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深部矿井的开拓和采矿作业中,经常出现高温。特别是遇到高温地下涌水的地段,情况更为严重。高温高湿的地下环境将给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矿井高温状况,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本文以某矿为例,就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一、矿井高温的产生及对矿井大气的影响某矿区位于地下水相当丰富的含水层带,由于水中含硫较高,硫氧化时放出大量的热,构成所谓的温泉。地下涌出水的温度可达65℃以上,水从泉眼中流出后的温度可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的矿井,环境治理的重点不同。矿山井下,由于地下深循环热水的存在和涌入,使井下环境呈现高温高湿状态,因此对热水危害的治理是该类矿井环境治理的重点。深循环热水不仅温度高(如康家湾矿35~40℃,黄石胡家湾矿33~41℃,镇江韦岗矿40~50℃,辽宁岫岩矿50℃,郴州711矿60~70℃等),而且承压,遇到裂隙,便向上透或上涌,即形成垂直循环,造成局部高温异常。这种局部高温异常,将引起井下局部地区甚至整个井下呈现高温高湿气候,对  相似文献   

3.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笔者分析了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并探讨了对其防治的相应措施 ,建立井下适宜的作业环境 ,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稳定、高效地向前发展。笔者旨在提醒人们对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采取一切有效办法 ,尽快解决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三)预防高温和噪声的危害1.什么叫高温作业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相似文献   

5.
朱建军 《安防科技》2004,(12):19-20
一般认为,工作地点有散热比较大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热源,导致工作环境气温较高就是高温作业场所。在工业企业中,高温作业场所类型可分为:高温强辐射作业场所、高温高湿作业场所及夏季露天作业场所等。高温作业场所中,由于高温的影响,会对作业人员的生产操作、身体健康以及设备材料及物质的使用和储存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还可能诱发火灾、爆炸事故等。因此有必要对高温作业场所的危险性作一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三)预防高温和噪声的危害 1.什么叫高温作业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相似文献   

7.
为预防煤矿事故,研究高温高湿环境对井下工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挑选60名矿工和5名在校学生作为被试者,通过试验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再对收集的4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最后将每组的15份数据作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人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认知能力都下降;高温高湿环境使人疲劳加重、动作出错率明显增加。温度37℃、湿度80%是矿工忍耐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高温热害矿井最多的国家。矿井热害不仅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还严重地影响着井下的安全生产。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就是一个饱受热害威胁的矿井。目前,华丰矿开采深度已达到一1100m,深部采区由于受围岩放热和采掘生产的影响,环境温度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Fluent软件对高温高湿巷道内的热湿交换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模拟实验探讨风流温度、风流速度、岩石导热系数、原岩温度以及巷道当量直径对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巷道一致,均与通风时间呈负相关,但通风时间为1 a的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较普通巷道增加了12.5%。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风流速度、岩石导热系数和当量直径与不稳定换热系数呈正相关。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为:岩石导热系数>当量直径>风流速度>风流温度>原岩温度。利用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不稳定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拟为高温高湿巷道内热负荷计算及井下风温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三个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1.
高温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高温高湿环境对煤矿工人的生理心理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非高温矿井中,粉尘和噪声的影响居于首位,而在高温矿井中,高温成为影响煤矿井下工人生理和心理的首要因素。疲劳主观症状问询结果显示,高温矿井工人在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感觉症状方面的反应都明显高于非高温矿井工人,尤以采煤工种更为突出。调查结果提示,煤矿井下高温高湿对工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高温危害,保护广大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井下作业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井下作业过程复杂,生产运行组织程序繁多,由于人为、环境、设备设施等因素影响,井下作业具有高危险性.本文阐述了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类型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了必要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为油田井下作业推行本质安全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矿井高温高湿热害对矿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矿井热源以及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选取等效温度(TET)和综合温度指标(TZ)作为热应力指标,调查研究矿井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的矿工疲劳问题和烦恼问题。提出在矿井特殊环境下导致矿工疲劳和烦恼的临界预防点—TET指标临界值和TZ指标临界值分别为28.48℃和26.14℃,并给出矿井临界深度745 m。结果表明:提出的临界预防值与国内外已经制定的标准有一定的一致性。矿井开采超过临界深度后,矿工疲劳、烦恼影响程度将随开采深度急剧增加。不同深度矿井应该采取不同的降温标准。  相似文献   

14.
冶金生产集风、火、电、汽于一体,作业条件艰苦,尤其是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岗位较多。工人在这种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往往由于体内热量、水分、电解质等物质代谢不平衡,容易出现脱水、痉挛、中暑等热生理紧张反应。这时,作业人员的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准确率下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事故率上升。高温作业引起的这种热生理紧张皮应,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夏季做好各岗位的防暑降温和高温保健工作,至关重要。 高温作业是指具有下列特点的作业。即有热源的生产场所中每小时散热量大于20kCal/m~3;或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深部环境下瓦斯赋存的规律性,文章从高温环境、高压环境、变质程度和埋藏深度等因素着手,研究深部环境下瓦斯吸附特征,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深部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治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出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下人员劳动强度对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规律,在实验室建立了高温高湿环境模拟体系.试验人员选择年龄相近、身体状况相仿的50名在校大学生,设定了微风(风速小于1.5 m/s)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为26℃、33℃、35℃、38℃以上4种环境条件,试验人员按事先规定的运动方式从事极重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负荷训练,实时监测人员心率和评价主观疲劳程度,计算人员心血管负荷(CVL)和主观疲劳程度,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不同劳动负荷、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柱状趋势图.结果表明,在同等劳动负荷下,人员心血管负荷和主观疲劳程度与环境温度(WBGT)存在正相关性.根据人员心血管负荷预警级别,提出当作业环境温度(WBGT)达到35℃及以上时,应立即停止人员重体力和极重体力劳动负荷作业.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从事高温高湿作业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劳动和作息,加强水盐及营养的补充,加强个体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7.
于翔 《劳动保护》2012,(3):98-100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防护技术和监管力度以及煤矿地质特有因素等原因,煤矿开采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过对矿难现场和伤亡人员的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井下工作现场死亡人数的90%以上是因为瓦斯爆炸后吸入了一氧化碳气体.因此,自救器是入井作业人员的必备安全防护装置.那么我国煤矿井下配备的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等的性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三)预防高温和噪声的危害 1.什么叫高温作业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沂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造成了矿山深井开采高温高湿环境。为有效治理铜井分矿井下湿热,调查测定了铜井分矿井下环境参数,在分析通风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定采用多种技术措施结合治理、多级机站通风的深井湿热治理方案,以风量平衡、网孔风压平衡和阻力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自行开发了通风网络软件,克服了传统软件的不足。应用结果表明,铜井分矿井下湿热状况明显好转,达到井下作业的环境条件,设计方案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灭火防护服热湿舒适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防员在灭火及救援过程中常常面临高温、高湿的环境,这主要是由于燃烧产生的热量及大量使用水枪等因素所致.为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通常消防员都必须穿戴灭火防护服.然而,目前消防员的灭火防护服普遍存在热湿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许多消防员致伤的原因,除了显而易见的高温和火焰威胁,还有因消防服不能很好的导汗散热,在人体皮肤和消防服之间呈现高温高湿的微环境,使穿着者局部蓄热严重且汗液无法排除,身体温度急剧上升,出现热抽筋、中暑昏厥、蒸汽烫伤等症状.图1显示了干热、湿热环境中人体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