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面溢油分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分散剂是处理海上溢油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包含的化学成分能减少溢油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对油膜产生破碎的分散作用,进而使油进入水体中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加速了油膜在海上的扩散和风化过程。为进一步研制和应用该产品,本文详细叙述了分散剂的扩散机理,发展历史,组成及应用,并对已研制的消油剂产品性能,应用特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BFT(baffled flask test)法测定原油分散率为指标,评价了一种低温型海面溢油分散剂对命名为SZ36-1、QHD32-6和BX的3种重质原油的乳化分散作用,并分别考察了温度、剂油比、盐度、p H等因子对该分散剂乳化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散剂在0~15℃温度范围内,对QHD32-6重质原油可保持较高的分散活性,分散率高达50%以上。0℃时,该分散剂的适宜使用条件为剂油比为1∶5~1∶10、p H为7.8~9.0、盐度为11.0~33.0;15℃时,该分散剂的适宜使用条件为剂油比为1∶5~1∶25、p H为6.0~9.0、盐度为11.0~33.0。该分散剂对QHD32-6和BX原油也具有较好的分散作用,但对含有高胶质的SZ36-1原油分散活性却较低,表明该分散剂对原油的分散活性与油品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2种原油和3种溢油分散剂(简称分散剂)的6种原油和分散剂混合物样品为对象,利用方差分析法研究分散剂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对油指纹(烷烃诊断比)的影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单样本非参数K-S检验和Cochran最大方差检验,然后排除掉不适合做方差分析的诊断比值,最后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研究发现,有些诊断比不论什么分散剂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有一些诊断比,随着分散剂种类的不同,有时影响显著有时影响不显著。这表明本研究中的诊断比都受分散剂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影响,溢油指纹鉴定需考虑分散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回收开阔海面上的溢油[美]TedeuszKowalski多数发生在开阔海域的重大溢油事故都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引发的。油污进入海面后,受风和海流的影响很快便会扩散开来,海浪的作用会促使浮油与水混合。油中所含的轻组分陆续被挥发后,残油... 相似文献
5.
6.
海洋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向溢油上施加分散剂是常用的应急处理方法之一。溢油会和海洋中的悬浮颗粒物SPM(suspended particle material)相互作用形成油-悬浮物的聚集体OSAs(oil-SPM aggregations),还可以与海洋中的颗粒物、浮游生物、细菌、生物碎屑等构成海洋油雪MOS(marine oil snow)。施加分散剂会影响这两种聚集体的生成,继而影响到溢油的迁移和归宿。本文介绍了化学分散剂的使用原则和现状,在介绍OSAs和MOS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施加分散剂对溢油与颗粒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OSAs和MOS的环境归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9.
薛聚彦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29(4):56-58
海上溢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根据溢油扩展的动力学过程,对溢油处理方法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并对不同类型溢油分散剂的性能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同时采用藻类一次培养和连续培养方法研究了胜利原油、渤海原油和油分散剂(Corexit9527)对四种藻的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油或原油中加入油分散剂存在时,三角褐指藻,角毛藻和杜氏盐藻的藻体变大,小球藻有聚集现象。在一次培养中四种藻都表现较强的抗油性,但原油中加入油分散剂后,原油对藻生长的影响发生变化,小球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连续培养中除三角褐指藻在胜利原油慢性污染实验中其生长得到促进外,三角褐指藻和杜氏盐藻在其它慢性和急性污染实验中其生长都受到抑制。对藻类连续培养和一次培养二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连续培养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污染物质对藻类影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源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普通荧光光谱、同步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和总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信息特等,论述了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及维特性及其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导数荧光光谱法等辅助方法和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13.
海上溢油在破碎波作用下的乳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海上溢油在破碎波作用下的乳化作用。结果表明,溢油乳化后在水体中浓度的垂直分布呈指数函数下降。通过乳化油定量的测定,得到一个波高为0.38m破碎波的任凭深度为0.35m。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并利用尼斯模式,计算了海上5级海况下溢油乳化后,在0.4m水层的乳化率约为59%。 相似文献
14.
15.
舟山海域突发性溢油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海域突发性溢油的环境风险评价。通过风险概率计算,突发性溢油影响范围预测分析,提出舟山海域突发性溢油的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海面溢油扩展,离散和迁移的组合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的海面溢油扩展、离散和迁移的组合模型是在溢油扩展、离散和海流、风力作用下建立的不平静海面油膜组合运动模型,同时考虑了油膜挥发和溶解损失以及油膜边缘的消失过程。利用欧拉-啦格朗日方法跟踪油膜若干边缘点的运动变化,从而预报整个油膜的行为轨迹。该模型可直接用于事故溢油预报,为溢油的围收治理提供依据,特别适用于与流场和风场数值计算模型配套,用来进行水域溢油污染风险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7.
溢油分散剂及其乳化原油对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 h半致死效应浓度(96 h-EC50)为指标,比较测定了3种溢油分散剂(oil spill dispersant,OSD)、原油的水溶性成分(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WAF)以及OSD乳化作用下原油的水溶性成分(dispersed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DWAF)对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测试3种OSD中,RSA-11型和ZHY-2型的毒性明显低于RSS-6型的毒性;而RSA-11型OSD的毒性高于组成该OSD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同时,OSD与原油共存时的DWAF的毒性既高于OSD单独存在时,也高于原油单独存在时WAF的毒性,表明溢油时加入OSD会增强原油对海洋微藻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海上溢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突发性的溢油事件具有性质复杂、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处置困难等特性,不但给当地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海洋以及海岸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对此国内外对海上突发性溢油事故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海洋溢油的事故处理中,大规模使用分散剂往往作为应急机制之一。分散剂作用后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对溢油在海洋中的归趋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分散剂在溢油处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分散剂使溢油在海水中乳化分散,体系混乱度增加,物理迁移过程更加复杂多变;乳化的油滴物理和光学性质发生改变,其中的石油烃组分更加易于发生光化学转化;分散剂会对溢油的生物降解产生影响,但具体是促进还是抑制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化学分散剂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与溢油结合后毒性增加,环保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化学分散剂的有效替代。开展分散剂作用后的溢油的物理迁移模型的构建、综合准确评价分散剂对溢油的光化学转化和生物降解的影响为它的合理使用和正确评估提供参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工作。此外,开发廉价的环保型生物分散剂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