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今后生态保护工作的核心制度安排,需要以更加严格的配套管控政策与措施予以支撑。本研究在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包括监测技术管控、监察执法管控、行政许可管控、法律强制管控和社会参与管控在内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体系,并从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立法、构建"多规合一"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离任审计制度、推进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推动信息公开机制与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配套措施,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针对国家试行和可能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梳理分析了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正面清单制度、有限人为活动管控、责任追究等方面可能制定的新要求;总结明确了国家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的重点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极其脆弱的生态区域和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以避免盲目划分。阐述了国家实 行正面清单制度,对于有限人为活动管控,具体明确了9类有限人为活动。最后建议尽快制定发布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开发面临的生态保护红线及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2011—2017年国家公布的若干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相关法律依据,指出我国的生态保护红线从提出"生态红线"概念到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及出台相关的政策、技术要求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从时间和管控两方面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的要求。阐述了油气田开发主要面临:环境质量现状不清、现有生态保护红线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家底不清、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尚未纳入现有HSE管理信息系统等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提出加快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尽快解决生态保护红线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跟踪油气田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进展、积极争取纳入地方政府正面清单管理、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史春 《环境教育》2013,(12):62-63
生态红线是实线而不是虚线,尽快出台与生态红线相应的环境标准;严守生态红线,要靠政策,更要靠法律;明确生态红线监管单位,加强管理;建立生态红线保护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7月1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了贯彻落实《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视频会议。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又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鉴于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空间保护线,应实施最  相似文献   

6.
莱芜市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稳定甚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红线划定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保障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莱芜市的生态环境特征、分析其环境问题趋势、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合理划定莱芜市生态红线范围,确定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敏感区,并提出生态红线管控措施,可供其他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控制线是生态空间保护的两条主线,两线既有差别又紧密联系。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的格局和数量底线,生态控制线是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和保障生态安全划定的生态用地控制线。地市是两线划定的适宜尺度,本文在总结高、中、低不同开发强度城市两线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从两线联系与差异角度进行协调必要性分析。两线在概念内涵、法律地位、划定内容、技术方法、管控要求上的差异既是衔接的重点又是衔接的难点。然后,从空间、内容与管控等角度提出两线协调的思路,空间协调解决工作底图不统一、话语权不对等问题,内容协调解决生态用地保护目标不一致问题,管控协调解决部门管理准入条件不一致问题。最后,从工作机制角度,提出促进两线衔接的若干建议以及未来两线重点完善的内容和主要方向,为地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关于海洋修复工程的考核研究多为修复工程的生态效果考核,极少包含成本效益考核,以致无法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海洋修复工程的生态绩效,不利于海洋修复工程的考核和验收管理。根据当前自然资源部实施“蓝色海湾”等整治修复工程的检查验收管理的新需求,本文构建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恢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和单位成本生态效益等理论的海洋修复工程生态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此外,本文以温州海域2014—2016年海洋修复的生态绩效的考核为例,结合考核结果以及直接相关性、独立性、可测量性和业务化等指标选取原则,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可以在海洋修复工程的检查验收中被用于生态绩效考核,管理部门可根据海洋修复工程的类型和管理需求,有选择性地采纳部分或全部指标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是一项重大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目前国家已经发布相关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并在长江经济带12省市全面启动编制工作,其中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是"三线一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试点城市编制实践,从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内涵与框架、技术方法、管控措施设计等方面,提出大气环境质量底线体系与划分技术方法,以期为进一步规范"三线一单"编制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配合国家五部委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涉及环境敏感区联合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如油气田企业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及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其划定的科学性,涉及该类地区油气生产设施强制退出缺乏有力法律法规支持等,提出进一步评估、梳理现有环境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功能分区,区别对待、加强环境敏感区禁止情况的针对性,降低环境敏感区内油气设施退出的盲目性,加强油气资源探、采矿权批准的严肃性,分级管控、建立战略储备勘探及分级开发机制等对策建议;并对油气田企业提出加快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评估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视力度和参与力度,加快与地方政府就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纳入地方政府正面清单管理,加快建立并完善油气生产及设施建设的基础数据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规范的流域水环境模型应用增加了决策风险。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尚未针对流域水环境模型的评估与验证建立标准化的技术流程,模型标准化应用水平较低。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标准化的流域水环境模型评估验证技术框架,提出了对应用于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的模型开展评估验证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技术框架的可行性。技术框架引入了结构合理性评估、参数识别与灵敏度分析、模拟效果评估、不确定性分析等模型评估验证的关键技术,结合不同的模型类型、决策功能等特征给出了原则性的技术要求和应用建议。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环境管理需求,与现阶段环境模拟技术要求、环境监测能力和数据条件相适应,在理论探讨和技术实现层面具备明确的可行性,将促进我国流域水环境模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本地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risk management of sediment stress in watersheds is placed under a common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help promote the timely advance of decision support methods for aquatic resource managers and watershed-level planning. The proposed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program relies heavily on model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and should be applied under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framework is centered on us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including eco-restoration. It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management options,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information into sediment transport simulation models that account for uncertainty in both input and output, and would use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o guide sediment-related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s for mixed land use watersheds.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was to provide a sound scientific framework based on recent state of the practice in sediment-related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for research and regulatory activities. As a result, shortcomings in the extant data and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tools were identified that can help determin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The compilation of inform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ordination of related work being conducted within and across entitie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watershed-scale risks to aquatic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6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本文立足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现状,重点从强化制度约束性、机制协同性和政策指导性等角度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分区、建立以氮磷污染物为重点的陆海协同排放管控制度、完善以监测评估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监管制度、建立以入海河流和海湾为重点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完善以海洋生态补偿和赔偿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等重点任务,可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价对保障土地储备制度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78.89,取得了良好制度绩效.其中,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配置效益明显提高,综合指数分别为80.50和83.16,而公平配置效益得分较低,为70.18.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兼顾"效益"和"公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全价值基础上的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资源的视角而言,水资源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属性中,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所提供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多是外部性和非市场的,其价值在纯粹的市场驱动下难以充分实现。从资源管理视角而言,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的实质是水资源多重属性功能和服务的均衡。因此,将具有外部性的社会、生态功能和服务与具有经济价值的功能和服务同时纳入配置框架,是实现多目标协同配置实践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回顾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现行水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水资源的全价值(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将其多属性功能和公众意愿纳入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中,从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价值评估和配置管理的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协同框架,最后提出相关的保障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临湘市的实际生态脆弱性程度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以便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科学依据,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价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生态补偿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如何识别和评价生态补偿好坏及程度,如何改进生态补偿;探讨了补偿失效的成因、机制、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生态补偿有效的因素、功能机制和特征,生态补偿评价的依据、标准和评价过程的原理、方法、技术、程序,以及补偿评价结果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政策效果的发挥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不仅仅指制度建立之初的设计,还包括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实施评估及其优化调整,本文选择在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一个阶段后,利用逻辑框架法从宏观目标、直接目的、政策产出和政策投入四个层次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而利用成功度评价法,设计生态补偿成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评估出中山市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成功度综合等级为0.866,属完全成功。基于前述研究,提出下一阶段中山市生态补偿政策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