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赵大顺  张洪林 《环境科技》2007,20(Z2):131-133
对抚顺市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抚顺市地下水水化学分为7个类型.在监测的12项生活饮用地下水水质中,水质一般占47.06%,水质较差占11.76%.提出了9项地下水质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水质管理体制按照行政区实施管理,不是按流域设置水质管理机构。本文以湖南省湘江流域和美国加州洛杉矶流域为例,对中美两个流域的水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中国湘江流域"统分管理"体制限制了各级环保部门职能的发挥,按行政区划管理的模式导致流域分割,外部性问题凸显。建议建立流域水质管理机构,实施由省环保厅水质局和其所辖支流流域水质局组成的直线型水质管理模式;实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对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80个国家的缺水情况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40%的人口(20多亿)得不到清洁卫生的水。那么,我们中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1995年的人口计算为2238.6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4,在全世界153个国家中,排名第121位。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极少的国家之一。近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用水量大幅度增长。1900~1995年间,世界对水的需求增加了6倍以上。据统计,农业用水占世界用水的69%,工业用水占23%,家庭用水占8%。英国发展机构“眼泪基金”预测:如不采取任何行动,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025年,2/3的世界人口都将中度和严重缺水。水紧缺的同时,水质亦受到严重的污染,许多水源不仅不能直接饮用,甚至无法用于工、农业生产。据估计,发展中国家90%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1998年,我国城乡污水排放量约为39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01亿吨,生...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282
评《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一书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著名的森林培育学家沈国舫教授主编的《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一书,经作者们和编辑们连续两年多的辛勤劳动,终于在国庆50周年前夕完成,并于2000年12月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这是第一本全面论述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专著。是沈国舫院士和参加编著的专家们多年来酝酿在心头的一本书。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也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森林面积只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9%,森林蓄积只占世界森林蓄积的2.6%,要想以只占世界3%~4%的森林资源,既要满足占世界22%人口的生活、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要维护占世界面积7.2%的国土生态环境的需要,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国的森林资源如何发展?能否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来保证,又要有广大公众的参与,只有广大公众对森林的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中国的森林资源才能不断地增加,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想这就是作者们酝酿已久的心愿。    《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这本专著,全书共12章,该书从森林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出发,以深入浅出的笔调,全面阐述了现代森林的概念,结合中国的国情、林情介绍了中国森林的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征,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消长动态分析,并从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各个侧面:生物资源、物产资源、生态防护功能、社会公益功能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森林资源清查、监测和调整、法制建设和公众参与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最后,作者还在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国森林存在的问题,就中国森林资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针进行了战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是我所见到的近年来难得的如此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科技图书专著。我深信这本书将对所有关心中国森林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管理干部、科技、教学和生产部门的人员以及广大公众都将有所裨益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宗炜   2001年2月19日于北京  相似文献   

5.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物部(DEFRA)于 2004 年 6 月 17 日发布一份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建议.要控制由农业活动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英国环境部长 Elliot Morley说控制非点源污染是改善英国水质的最大挑战,并且是改进农场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机会.英格兰土地 3/4 是农场用地,农业运作进入水体的硝酸盐约占 70%,磷酸盐约占 40%. 据DEFRA新闻发布会介绍,政府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建议文件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措施,改进土地管理实践;在农村污染高危地区变更土地用途;设立一个新的地方一级的“流域官员”岗位,能确定水污染问题并…  相似文献   

6.
千岛湖水环境质量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1992~1993年对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输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而50%非点源输入量来自上游安徽来水?建立了对流扩散模型并进行水质预测,提出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7,(2)
<正>水质情况为"优""良"……水质类别为Ⅱ、Ⅲ、Ⅴ……水质监测报告中的这些表述,如今已经为公众所熟知,水质的好坏从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可以一目了然。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这些数字的产生,每一个都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其中不仅凝聚了监测人员的汗水和心血,更体现了他们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8.
基于MIKE11模型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鸿斌  陈雪  张斯思 《环境科学》2017,38(12):5063-5073
为寻求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国多坝闸重污染河流颍河为研究对象,针对引江济淮工程颍河段的水质改善要求,以颍河主要的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指标,提出了应用MIKE11建立试验河流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试验研究河流水质改善的最优技术方法,模拟试验主要进行了补水流量、补水水质、补水位置和补水方式等措施对改善颍河水质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用MIKE11模型中水动力模块(HD)和对流扩散模块(AD)并结合降雨径流模块(NAM)来进行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是可行的,即补水流量为河流本底流量的10%,分别对补水点1采用Ⅲ类水,补水点2和补水点3采用Ⅳ类水进行补给,补给效果最佳,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3%和55.7%,使研究区颍河85%以上的河段达到Ⅳ类水水质标准,为河流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无为县环城河及周边水系为研究对象,在合理布局工程措施及确定水质改善目标的基础上,采用MIKE21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环城河水质达标需水量,并结合环城河生态需水和景观需水量的计算,确定环城河常年引水和应急引水条件下的流量规模。结果表明,环城河在常年引水流量为2m~3/s的情况下,可保证丰、平、枯水年引水时水质均达到Ⅳ类水水质目标;应急引水为4m~3/s的情况下,可保证环城河水质在6d内从劣V类水改善为Ⅳ类水。通过闸站的调蓄,丰、平、枯水年可以保证引水流量达到2m~3/s的时间分别为94.5%、81.4%和59.2%,引水量占水源来水量的比例分别为58.6%、68.8%和71.7%。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港口吞吐量常年跻身世界前列,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稳居7席。这些往来于港口间的船舶多以柴油发动机为主,使用的燃油硫含量最高达3.5%,排放了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繁忙的水运加重了沿海沿江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以深圳市为例,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7%和14%。船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港口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1.
马瑞  莫妤 《环境保护》2007,(7B):14-16
水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既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控制因素,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它还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总量不少,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加之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管理主要分为水量和水质管理两个部分,如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如何从源头上解决中国“水”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环保投资结构,有效使用环保投资,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对陕西省2002~2009年的环保投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年陕西省环保投资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85,其在规模效率上处于规模合理或规模递增阶段占75%,在技术效率上处于最佳和有效状态的占75%。说明陕西省环保投资绩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但陕西省环保投资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偏低,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水平亟待提高。陕西省政府可采取一些措施使陕西环保绩效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杜雯翠 《环境保护》2016,(12):48-51
文章研究分析了20个OECD成员国的环保投资历史数据,结果表明,大多数OECD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接近10%,远超过公认的2%;基于环保投资总额、环保投资比重、环保投资系数等指标,对2020年和2030年中国环保投资需求和能力进行了预测。结论认为,未来十几年,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仍然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诉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活动驱动水污染物排放并影响环境水质,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单一从自然环境系统视角研究水污染过程难以充分揭示产生环境水质问题的根源,有必要同时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视角揭示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水质问题的驱动作用.本文从复合生态系统视角对环境水质问题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从生产、消费等多视角识别了驱动水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地区和行业,并探究了水污染物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如排放强度、经济发展水平).过量水污染物排放加剧了环境水质恶化,已有研究采用灰水足迹、污染物浓度等多种指标表征水污染程度,进而分析了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质变化的驱动作用.此外,现有研究探究了水质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反馈作用,揭示了水质变化影响的跨区域-跨行业传导过程.这些研究为优化调控社会经济因素以改善环境水质提供了决策依据.目前,水污染数据仍存在精度不高、时间序列较短等问题,且相关研究缺少水污染环境影响的社会经济溯源分析、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水质之间动态闭环模拟等.  相似文献   

15.
<正> 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国际舆论共认的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从我国目前的水质状况看,由于受到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它含毒废弃物的污染,我国主要江河湖库和地下水源的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淡水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遭到了污染。据对全国53000公里河段的调查,因水质污染已不宜用作灌溉的占23.3%,符合饮用水、渔业用水水质标准的只占14.1%。水质的污染;进一步缩小了我国的可利用资源,从而加剧了水量不足的矛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有四千万人,三千万头牲畜吃水困难,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达三亿亩,由此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在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7月(丰水期)和2019年4月(枯水期)对南京市37个小型水库水质进行了调查。丰水期总氮平均浓度1.01 mg/L,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49 mg/L。丰水期总磷平均浓度0.057 mg/L,枯水期0.055 mg/L,两个时期无显著差异。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丰水期平均浓度4.92 mg/L,不显著高于枯水期的4.58 mg/L。南京市小型水库丰水期以III类水为主(48.7%),V和劣V类占27.0%,影响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枯水期V类水比例较高(41.7%),其次是IV类水(30.5%),影响指标为总氮。两个时期富营养和中营养水库分别占比约55.0%和45.0%。平原型水库水质劣于丘陵型水库。结果表明,与大中型水库相比,小型水库水质更易受氮磷的影响,应重视小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废弃物填埋处置场管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采用填埋法处置废弃物的比例极大,而在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中,伴生的浸出水含有各种污染物质,是一个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要控制垃圾质量,测定浸出水和处理水的水质水量,制定操作条件,加强维护设施,处理积雪地域。除浸出水外,还应定期对BOD等项目进行定期监测,以加强对填埋终了的填埋遗址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市水环境经历了复杂而剧烈的变化,"质"成为这些变化的核心伤痛。我们承受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任性之果、黑臭之殇,又在痛定思痛中回归理性和自然。为此,四十年来我们以水质改善为核心,紧紧围绕水质与健康、水质与循环、水质与生态三个关键问题,努力化解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不断实现了从污染到清洁的质变,坚定践行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科学理念,水环境质量改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可以认为,当今中国水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世界环境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9.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于2003年9月22日发表了2002年收集的数据,表明,就化学污染而言,大约75%英国河流的水质定为“优良”,95%定为“较好”.数据确认英国河流处于水质创记录的最清洁水平,这是努力控制污染源的结果.但水质进一步改善取决于控制来自农业和城市径流分散的非点源污染. 独立执法但和DEFRA合作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环境保护署也认为污水排放是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要求严加控制.它呼吁要改进废水处理厂,消除营养物质排放.2003年秋季环保署提出对水基础设施优先投资建议,建议定名为“努力改善水质”,旨在改进约4000家废…  相似文献   

20.
大汶河水质状况评价和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9年6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大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21个监测断面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大汶河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水体整体水质较差,以Ⅴ类水为主,21个断面枯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66.7%,丰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81%;枯水期大汶河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且从大汶河上游至下游其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大汶河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TN、NH~+_4-N、Hg和Se等,属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类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流域耕地面源性污染和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