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09,(10):5-5
江苏: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 为组织开展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江苏省环保厅日前成立了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负责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等工作。目前,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太湖流域各市在确定试点企业名单的基础上,现已进行排污指标申购、核定、公示,并陆续进入缴款阶段。  相似文献   

2.
2011年成都市获得四川省政府批复开始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四川省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向前迈进一大步。排污权是典型的环境权益,因此本文主要以排污权交易为视角,借鉴各试点省成熟的经验,提出四川省开展环境权益交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温汝俊  陈刚才  李剑 《四川环境》2012,31(6):143-146
论文针对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中对排污权法律属性认知模糊、进而阻碍了这一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从民事权利谱系和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的价值追求两个方面剖析了排污权的法律属性。主要结论:排污权不等于环境容量使用权;排污权是基于行政许可的有限授权,这种许可不构成一种产权;排污指标是行政许可的随附义务,是对排污权的限制,而不是权利本身。  相似文献   

4.
对开展排污权交易的目的、意义、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唐山排污权交易的工作进程以及交易指标、交易主体、交易程序、指导价格、申购数量、交易范围、优先及限制条件等模式特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同类型城市开展排污权交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火电企业(包括其他行业自备电厂,不合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部分)原则上不得与其他行业企业进行涉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地区不得进行增加本地区污染物总量的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排污权租赁制度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实践.山西省虽然做了一些相关工作,但并没有实际开展排污权租赁.详细阐述了山西省和我国其他地区排污权租赁现状,指出了山西省开展排污权租赁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转变思路,"以租代买"、建设排污权自主定价租赁平台、出台《山西省排污权租赁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作为各地环保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热点,是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的有益尝试。本文介绍了我国试点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特点,并就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措施,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积累了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4,(11):5-5
广东:第二批排污权交易2000多万 广东省第二批排污权交易签约仪式近日举行。这批交易采用政府定向出让的形式,分别由广州市出让给广州中电荔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汕头市出让给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阳江市出让给阳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肇庆市出让给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出让标的物为二氧化硫,总交易量为12922.6吨,总交易金额为2067.616万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今年被纳入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重点事项。  相似文献   

9.
李毅  姚建  杜鹏生  蓝洋 《四川环境》2014,33(5):131-134
排污权交易在环境管理领域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回顾了我国近年来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并对排污权交易试点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目前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应用和研究现状,对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法律政策落后、初始分配公平与效率缺乏保障、市场体制欠缺以及监测监督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排污立法、市场培育、政府监管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交易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天  王斌  姚建 《四川环境》2003,22(3):45-48
排污权交易在环境管理领域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回顾了排污权交易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利用经济学原理,对排行权交易理论和市场优化机制进行了阐述,综合介绍了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步骤与必要性等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污染特征,对在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实施排污权交易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基于目前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应用和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目标和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问题,PM2.5对人体健康、能见度、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均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旨在提出我国PM2.5污染防治目标和控制措施,为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本文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我国PM2.5污染防治目标。其次,采用能源和污染排放技术模型,分情景预测了我国未来一次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基于情景预测结果和此前研究建立的一次污染物排放与PM2.5浓度间的非线性关系,确定了2020年—2030年与PM2.5浓度改善相适应的全国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最后,利用能源和污染排放技术模型,提出了实现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技术措施和对策建议。研究表明,2030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应分别比2012年至少削减51%、64%、53%和36%,氨排放量也要略有下降。对于污染严重的重点区域,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控制力度。要实现上述减排,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煤炭清洁高效集中可持续利用,建立"车-油-路"一体的移动源控制体系,并强化多源多污染物的末端控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碳排放交易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基于此,本文采用我国2010-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方法构建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测算了2009-2015年城市减排的机会成本,计算结果显示,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碳排放的机会成本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且试点地区的碳排放的机会成本总体低于非试点地区。在测算城市减排机会成本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有效性。经检验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降低城市减排的机会成本,然而由于碳排放交易制度还存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定价机制扭曲等问题,因此其对降低城市减排的机会成本作用较小,并且进一步通过对政策时间趋势的分析得出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烟尘排放污染问题也尤其突出。大量燃煤烟尘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其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长期悬浮于大气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长期持续的危害,因此燃煤电厂PM2.5减排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PM2.5减排技术与装备是电力行业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PM2.5及其工业源头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有巨大的危害,环保部已修订相关法规和文件,将PM2.5纳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范围,采取有效手段控制PM2.5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保目标,在工业企业中采用最先进的表面过滤技术可从源头控制工业PM2.5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相震 《四川环境》2012,31(3):70-75
中国强制碳交易标的物的确定、排放权的分配、排放源的监测核查等制度设计尚不明晰,也未出台温室气体交易活动的相关管理办法,碳减排体系尚未真正确立。碳市场处于初建期、探索期。通过对碳交易活动的背景、实质、运行机制以及国内碳交易现状的分析,结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展和国内政策行动对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分析枣庄市不同来源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与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使用统计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对枣庄市2020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探究了枣庄市大气固体悬浮微粒浓度变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20年第一季度PM2.5、PM10、N02、S02浓度较2019年同期显著下降,但枣庄市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排污权交易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可行性,同时指出该交易体系目前存在的初始排污权分配、环境公平性、交易市场以及政府职能等问题;建议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完整的市场体制,并完善相关政策,扩大交易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性试点的基础上,我国已在电力行业启动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配额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参与者的经济利益,还决定着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否成功建立和持续运行。从配额总量设定、地区和企业层面的配额分配、配额的调控和灵活管理机制等角度总结比较了各国碳排放权配额管理制度设计的经验教训,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