有机物浓度的特点,使用UASB厌氧反应器对该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进水盐度和pH值、接种污泥、处理负荷和反应器内温度、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对进水中上述因素的控制,发现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45%.在有机负荷不超过15.0 kgCOD/(m3 ·d)的情况下逐渐提高负荷培养颗粒化污泥、盐度不超过46.0 g/L条件下逐渐提高进水盐度以驯化和培养耐盐、嗜盐微生物,是UASB反应器高效运行的关键.运行后期,耐盐微生物出现在颗粒污泥中.  相似文献   

10.
季节性温度升高对落干期消落带土壤氮矿化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揭示季节性温度升高对消落带落干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分别采集三峡支流澎溪河消落带上游和下游两个水文断面,155 m(低)、165 m(中)和175 m(高)这3个水位高程表层土壤,结合落干期气温变化特点,在25℃和35℃两个温度下进行恒温培养.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在上游断面和高水位高程含量更高,而下游和低水位高程含量更低,铵态氮分布与其相反.硝态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的57.4%~84.7%.相同培养温度下,氨化、硝化、净氮矿化速率均表现为随水位高程增加,随流域断面由下至上而显著增加(P0.05);总体上,在水位高程和流域断面上均表现为:温度升高使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显著增加(P0.05),而对土壤氨化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刘春  黄霞  王慧 《环境科学》2007,28(5):1102-1106
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经过启动期之后,可以实现对阿特拉津的高效稳定去除,去除率在90%以上.不同条件下,启动期最短2 d,最长可达12 d.阿特拉津初始进水负荷、运行温度和工程菌接种密度,对启动期具有显著影响.增加阿特拉津初始进水负荷、提高运行温度和增加基因工程菌接种密度,可以实现快速启动.进水水质对启动期影响不大,在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2种进水条件下,启动期基本相同,而且稳定期2种进水的阿特拉津去除情况也没有差异,说明进水水质对启动期和稳定期阿特拉津的去除影响都不大.  相似文献   

12.
以4个小型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为经营实例,探讨了进水的碳氮比例长期维持在高碳高氮、高碳低氮、低碳高氮和低碳低氮4种条件下,每种特征进水会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所造成的困难。强调了如何运用工艺调整和成本控制,选择适宜的运行模式,用以优化污水处理厂的经营工况,在确保生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使之达到水务行业内正常的毛利率水平,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军  张宁  杨海燕  李艺  张韵  周婷 《环境工程》2006,24(3):23-25,28
在全程好氧工况或低氧+厌氧+好氧工况下,采用耦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低CN生活污水和污泥减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负荷0.80~1.20kg(m3·d)、NH+4N浓度70~90mgL、TN浓度75~110mgL、HRT=8h、温度约25℃条件下,CODCr和NH4N去除率均可达85%和90%以上;采用低氧+厌氧+好氧工况较全程好氧工况具有更高的TN去除率和更低的污泥产率,其TN去除率高达81.1%,污泥产率为0.065kgkg。  相似文献   

14.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UASB反应器中的启动运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利用UASB反应器进行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运行研究。以自配高氮低碳废水为进水,普通厌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温度35℃,pH7.5~8.0的条件下连续运行220d,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氨氮容积负荷为0.43kg/(m~3·d)时,氨氮的去除率最高达88.3%,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污泥中的细菌以形状不规则的短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液冷电子吊舱热管理系统设计、可靠性预计提供实测数据支撑.方法 在液冷电子吊舱搭载航空平台,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飞行工况下电子吊舱内部的温度数据,获取舱内温度环境参数.结果 在统计工况范围内,引气温度的波动范围为?30~54℃,出现在0~30℃的概率为80.8%,而供液温度的波动范围为?5~46℃,出现在10~...  相似文献   

16.
中温厌氧工艺合理温度上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UASB对厌氧中温工艺的最高适宜温度进行的试验研究。试验用配制的酒精废水为处理基质 ,厌氧颗粒污泥作为菌种 ,进水CODcr为 5 0 0 0mg/L ,水力停留时间为 2 4h ,有效容积负荷为 5kgCODcr/m3 ·d。实验结果表明 ,中温厌氧工艺能稳定运行的最高运行温度上限为 4 2℃。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连续流运行方式研究了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5℃,pH为7.2~7.4时,进水COD/SO42-≥10,硫酸盐还原作用不致于对产甲烷菌产生严重抑制;进水COD/SO42-≥5,反应器能承受的COD负荷小于2.05kg/ (m3·d),超过这一负荷,反应器会发生严重抑制;进水COD/SO42-≥2,反应器能承受的COD负荷小于1.0kg/(m3·d)。进水COD/SO42-比值越小,反应器能承受的COD负荷越低。反应器污泥浓度高有利于硫酸盐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炉型多样、煤种多变、长时间低负荷运行现状下,对多台套不同工况下电除尘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了炉型、煤种、负荷、烟气温度对低低温电除尘器的影响,评估了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设计了高压电源的节能措施。测试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具有较好的炉型、煤种、负荷适应性,在足够比集尘面积的前提下可实现出口烟尘浓度低于10 mg/m~3。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炉型多样、煤种多变、长时间低负荷运行现状下,对多台套不同工况下电除尘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了炉型、煤种、负荷、烟气温度对低低温电除尘器的影响,评估了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设计了高压电源的节能措施。测试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具有较好的炉型、煤种、负荷适应性,在足够比集尘面积的前提下可实现出口烟尘浓度低于10 mg/m~3。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模拟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A2O工艺进行低温污泥膨胀及恢复机理研究,为解决冬季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问题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低温下污泥SVI值升高,丝状菌占优势,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低温和低有机物负荷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在间歇运行条件下增大曝气量、降低污泥龄或投加活性炭,均未消除低温下的污泥膨胀,而进水有机负荷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污泥沉降性能,污泥膨胀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4种工况下污泥粒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污泥粒径与SVI值变化在一定的情况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